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整版)(完美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完整版)(完美版)
1924年黄埔军校的 周恩来。 年轻的周恩来帅气 的容貌、坚毅的表 情倾倒众生。
1954年日内瓦会议 上的周恩来。第一 次亮相 国际舞台,周恩来所 带来的绝对是超乎 想象的精彩。
经典标准照。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 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 步加深。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列强 趁机侵略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 、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 们。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 的国士,还让我们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 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 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中却被外国人欺辱, 大家敢怒而不敢言。
作者:陈沚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 家、 军事家和外交家, 中国共 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 导人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 建人之一。 原籍浙江绍兴, 出 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 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 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 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 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 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 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 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 主席。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 “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睁大眼 追问
2个 动词 魏校长的吃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 欺凌,就要
想一想,写一写:
今天我们应该为什么 而读书?(写在笔记本上)
读完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 你有什么疑问吗?
有感情地朗读 谁来试试,读出周恩来疑问的语气。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 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 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 你觉得那些被省略的 吗…… 省略号,表示省
略后面的内容 疑问还有什么呢? 你也来说一说。
租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阅读第七、八自然段,请在 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画 出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帝国主义列强
租界
衣衫褴褛
惩处
铿锵有力
什么叫“租界”?
帝国主义国家在半殖民地国家 的通商都市以“租借”的名义划出 的由他们管辖的地区。
他们急忙奔(bēn)了过去,只见人 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 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 站在一旁。 衣服破破烂烂
什么 是“衣衫褴褛” ?
•帝国主义的恶行只有课文上还有很多可恶的行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帝国主义军队进入中国
圈占土地
建造楼房 强占租界
横行霸道
为所欲为
帝国主义可以这样在中国胡作非为, 是因为
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从租界回来,周恩来心里想什么?
魏校长 “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 校长的喝彩: 说话响亮有节奏
什么 是“铿锵有力” ?
(喝水) hē (喝彩) hè
喝
什么是“惩处”?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 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 能为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chǔ
处罚
导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 出不理解的地方。 2、思考周恩来立下“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壮志的原因是 什么?
对 比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 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 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 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
想做什么?
愤怒,生 气,气愤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 样呢? 无奈,
敢怒不 敢言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 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 同学闯进了租界。
闯,这个字, 你体会了什么?
对中国人看守十分严格, 租界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去。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 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 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 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 警。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 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 旁。
吵 嚷 惩 处(铿 锵
有 力)
沈阳 轧死 欺凌
伯父 撑腰 吵嚷
抱负 肇事
模范 诸生
闯进 踊跃
bèi
巡警 当效
背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 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疑惑不解 耀武扬威 帝国主义
风和日丽 左顾右盼 得意洋洋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振兴中华
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周恩来要立下“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课本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 到“中国不振”? 租界地
伯父说的话 妇女的遭遇
巡警
旁人
这些人都在哪里出现?
伯父:“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 呀!” 周恩来:“为什么?”
伯父:“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 没处说理去!” 周恩来:“那又是为什么呢?”
伯父:“为什么?中华不振啊!”
中华:指中国。 崛起:指兴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了中国的兴起而读书。
jué kēng qiāng dì yì bó zū zhèn 崛 铿 锵 帝 义 伯 租 振
fàn chuǎng fán 范 闯 凡 xún rǎng fù chěng 巡 嚷 妇 惩
读一读
崛 起 帝 国 模 范 巡 警
rǎng ché ng kēng qiāng jué dì fà n x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