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八上1《消息二则》

人教版语文八上1《消息二则》


思考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消息的内容。
❖读消息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消息后找出它的 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
❖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知课文,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
地点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1949年4月20日 长江前线(芜湖—安庆) 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敌军 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何3、故消wh息y 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4、“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 于消息的什么?在消息中起什么作用?
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 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当。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7、品析语言,领悟情感
从理论上说,消息只是向读者提供最 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 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 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 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 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学后怎么办?
毛泽东
(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 思想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检查预习
1、请给下面蓝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è ) 芜湖( wú )
荻港( dí) 溃退( kuì )
歼灭( jiān )
suí jìng
瑰宝( guī ) 负隅顽抗( yù ) 高屋建瓴( líng )气势磅礴( páng)( bó )
当时战争场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
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 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了《国 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4月20日签字。但南京国民党政 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于20日夜 发起渡江作战。中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24、第25、第27、第21军 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冒着国民党军军舰和江防炮火的拦截,在100 余公里的正面上,首先登船起渡,迅速攻占了鲫鱼洲等江心洲。 接着,突破鲁港(芜湖西南)至铜陵段国民党军江防阵地,连续打 退守军的多次反击,巩固了滩头阵地,尔后向纵深发展攻势,至 21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
在此前的资格赛和晋级赛中,中国队已经展示了不可阻挡的 夺金势头,两名女将先后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在决赛 中,面对俄罗斯队的挑战,中国队显得霸气十足,从一开始就 压制住老对手俄罗斯队,最终以32秒107的成绩打败俄罗斯队的 32秒401夺得冠军(半决赛中,宫金杰/钟天使组成的中国队还 以31秒92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豫( yù ) 鄂( è ) 锐不可当(dāng)
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
高屋建瓴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
“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负隅顽抗 ——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止。
阻遏
——败退。“溃”,溃败。
溃退
——蛮横的样子。
消息的有关知识: 1、广义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拓展:读消息,分析消息的结构
篡改同学志愿考生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批捕
2016年8月12日,胶州市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以涉嫌破坏计算 机信息系统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近日,备受关注的山东青岛胶州高三毕业生常升高考志愿被同学郭某 某篡改一事有最新进展!2016年8月12日,胶州市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 某某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中国8月15日前警告日政要勿参拜靖国神社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据悉,中国政府 在8月11日之前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政府要求,日方内阁成员 不要 参拜靖国神社。多位日中有关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中 国方面特别点出了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的名字,表达了担 忧。8月15日(日本二战投降纪念日)即将到来,中国对参拜 靖国神社问题的警惕情绪逐渐高涨。
主体中心是部消分息。的(结详尾细,地一的般了指解消消息息的内最容后,一要句看或主一体段)。 结语 (是依事内物容的的历需史要状,况可或有存可在无的)环境、条件,是从属部
分,一般插在主体中,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
背4景、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消息
六要素:时经间过、、地结点果、人物、起因、
1 消息二则
毛泽东
一、预习展示
根据你的课外预习 ,说说你了 解的消息 的有关常识:
1.定义
2.种类
3.特点
4.要素
5.结构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点、结构形式等有关知识。 2、根据所学消息的知识理清内容、要素、结
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
答:是消息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 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5、著名通讯社名称: 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6、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败。 摧枯拉朽:
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 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 题)、 2、导语3、主体 4、背景5、结语。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 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 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
和思想内容。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的 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是狭义新闻,即消息。
2、消息的记叙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3、消息的结构要素
标题 高度概括事件(迅速了解消息主要内容,要看
导语句标简话导题洁或语)明第后了一集的段中叙。叙述(事较述件详事。细件一了、般解阐指消发“息问电内题头容和”,表后要明的看观第导点一语的)
8、字斟句酌
1)“南渡长江”,“南”怎么理解?(向南)
2)、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 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写我方的有:“万船齐放” “突破敌
写敌方的有:“阵军”无“斗占志领””““纷进纷击溃” 退” “摧枯拉朽”
3)、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试找出“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一句中表 现我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的词语,并加以分析。
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 神。
三、消息的有关知识:
(一)、消息的概念:
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 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 的新闻也叫消息。
消息是一种报纸文体,指新近 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本文就是一篇报 道及时的消息。
(二)、消息的三个特点: 传播性 真实性 时效性
(三)消息的结构
4、背景:是消息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四)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 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 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 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 重要的信息。
四、自主学习
1.根据所学消息知识分析《我三十万大 军南渡长江》的消息要素,结构及语 言特点。
2.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 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 大无畏精神。
五、合作探究
各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中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留给别组 或老师。
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
文中的特精点及讲作点用拨。
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它
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 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什么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刑法286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 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 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 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 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起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 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西路军 江三南十岸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 告诉给全国人民。
消息必须具有及时性。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八句话:
•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
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12日报道,一直以来,每当日本 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都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抗 议,但事先提出要求实属例外。从稻田朋美就任日本防卫大 臣不久开始,中国国内的普遍认识就是“她具有右翼和军国 主义倾向”。
六、牛刀小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