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工程系电气控制技术教研室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

2.采用学分制,修业年限最高为六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装备控制行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过程控制和电气控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生产工艺分析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现场施工操作、生产组织和管理、基本工艺文件制订和产品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三、适应岗位(岗位群)1.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与运行控制系统管理、维护人员。

2.生产服务型企业维修电工3.自动化产品质量检测人员。

4.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的售后服务人员四、岗位能力要求(见表1《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五、专业素质要求1.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获得以下4类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1)4个职业技能证书;(2)社会公益服务证书;(3)企业经历证书;(4)学生科技社团证书2.技能和技术要求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下列资格证书中的4个,其中至少有2个是高级证书,至少有2个是非操作工种证书。

(1)常用电机维修工(2)高级电气设备安装工(3)高级维修电工(4)电机装配工(5)变压器试验工(6)“CEAC—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工程师”职业认证证书(7)“CEAC-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工程师”职业认证证书(8)“CEAC-自动化项目工程师”职业认证证书3.拓展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

(1)英语B级(4)国家计算机二级(2)英语A级(5)国家计算机三级(3)英语四级《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23六、教学活动安排(见表2、表3)《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说明:1.“实习(实训)”栏为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含实习、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等。

2.“毕业实践”栏含专业综合能力训练、顶岗实习等。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活动进程表七、教学模块设置及学时分配本教学计划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内容,设置六个教学模块:1.岗位能力知识模块2.职业素质教学与拓展模块3.岗位能力拓展模块4.岗位能力提升模块5.基础技能知识拓展模块6.专业能力提升模块通过这六个模块的教学达到适应于本专业岗位(岗位群)的基本培养目标,拓展和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岗位能力的目的,具体教学内容见表4-表10。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块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统计表注:1.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3583完成151.4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1710学时,43.5学分。

2. 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模块(任选部分)总学时120学时(7.5*16学时),学生最少修满7.5学分。

3. 基础技能知识拓展模块总学时192学时(12*16学时),学生最少修满12学分。

4. ★代表教学方式为集中讲座等灵活形式《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知识模块《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素质教学与拓展模块注:★为必选项目,学分为52.4(其中12、13、14项在岗位知识能力模块中执行);☆为任选项目,学分为7.5。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拓展模块表7:《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能力提升模块注:☆为课程开设选择的学期。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基础技能知识拓展模块《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能力提升模块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见表11)《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九、教学实施相关说明1.按照本专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培养目标,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151.4学分,其中必修部分107.7学分,限选部分24.2学分,任选部分19.5学分。

有专业提升能力要求的学生可在专业能力提升模块中增加选修内容和学分。

2.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A、B、C、D四种形式,其中:A为过程考核;B为项目考核;C为实践和作品考核;D为结业测试。

3.岗位能力拓展模块是在学生具备岗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为了拓展学生的岗位能力,达到“一岗多能”的目的而设置的,学生必须在此模块中按照学分要求选修课程。

4.岗位能力提升模块是在学生具备岗位基本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学生未来工作中所要从事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及车间管理人员岗位,或在操作岗位上达到技师水平而设置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水平。

学生必须在此模块中按照学分要求选修课程。

5.专业能力提升模块是在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完成学分学习任务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而设置的。

此模块只包括机械、电气、财会、物流、计算机、旅游、英语等专业类别的相关提升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提升要求另选课程。

本模块课程学分不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6.本培养方案各门课程均按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不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模块中确定的课程要由企业行业人士讲授并尽可能的采取到企业现场教学的方式,其它各门课程也必须有30%的教学内容由企业和行业人士讲授;至少有30%的教学内容在现场讲授。

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尽量采用A、B、C三种形式,并有企业和行业人士参与考核。

课程教学设计见表12。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情况表□□□□□□■□□□■□□□□□□■□14□□□■○○●□□□■□■□□■□■□■15■■■■■■■■161.课程名称说明:每门课程如果开设两个学期以上(含两个学期),则分学期排序。

如:顶岗实习在第五、六学期开设,则分别写成顶岗实习1、顶岗实习2。

2.符号说明:符号分为三类,即“怎么教”,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谁来教”,分为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在哪教”,分为课堂□、实训室、企业现场■。

3.课程教学设计说明:每门课程以周为单位,按教学设计对上述三类符号进行组合。

17十、主要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建议使用教材1.电工与电子技术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及动态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论,理解互感耦合电路的特点及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运用常识。

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

主要讲授常用电子器件的基本功能、外特性和主要参数,以掌握基本单元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

掌握基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分析方法。

建议使用教材:《电工基础》主编:李梅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技术》主编:李春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机械制造基础主要讲授机床通用夹具的选用原则,掌握典型零件的安装方法,并具有对简单夹具的拆装能力。

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化及计量学的基本知识。

初步掌握选用公差、进行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与评定方法,形位公差的图样标注。

建议使用教材:《机械制造基础》主编:王泓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机械制造概论》主编:周郴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3.液压与气动技术主要讲授液压传动基础,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及故障分析、气动元件、气动回路及气动系统的应用、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及使用维护。

建议使用教材:《液压与气动技术》主编:张宏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液压与气压传动》主编:马振福机械工业出版社4.现代检测技术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传感技术方面具有较广的知识,掌握和了解工程检测中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应用及发展方向。

包括:测量的基本知识;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常用的光传感器、电势型传感器结构、原理、特性及应用;谐振式传感器、常用的半导体传感器及使用中的问题;工程检测中的基本电路。

建议使用教材:《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主编:粱森机械工业出版社《检测与转换技术》主编:常健生机械工业出版社5.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要讲授微型计算机基础,典型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指令系统、最小应用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接口技术和微机在检测和控制方面的应用等内容。

建议使用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编:高宇北大出版社《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编: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6.电气控制与及PLC技术1.电气控制技术主要讲授机床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开关类控制电器、继电器与接触器、熔断器、控制电器的保护,电动机直接起动、降压起动线路,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线路及制动线路。

使学生掌握典型机床一般电气控制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各电器元件的功能、特性,能进行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与装配。

建议使用教材:《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主编:方承远机械工业出版社《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主编:熊辛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PLC原理与应用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PLC的原理及应用。

具体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设计简例等建议使用教材:《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主编:胡学林机械工业出版社《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主编:熊辛明清华大学出版社7.电力电子技术主要讲授晶闸管、单相可控整流电路,三相可控整流电路,逆变原理及触发电路,主回路原件的选择与保护、交直流调压、斩波器等。

建议使用教材:《电力电子技术》主编:莫正康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力电子技术》主编:张涛电子工业出版社8.监控组态软件该课程主要以监控软件为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监控组态软件理论及其应用,介绍了组态软件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各功能模块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

调速技术建议使用教材:《组态控制技术》主编:袁秀英电子工业出版社《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主编:马国华清华大学出版社9.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该课程主要使学生具有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综合和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奠定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过程控制技术》主编:忘爱广化学工业出版社《过程控制》主编:金以慧清华大学出版社10.电气施工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的安装方法,了解电力电缆线路的安装方法,掌握室内电力电缆的安装方法。

建议使用教材:《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设备安装技术》主编:马建民机械工业出版社11.工程制图主要电气工程图的绘制原理与方法及其公差配合的标注方法和国家标准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看懂中等复杂的零件图、电气工程图,并能正确绘制一般零件图和电气工程图;同时讲授AutoCAD的基本绘图方法,电气元件的设计方法,绘制电气工程图的基本知识,变电和输电工程设计、住宅电气设计、工厂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方法。

建议使用教材:《Auto CAD电气设计》主编:舒飞机械工业出版社《Auto CAD绘图及应用教程》主编:胡建生机械工业出版社12.认知实习对实习工厂、实验室及校外工厂进行基本认识实习,使学生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开拓视野,对当前机械行业和企业有一定熟悉,对机械加工设备和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