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负数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负数》教案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孩子:(1)□中学(2)学科:数学(3)年级:六年级2、课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4课时,选送参评教案为第2课时。
3、互联网应用:(1)孩子利用互联网回顾2008抗震救灾情况。
(2)孩子利用互联网了解负数的相关知识。
(3)孩子利用互联网了解生活中的负数。
教学课题:认识负数一、教材分析:《认识负数》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整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数”不仅包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负数打下基础。
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有时仅仅用已学过的数(即正数)已经不能明确地表达意思了,于是产生了负数。
学生在感知了负数的产生之后,由于生活经验,已经见过负数的存在,于是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温度中,深刻体会了负数的意义,从而为下节课系统认识“正负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 p2-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负数。
(出示抗震救灾图片)孩子们,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全国人民悲痛万分。
救灾人员发现一栋楼房下陷了二层,你能说说原来的一楼、二楼地震后变成了几楼吗?(附带进行防震和爱心教育)引导学生看图,帮助理解后试说出楼层。
有的学生会说:下一楼、下二楼;也有的学生会说出;负一楼、负二楼等。
师:你觉得用哪种表示方法比较恰当?刚才我们接触了一个新的数,谁知道它称为什么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认识负数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负数无处不在。
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负数。
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
出示课本第2页上面的插图,那位同学手中拿着什么?(出示温度计模型)1、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生1:每格代表1℃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
当温度降到0℃时你有什么感觉?(冷)2、小组讨论:(课件显示)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
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讲述并板书: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小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师板书)4、温度的读法。
老师下载了二月份某天的气温预报:上海:0℃——8℃北京:-5℃——5℃哈尔滨:-15℃——-3℃师:谁愿意当小播报员,来播报这3个城市的气温?生读:零摄氏度——(零上)八摄氏度零下五摄氏度——(零上)五摄氏度零下十五摄氏度——零下三摄氏度师:他把负数的温度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你读的和天气预报员一样规范。
负数的温度还可以怎么读?生读:负五摄氏度负十五摄氏度负三摄氏度小结:在温度中,负数的温度可以有哪几种读法?(两种:可以读做零下几摄氏度,也可以读做负几摄氏度)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水到了0℃就会结冰,2008年春节前我国韶关等地区发生雪灾(显示相关图片),因路面结冰,车辆无法通行,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解救被困人员,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站在冰雪世界里-16℃的温度下帮助被困人员,你会有什么感觉?(用动作或表情表示一下),这时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心里热乎乎的)(1)(课件显示温度计)让学生出来指着温度计讲一讲,说一说。
-16℃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16℃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2)怎样找到16℃?(3)-16℃和16℃有什么不同?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知道正数的正号可省略不写。
(指名板书)(4)-16℃和16℃哪个温度更冷?他们的意义相同吗?6、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3.5 -3.5 +0-4052-(2)同桌互相写5个不同的负数读出来,并说出它们的意义三、生活中的负数。
1、投影存折,说说存折上的数表示什么?如果刘老师下午去银行取1000元,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存折上打出什么?如果我本月的工资2800元到帐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又会在存折上打上什么?(指名学生板书出来)小结:这里的正数、负数各表示什么?2、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
(1)请孩子们看第4页的第2题的图,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这两个数据怎样表示?学生先独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组讨论。
指名学生介绍想法。
(2)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
一般的以海平面为界线,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数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负数表示。
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3、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负数。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先分小组交流,再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介绍显示电梯里的正负数,股市中的正负数,水库中水位高度的正负数,存折中的负数等。
(点击浏览)四、挑战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读一读。
(1)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0℃—4℃,并在48小时内喝完。
(2)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水结冰的温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127℃,最低气温是-183℃。
(5)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100℃以上,而背阳面却低于-100℃,但通过隔热和控制,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1℃,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某服装店上月赢利3000元,记作()元;本月亏损800元,记作()元。
(2)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记作()人;本学期转走6人,记作()人。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退的米数应记作()数。
(4)体重增加5千克记作(),体重减少6.5千克记作()。
(5)(出示电梯按钮图)老师家在四楼,车库在地下一楼。
如果我要回家,按()层的按钮;如果要到车库取车,按()层的按钮;家与车库相隔()层高。
3、练习一的1、2、3题。
五、总结评价1、你知道我国使用负数的历史和负数符号的演变吗?出示第4页的“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
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
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
而西方国家认识负数比中国迟了数百年。
听完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中国人太了不起了!)你知道老师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吗?我在为同学们感到骄傲,你们【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生活情境中负数有关资料,如气温、收支,股票涨跌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银行有存钱和取钱……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课件2、3、4、5、6)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课件7)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课件8)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课件9)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说一说。
(课件10)生活中还有能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吗?4.进一步认识“0。
” (课件11)以温度计为例,观察“0”的作用?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5、联系生活中的气温;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应用。
(1)介绍温度计相关知识。
(课件12、13)(2)一次读出4个城市的温度。
(课件14、15、16、17、18)三、练习应用(1)辩一辩:“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课件19、20、21、22)(2)做一做:指出下面数中的正负数。
(课件23)(3)填一填: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
(课件24)四、课堂小结:(课件25)五、课外拓展:负数的历史。
(课件26、27、28、29、30)六、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读作:负六。
“-”,叫“负号”。
像“+6”这样的数叫正数,读作:正六。
“+”,叫“正号”。
也可省略不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学目的: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43-85.6 +0.9 -+ 0-82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