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瓦斯治理
该区块煤层气含量相对较高
。是该井田煤层气开发最有 利区块。
焦作演马庄井田构造纲要图
演马庄井田位于焦作矿区中部三井田三角状断块内,地层走向N50°~70°E,
倾向SE,倾角4~14°,一般9°左右,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区内断层发育,褶
皱不发育,偶有宽缓褶曲或波状起伏现象出现。
井田煤层气区块划分
演马庄井田煤层气开采区块划分
中国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华南地区
北面受华北板块的碰撞挤压;西面受藏滇板块的推挤;南面受印支板块 的作用,东面受太平洋菲律宾板块长时期的碰撞挤压作用。既发育有近 东西向构造,又发育有北西向构造,又发育有北北东向、北东、北东东 向构造,使那里煤层构造破坏严重,构造极为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 构造煤发育。以北北东向至北东东向构造作用影响最剧烈,形成规模最 大。如贯穿中国大陆东部的贺兰山—龙门山、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 山2条近南北向构造带;另有沿福建—浙江沿海分布的北东向—北北东向 展布的岩浆岩带,使那里煤层岩浆热变质作用为高阶无烟煤,主要受控 于中、新生代以来太平洋菲律宾板块对中国大陆东部的俯冲碰撞作用。
含煤区
面积/Km2 煤炭储量/108t 瓦斯储量/108m3
1
宁夏桌贺区
2165.9
449.47
4494.7
2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区 140115.19
16966.49
109670.8
3
大同轩岗区
4
沁水盆地区
5
太行山东麓区
6
山东煤田
7
河南南部煤田
8
两淮煤田
2941 20386 2894 15802.9 13007.7 7010.2
1252.53 3496.61 429.72 978.78 890.86 1155.36
6262.65 34966.1 4297.2 4875.9 5912.5 11553.69来自其它9312.2
1744.05
12674.85
总计
26914.04 194708.3
不同成煤时代煤层气资源分布状况
地质时代
石炭-二 叠纪
11617.39
10以上
116173.9
其它
94.07
5以上 470.35
百分比 /%
0.6 9.8
42.5
0.9 9.6
36.4
0.2
提交单位 铁法煤业 阳泉煤业 中联公司 中石油 合计
全国煤层气探明储量汇总表
层位
J3 P1CP31CP31C3
储量面 积(Km2) 135.49 94.04
N35°E,NNE向展布,延展
长度大于3000m,是井田中
的一个分划性断层。断层以
北,主要发育NE-NNE向断 裂,燕山期表现的挤压作用
,四川期又反转为拉张作用
。在马坊泉断层以南,主要
发育NEE向断层,主要是受
控于印支期作用,相比之下 ,构造比较简单。马坊泉断
层以南煤层气含量普遍较高
,最高达31.8m3/t,因此
389.60
1.45
350~390
78.285
1.45
390~450
62.97
1.45
460~570
180.10
1.45
390~460
143.77
1.45
270~340
349.62
1.45
340~570
435.14
1.45
390~570
136.64
1776.13
储量丰度 /108m3/k m2 2.61
中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分布
(1)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
中国高瓦斯、突出矿井分布
(1)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
中国高瓦斯矿井分布
(2)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进展
(一)瓦斯主导作用假说 (二)地压主导作用假说 (三)化学本质作用假说 (四)综合作用假说 (五)瓦斯地质因素
(2)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进展
(2)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煤矿多级瓦斯地质图与 瓦斯治理
一、中国煤矿瓦斯治理背景
(一)中国煤矿瓦斯突出灾害严重 (二)中国煤矿瓦斯资源丰富 (三)中国煤矿煤层透气性低,瓦斯抽采难度大 (四)瓦斯抽采需要深入进行地质控制机理研究
(一)中国煤矿瓦斯突出灾害严重
(1)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
中国矿井分布
(1)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分布
Ⅰ--扬子地块区:Ⅰ1--川中地块;Ⅰ2--川东地块;Ⅰ3--鄂湘黔地块;Ⅰ4--川滇地块;Ⅰ5--雪峰山地块;Ⅰ6--江汉地块;Ⅰ7--下扬子地 块;Ⅱ--赣湘桂构造带:Ⅱ1--湘桂构造带;Ⅱ2--赣中南构造带;Ⅱ3--桂西南构造带;Ⅱ4--钦州构造带;Ⅲ--华夏地块区:Ⅲ1--云开地块 ;Ⅲ2--浙闽粤地块;Ⅲ3--闽东地块;Ⅲ4--海南岛地块;Ⅳ--东海陆架构造区:Ⅳ1--东海陆架盆地;Ⅳ2--钓鱼岛隆起带;Ⅳ3--冲绳海槽 ;Ⅳ4--琉球岛弧带;Ⅴ--南海陆架构造区:Ⅴ1--台西南盆地;Ⅴ2--珠江口盆地;Ⅴ3--琼东南盆地;Ⅴ4--北部湾盆地;Ⅴ5--莺歌海盆地 ;Ⅴ6--南海中央海盆地;Ⅴ7--菲律宾岛弧带;Ⅴ8--台湾地块;Ⅵ--华北地块:Ⅵ1--秦岭-大别构造带;Ⅶ--松潘-甘孜地块;Ⅷ--印支地块 ;Ⅸ--菲律宾海板块;Ⅸ1--台东地体。①栾川-确山断裂带;②商南-丹凤古碰撞缝合带;③玛沁-略阳古碰撞缝合带;④襄广断裂带;⑤大 巴山逆冲断裂带;⑥北川-九顶山断裂带;⑦鲜水河走滑逆冲断裂带;⑧小金河逆冲断裂带;⑨金河断裂带;⑩安宁河断裂带;11小江断裂 带;12哀牢山走滑断裂带;13红河走滑断裂带;14澜沧江古碰撞缝合带;15江油-灌县断裂带;16巴中-龙泉山断裂带;17华蓥山断裂带; 18七曜山断裂带;19六枝-水城断裂带;20慈利-花垣断裂带;21兴山-都镇湾断裂带;22湘中隐伏北西向断裂带;23光州断裂带;24江山绍兴断裂带;25广丰-宜春古碰撞缝合带;26叙浦-黔阳断裂带;27河池-柳城断裂带;28南盘江断裂带;29玉屏-三都断裂带;30河池-都安 断裂带;31百色断裂带;32那坡-龙州断裂带;33文山-麻柳坡断裂带;34墨江-马江断裂带;35凭祥断裂带;36藤县-石南断裂带;37合浦苍悟断裂带;38粤北断裂带;39武夷山断裂带;40茶陵-郴州断裂带;41赣州-兴国断裂带;42吴川-四会断裂带;43海丰-莲花山断裂带; 44丽水断裂带;45长乐-南澳断裂带;46嘉山-响水断裂带;47东引-苏岩断裂带;48琼北断裂带;49基隆-西湖断裂带;50高雄-南投断裂带 ;51冲绳海槽西缘断裂带;52冲绳海槽东缘断裂带;53台湾纵谷古碰撞缝合带;54双峰海山断裂带(南海中央海盆北缘断裂带);55琼东 南盆地北缘断裂带;56马尼拉俯冲带;57菲律宾海俯冲带;58菲律宾走滑断裂带;59冲绳俯冲带;60七星岩断裂带;61彭佳屿断裂带;62 冲绳北西向断裂带;63杭州湾-冲绳断裂带;64青岛-恶石断裂带;65郯庐走滑断裂带
二、中国煤矿瓦斯地质背景
(一)中国煤矿地质构造复杂 (二)中国煤矿构造煤普遍发育 (三)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划定瓦斯地
质复杂区
(一()1中)中国国煤大矿陆地是质小构板造复杂
块
65°
70°
75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井田地质构造控气特征
演马庄井田位于 焦作矿区中部三 井田三角形断块 内。凤凰岭断层 为演马庄井田南 部边界断层,走 向近东西,倾向 南,倾角70°。 区内走向长大于 8km,西部落差 180m,向东逐 渐变小约为80m ,并形成数条分 枝断裂
井田地质构造控气特征
演马庄井田靠近凤凰岭断层 ,井田内马坊泉断层走向
164.20
182.20 575.95
探明储量 (108m3) 77.30 191.34
402.18
352.26
1023.08
可采储量 (108m3) -75.06
218.38
176.13
469.57
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三)中国煤矿煤层透气性差,瓦斯抽采难度大
中国煤层气资源赋存的基本特征
成煤条件的多样性:海相、陆相、海陆交替相
研究单位或研究 资 源 量( 计 算 范 围
者 焦作矿业学院(
1987)
1012m3) 31.92 全国所有可采煤层
李明潮等
31.92 全国所有可采煤层
张新民等(1991 )
国土资源部( 2006)
30~35 36.81
未包括褐煤和藏、
粤、闽、台地区
以及C1、P1煤层 全国所有可采煤层
华北区重要煤田(矿区)瓦斯(煤层气)储量表
1
50°
45°
0 180 360 540 720 km
1、上黑龙江冒地槽褶皱带
2
2、那丹哈达优地槽褶皱带
45°
3、延边褶皱带
40°
4、东南沿海褶皱带
3
塔里木地台
40°
35°
中朝准地台
35°
30°
三
江
30°
25°
褶
图
例
一、地台
兴凯褶皱
20°
以中条褶皱及更老
为基底的
以扬子褶皱及更老 为基底的
加里东褶皱 华力西褶皱
成煤时代的多期性:P2,C-P , T, J1-2, KI, R, N
煤变质作用的叠加性 : 深成变质、区域岩浆热变质、 接触 变质、热液热水变质、叠加变质
构造变动的多幕性 :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幕次 造山运动及其叠加作用
构造变动的复杂性:构造样式多,以挤压构造为主, 构造煤较普遍
•我国煤层气抽采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