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小明同学在学习化学后发现了很多生活小妙招,下列除去水壶中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方法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盐酸清洗B.使用钢丝球刷洗C.使用柠檬清洗D.使用白醋清洗2 . 下列图像表示化学实验中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过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B.双氧水(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充分灼烧D.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一般由质子、中子构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4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C鉴氢气燃烧产物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D鉴别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A.A B.B C.C D.D5 . 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 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该样品4.8g,加入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得到0.4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C.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D.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24g6 .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Fe Fe2O3Fe(OH)3B.CuO CuSO4CuCl2C.S SO2H2SO4D.CO2Na2CO3NaOH7 . 下列成语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蜡炬成灰B.火上浇油C.火烧赤壁D.凿壁偷光8 . 2017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震后灾区人民须将河水净化成生活用水,常见的净水操作有①过滤;②吸附沉淀;③消毒杀菌;④蒸馏。

应选用的净化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D.①③④9 . 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37,n=1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gC.铷是金属元素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10 . 对于反应NH4NO3+NaOH===NaNO3+NH3↑+H2O,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排放在空气中的氨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不会降低肥效D.在NH4NO3中,氮元素化合价相同11 .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氯化铵与氯化钠取样,分别加入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研磨取样,溶于水,滴加硝酸银溶液B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铜取样,分别观察颜色取样,分别通氢气并高温,观察C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观察颜色、看状态取样,分别闻气味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取样,分别点燃取样,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A.A B.B C.C D.D12 .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当前工作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B.焚烧方法处理塑料垃圾C.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D.推广使用清洁能源13 .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 m 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说法错误的是A.bc 段含有的金属是 Ag 和 CuB.cd 段溶液中有两种溶质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减小,硝酸锌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D.若 bc 段和 cd 段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 m2-m1< m3-m214 .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圈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54%B.b=6%C.以上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过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已经改变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D.石油炼制产品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二、实验题16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图A装置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利用的氧气性质是__________。

(2)如图B所示,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

三、推断题17 . 已知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C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可以得到可供给呼吸的气体B和A。

固体D在纯净的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回答下列问题:(1)写化学式:C__________,E__________;(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中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细沙或水的目的是_____。

四、科普阅读题18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0(NH2)2,属于有机物,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化学肥料。

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

早在1737〜1785年间,德国医生博哈夫和法国实验员鲁埃分别通过蒸发尿液获得了尿素。

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一氧化碳和氯气(Cl2)的混合物暴露在日光中,获得光气(COCl2),再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

目前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阳下,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

依据文章内荇,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2)蒸发尿液可获取尿素,由此可以推测尿素的性质是_______。

(3)英国化学家戴维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2+4NH3=CO(NH2)2+2_____。

(4)合成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为尿素B 尿素施用在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C 尿素是一种含氮有机物19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吉金”,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

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故名青铜。

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镇国之宝”后母戊鼎西南足部位的锈蚀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Cu2Cl(OH)3Cu2O Cu2CO3(OH)2SnO2其他198%2%00025%95%000329%34%12%025%461%04%9%26%上述成分中,碱式氯化铜[Cu2Cl(OH)3]对青铜文物的危害极大,器物一旦沾染上这种物质,在环境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像患上瘟疫一样传染和蔓延,将会造成溃烂、穿孔,直至彻底瓦解。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名称的由来是_________。

(2)由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图推断,某件青铜兵器的锡含量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4%B 10%C 18%D 26%(3)后母戊鼎西南足上的锈蚀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碱式氯化铜[Cu2Cl(OH)3]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_密切相关。

A 氯化物B 二氧化碳C 水D 氮气(5)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

A.青铜器的锡含量可能与用途有关B.珍贵的青铜器应保存在绝氧、干燥的环境中C.保护青铜器时,无须关注环境中的氯化物D.后母戊鼎西南足的锈蚀样品中都含有Cu2Cl(OH)3和Cu2CO3(OH)2五、综合题20 .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下列各组药品中,能够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填字母)。

A Fe、CuSO4溶液、AgB FeSO4溶液、Cu、AgNO3溶液C Fe、Cu、AgNO3溶液、稀盐酸D FeSO4溶液、CuSO4溶液、Ag(3)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实验数据如下表:①写出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并计算所用锌粒的质量_______。

(在答题纸上写出计算过程)②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图像。

(在答题纸上绘制图像)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实验题1、三、推断题1、四、科普阅读题1、2、五、综合题1、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