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小文自我诊断报告

张小文自我诊断报告

自我诊断报告
首先感谢这次国培活动又一次给了我网络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也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和培训员,你们辛苦了!
自我介绍:我是萝北县第一小学五年一班的班主任,我的名字叫张小文,平时教语文和数学学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通过多年以来的培训学习和深入研究我不断成长起来。

我今年40岁了,带50多个孩子的班级,深感责任的重大。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坚守班主任工作岗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虽然付出诸多辛勤的汗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我想从这次国培活动开始行动起来精心研究教学,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存在的困惑:多年以来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都是困扰各位教师的难题。

当前我感到最大的困惑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在一个班级中,有一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一节课的时间就到了,学生发言时间少,老师的个别指导难以开展。

这样就是使得学生的个体体验不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失效。

虽然我们知道应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常常不好操作,而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课堂上只有少数同学能参与,其余学
生仍是被动,似乎“无事可做”。

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于是,就成了我们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未来的期望:今后的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我们总是感慨:耗时多,收益少。

的确,我也感同身受,尤其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到教学设计,可说近乎完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并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课堂上老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

但当课堂巩固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课文的朗读又会恢复到初读时的水平。

这说明什么呢?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打造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之高效课堂呢?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的确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我们又得时时准备迎接学生应试能力的测试,因为一切还得面向高考!于是,该如何把握好新课标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教育”间的过渡与衔接,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如何进一步贯彻,又再度困惑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

面对新教材,面对新课改理念,相信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

我认为只要我们敢于挑战新理念,勤于实践探索,那我们就一定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本次培训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力争让每一步都有所收
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