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 60 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 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 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 具有寓意性。 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 魔幻现实主义: 1 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 20 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 2 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法。魔幻是途径,表 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 里。 3 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
社会问题剧 一 易卜生创立的以资本主义社会中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并在结尾没有直接结论,没有任何暗 示的剧本。叫社会问题剧。 二 它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1 追溯法。在戏剧开幕之前,矛盾已经发展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已经接近总爆发的时刻。作者通过追溯的办法把矛盾的原因交代出来。使剧本结构十分集中、紧 凑和精炼。2 讨论的手法。剧情的发展过程,也是讨论展开的过程。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 湖畔派: 开创英国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1798 年,华兹 华斯和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出版。华兹华斯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 号。 ? 世纪病: 简述夏多布里昂笔下的“世纪病”形象: 指出生在拿破仑战争年代,感染者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气氛,拿破仑是他们的偶像,在战场上建 功立业是他们的雄心壮志。但他们长大时,面临的却是波旁王朝的统治,青年一代丧失了拿破仑 那个时代那种可以通过个人才智、自由竞选获得一切的机遇,感受到极大的失望,只能从爱情友 谊中寻找寄托。一旦爱情有意落空,便陷入颓废,绝望和忧郁当中。表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 不到自己的地位那种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世纪儿的忏悔》(自 传体小说):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 ?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 20 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 小说。 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 20— 30 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 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 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钠。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者厌弃庸俗丑恶和现实世界,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现实。他们认 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作品中运用大量 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诗歌中有不少模糊的、扑朔迷离的诗句,十分晦涩,诗 中意象令人厌恶。
美丑对照原则: ①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②主要内容: 1 大自然中美丑并存。2 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就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 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 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 的夸张。3 强烈的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能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就可使艺术取得更好 的效果。
多余人(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 1 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封建农奴制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 2 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 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
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多余人”的弱点
是脱离人民群众。 “多余人”系列形象: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 赫尔岑《谁之罪》:别里托夫 屠格涅夫《罗亭》:罗亭
小人物: 1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 2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即地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 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3 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译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简述《死魂灵》的主题思想。 1 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可以说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时期农奴主阶级的衰亡的历史,通过封 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和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2 作品还形象地描写了带着血腥味走上新兴社会舞台的资产阶级,并且对这个阶级的掠夺性和对 金钱的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 乞乞科夫:六等文官,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冷酷、贪婪。 简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1 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 在这场英雄与环境的斗争中,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桑提亚哥赢得了 胜利。 2 桑提亚哥的生活信条和“硬汉子”的精神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 灭,可就是打不败他。”也是这一形象留给读者的最深刻的启发。
4 本世纪 60 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 孤独》为标
志。 27.自然主义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 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 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 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 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 派,自然主义则是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 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 ? 拜伦式英雄: 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他们个个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敢于蔑视国家强 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在斗争中不屈不挠,宁愿为理想而死,绝不屈辱而生。但他们有严重 的个人主义思想,骄傲孤独、脱离群众,孤军奋斗,其反抗都是出于个人的爱情和仇恨,因此前 途渺茫,忧郁悲愤,注定有悲剧结局。他们是个人主义英雄,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 牲品,最后还是以失败、死亡告终。 《曼弗雷德》:表达了拜伦“世界悲哀”的哲学。主人公曼 弗雷德则成为“拜伦式英雄”最成熟的形象。 ? 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 主要内容:1 大自然中美丑并存。2 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 采取艺术的夸张。3 于是“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