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物质摄取
生物合成
聚合作用
组装
一、物质摄取
➢ 单纯扩散 ➢ 促进扩散 ➢ 主动运输 ➢ 基团转位
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两个突出特点: (1)转运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主要存在于厌作为鉴别细菌的主要措施 2. 细菌生物合成环节可被药物影响 (磺胺类)
糖发酵试验(氧化发酵O/F试验)
大肠埃希菌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伤寒沙门菌不分解乳糖。
培养基的营养条件
(1)基本营养。 (2)氧 气: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可将其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 。 (3)厌氧培养基:是为培养厌氧菌而设计的。 (4)温 度:根据细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可将细菌分为嗜冷菌、嗜温菌、
嗜热菌。 (5)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的最适pH为7.2至7.6,个别偏酸。
培养基的分类
➢ (4)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缓慢,死亡细菌数明显增多,与培 养时间成正比。此期细菌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细菌形态呈现肿胀或畸形衰亡,甚 至自溶。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 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 需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制成后,通常都要经灭 菌处理。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落 粘液型菌落
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分离培养: 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
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 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菌在 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 菌落(colony):
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 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第二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生态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四节 细菌的生化反应 第五节 细菌群落生长的调控 第六节 细菌的生态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1.细菌生长和繁殖速度快 2.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的能力强 3.营养需求多种多样 4 .可利用超常流水线合成大分子物质 5.细菌能产生特殊物质
➢ 指导组装(guided assembly): 细菌表面 膜结构则只能依赖指导组装来完成。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世代时间: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 。一般20-30min。
菌落 :某个菌体分裂繁殖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肉眼可见细菌集落。 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
(1)代谢活跃,合成并积累所需酶系统 ; (2) RNA含量明显增多,但DNA的量无变化; (3)细菌数并不增加
2.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
细菌此时生长迅速,以恒定速度进行分裂繁殖,活 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达到顶峰,生长曲线接近一 条斜的直线。一般而言,该期的病原菌致病力最强 ,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型,对抗菌 药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
1:有动力 2:无动力
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
混浊:大多数细菌 沉淀:链状生长的细菌 菌膜: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枯草杆菌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菌膜
对照
菌沉淀
均匀浑浊
(三)按功能的差异
1.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底物,观察细菌在其生长后分解
底物如何,从而鉴别细菌。
2.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一类细菌
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选 择出来。
3.厌氧培养基:专供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别用. 将普通培养基放在
环境。
无氧环境中培养,或者使培养基本身成为无氧的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第三节 细菌的生化反应
❖ 细菌对糖、蛋白质的分解能力的不同,因而代 谢产物各异,利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细菌 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将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并置于
适宜的温度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可发现其生长过程具有规律性。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出一条生长曲线。
液体培养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lag phase)
细菌来到新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 特点:
➢ (2)对数期(指数期):此期细菌大量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 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此期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 的作用十分敏感,因此,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以此期细菌为最好。
➢ (3)稳定期:该期细菌总数处于稳定状态,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此期细菌死亡 数与增殖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和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 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等。细菌芽孢一般在该期形成。
三、聚合作用
➢ DNA复制(新生霉素) 半保留复制
➢ 转 录(利福平) ➢ 翻译(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壮观霉素)
转录
翻译
DNA
mRNA
蛋白质
3H
+
C
E
D
B
A
1.5代
放射自显影
图11-7 Cairns 实验原理及过程
四、组装(杆菌肽,万古霉素)
➢ 自我组装(self-assembly): 自我组装可 在体外试管内完成,鞭毛及核糖体即采用此 种方式。
(一)按营养组成的差异
1.基础培养基 : 基本营养成分 2.营养培养基 :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其它营养物质,如葡
萄 糖、血液、血清、生长因子等
普通培养基
血液培
(二)按状态的差异
1.固体培养基 : 1.5%~2%琼脂,用于细菌分离纯化。 2.半固体培养基: 0.5%琼脂,作穿刺试验。 3.液体培养 : 扩增纯培养的菌体。
3.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 ,营养的消 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
4.衰亡期(decline phase)
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新的培养基,最 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的菌体变形或自溶, 染色不典型,难以进行鉴定 。
细菌生长繁殖四个期的特点
➢ (1)迟缓期:细菌被接种于培养基后,对新的环境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因细菌 繁殖极少,故生长曲线平缓稳定,一般为1~4小时。此期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 为细菌进一步分裂增殖而合成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