概述
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1、萌芽期—先秦两汉
2、文言小说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3、文言小说繁荣时期—隋唐五代
4、通俗小说繁荣时期—宋元
5、通俗小说繁荣时期—明代
6、古代小说的高峰时期—清代
7、古代小说的衰变时期—晚清
二、鉴赏方法
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
第一章
一、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宝“性好阴阳术数”
这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
主旨是:“发明神之不诬”,是儒家思想方术巫术道教迷信的大杂烩,鲁迅称是“半真半假的书籍”。
《三王墓》
1、艺术上具有完整地结构和丰富合理的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夸张的艺术和成功的心理描写。
3、对话的叙述方式是内容更具生活片气息。
4、成功塑造了赤和侠客形象。
二、志怪小说特点:
1、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
2、曲折中反映现实
3、为后进戏曲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艺术借鉴。
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
主要记载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在当时起到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艺术风格:鲁迅“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写人重在表现人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性格。
赏析《王子遒……》
1、文字极简约
2、句式短小却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3、情景交融,相映成趣
志人小说特点:
1、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独特的举止和人物的只言片语,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善于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
3、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幽默机智。
第二章唐传奇成熟期
一、类型
1、以神怪梦幻为题材的一类
2、以爱情题材的一类
3、以豪侠为题材的一类。
二、艺术魅力
史才诗笔梦感侠气
三、特点
1、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2、结构上有六朝小说的粗陈梗概到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内在丰富的较长故事。
3、情节上以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的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的优美故事。
4、语言由简帅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
5、表现手法由记事发展到尽幻设,即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虚构。
四、《霍小玉传》
1、主题:作者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接露出封建婚姻的罪恶,批判了封建门阀制度,对妓女命运的同情。
2、人物形象
(1)是沉沦在社会底层的歌妓,有特殊生活经历。
个人命运的巨大反差必然在他性格深处形成巨大的张力。
(2)痴情不痴迷,不被幸福所迷惑。
(3)通过她对命运的顽强抗争显示出她善良温柔、坚韧刚烈。
3、悲剧原因
社会原因——门阀制度
个人原因——李益的自私懦弱
4、艺术特色
(1)精于叙述和描写,化有形于无形,造成强烈的情感世界。
(2)善于烘托和对比手法
(3)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结构安排精心巧妙。
(4)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5)语言辞藻华艳而又生动流畅。
第三章宋元话本小说
一、话本小说
1、宋元时期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2、发展:宋元话本——明末三言二拍——李渔的十二楼
3、由来:唐宋民间的说话表演的底本发展而来。
4 、体制:题目+入话+正话+篇尾
5、题材:烟粉传奇——女性婚恋
公案
朴刀杆棒——绿林好汉
神仙灵怪——志怪的延续
5、艺术特色:
(1)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完成了由文言过渡到白话的转变。
(2)情节构思曲折离奇
(3)大量穿插诗赋,有俗有雅
(4)作者多为府层文人,充满俗趣
二、冯梦龙《崔待诏生死冤家》
分析:新颖独特,没有重复,佳人才子,追慕相思的心态。
没有两性生活的庸俗描写。
1、女主角秀秀:
2、主动大胆追求爱情自由果断有心机。
美丽机智。
3、敢作敢当痴情而执着
4、意志坚定顽强不屈的对封建势力进行抗争。
崔宁:懦弱木讷
市民女性野性大胆泼辣桀骜不驯坦率惊世骇俗纯真。
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2、主题:双重悲剧。
一个是失去人身自由的女奴的悲剧,一个是有情人未能白头到老的爱情悲剧。
3、贡献:
(1)叙述了极富独创性的爱情故事。
(2)成功描绘了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
(3)争取自由,个性解放的声响。
(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在。
4、小说的情节艺术:在现实情节中求其真,在幻想性情节中力求其奇,两种情节交织进行,作品呈现错综复杂的情节。
5、小说的结构:人间夫妻人鬼夫妻鬼夫妻
6、艺术特色
(1)在结构上单线纵式结构
(2)情节上细密谨严曲折离奇真幻交织
(3)语言具有独特魅力、口语化个性化
(4)特有的结构形式
三、《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是在民间说唱逸闻轶事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罗贯中,标志着由话本小说阶段向唱片章回小说过度。
2、章回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哦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3、人物塑造特色
(1)特征化。
夸大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次要方面。
2、人物塑造方法
(1)出场定型(2)反复渲染(3)多用传奇故事和细节突出
(4)善用对比烘托夸张。
3、三奇三绝三品
诸葛亮——贤相关羽——名将曹操——奸雄
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
上品——德才兼备——诸葛亮
中品——有德无才——刘备
下品——有才无德——曹操
4.(1)曹操的两面性
性格特征:惨无人道但又悲天悯人
心脑狭隘又宽宏大量。
(2)诸葛亮:智绝总体上: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上晓天文,下晓地理。
塑造人物的技巧:
运用对比烘托、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通过矛盾斗争的发展,在动态中刻画人物。
即注意全局组织,又注意细节雕琢,有点右面的现实人物性格。
诸葛亮形象的悲剧性:是超群智慧,接受封建道德的绝对控制,甚至牺牲。
是道德律令限制才智的发挥的深刻悲剧。
是封建专制时代只会被盗的异化的深刻化身。
五、《水浒传》的艺术结构:
1.艺术成就:传奇式英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人物描写,标志着古代小说人物塑造从
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
2.塑造方法:
(1)通过不同人物的出场方式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
(2)通过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3)在现实环境和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通过白描手法与具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突出人物的英雄气概。
(5)善于运用夸张渲染精彩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6)同而不同处有辩。
六、白话小说的里程碑——《金瓶梅》
1、产生及意义;晚清社会的产物;开世情小说的先河
2、《金瓶梅》文化价值:文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价值
3、杯具意义:小说通过西门庆陈经济的命运,深刻表现了十六世纪中国商人的悲
剧;通过金瓶梅三大淫妇的毁灭,深刻的反映了晚清人欲放纵的悲剧。
4、艺术成就:从歌颂到暴露;人物性格塑造立体化;网状轮式结构;戏谑与讽刺;
语言俚俗口语化谚语方言俏皮话。
5、《金瓶梅》突出特点:人物性格塑造立体化。
(1)注意人物个性与时代生活的关系,写出人物性格的现实性。
(2)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3)注意人物的外在形态的描写与内心世界表达的关系,突出人物的独特化。
(4)注意人物塑造与环境的关系,注意通过室内陈设的描绘陪衬或反衬人物的性格。
(5)注意生活中琐事细节的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的关系,人物形象更为亲切自然(6)注意白描与传神的结合,写出人物的动态神韵。
七、《三国》与《水浒传》的比较:
(1)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2)从文运事和因文生事
(3)从特征典型化到个性典型化。
三国人物单一化稳定性和谐型。
《水》每个人物都有个人的特征。
(4)辫式结构和链式结构;前者是以魏蜀吴三国历史为线独立但是又有交织。
后者相对独立故事连接在一个链条上。
(5)粗线条勾勒与细致的细节描写
(6)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书面语言与生动活泼的市井语言。
《儒林外史》吴敬梓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百态:
1、科举制度的迷信这牺牲者:周进范进严功生。
2、所谓名士杜慎卿赵雪斋娄三娄四。
3、理想人物:王冕杜少卿四大市井奇人
女性世界多种文化视角:1、穷士心理视角是其失意之际在女性身上以寻求精神慰藉。
2、乡村文化视角:健康活泼天真爽朗举手投足之间透露着乡土质朴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