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图文详解
定位基准选择
定位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采用毛坯上未经 加工的表面作为 定位基准。
采用经过加工的 表面作为定位 基准。
粗基准:选用毛坯表面来定位的基准。 (在第一道工序中只能选用毛坯表面来定位)精基准: 采用已加工过的表面来定位的基准。在第一到工序之后 的各工序中) 辅助基准:(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工件上没有能作为
3
基准及其分类
基准
用于确定零件 上其它点、线、 面位置所依据 的那些点、线、 面。
设计图样上所采 用的基准就是设 计基准。
在加工时用于工件 定位的基准,称为
定位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3、辅助基准 4、主要基准 5、附加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
加工、测量、 装配过程中使 用的基准。
保留。
工艺搭子
粗基准和精基准所起作用不同,两者的选择原则也不一 样。
选择基准面时有两个基本要求:
① 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至少不应留下黑 斑),使不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要 求,对一面要加工、一面不加工的壁,要有足够 的厚度;
② 定位基面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和分布面积。接触 面积大就能承受大的切削力;分布面积大可是定 位稳定可靠。在必要时,可在工件上增加工艺凸 台或在夹具上增加辅助支撑。
如图工序图所示: F平面是孔Ⅰ,Ⅱ的工序基准;
工序基准及工序尺寸
c.测量基准: 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 的尺寸及各表面之间 位置精度的基准,称 为测量基准.
齿轮内孔轴线是检验各项尺寸 形位精度的基准.即为测量基准。
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的测量基准
d.装配基准: 在机器装配中,用 以c.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原则
若工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 准,以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余量。
如图,若△A>△B,应选B面,否则选A面。
B
A
A±△A B±△B
d.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粗基准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光洁,并有足够大的尺寸, 不允许有飞边,铸造浇、 冒口或其它缺陷,以便使 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及夹具结构简单。若粗基准表面 有飞边,浇口,冒口等缺陷,在应用前应将其去除。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 两个出发点:
a.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余量。b.保证不加工表面的 尺寸和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2)原则: a.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则应选 该表面为粗基准。
车身加工粗基准选择正误对比
b.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
定位基准用的恰当表面,而在工件上专门设置或加工 出定位表面。常用的有工艺孔和工艺台(搭)子。
22
工艺搭子的设置
有些零件,由于结构的原
因,加工时不易装夹稳定,
为了装夹方便迅速,可在
毛坯上制出凸台,即所谓
的工艺搭子。工艺搭子只
在装夹工件时用,零件加
工完成后,一般都要切掉,
但如果不影响零件的使用
性能和外观质量时,可以
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
后用来测量工件 时采用的基准
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
在工序图上使用的基准。
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 对位置所采用的4基准
①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以 确定其它点、线、面的基 准。 设计基准是尺寸标 注的起始点。
如图所示:齿轮内孔 Φ35H7的轴线是小外圆直径 Φ50,齿顶圆直径Φ88h10及 两端面跳动,径向跳动的设计 基准。
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概念及分类
a b
D
d
基准概念: 就是零件上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所依据的那些 点、线、面。作为基准的点、线和部分面在工件上 有时是不存在的,例如孔的轴线、槽的对称面等。
基准分类:
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又可分为:
定位基准 工序基准 度量基准 装配基准
齿轮在装配时,是以内孔和端面确定 在轴部件上的位置。因此,齿轮的内 孔和端面是装配基准。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
例:图示零件加工台阶面 切削平面
A A1 1
A2A2 δ(本道工序加工精度)
设计基准(定位基准)
若本道工序的加工精度为δ,则只要δ ≤ δA2,即可满 足加工要求
A1
A A1 1
5
选择设计基准应考虑: a.满足零件在机器中的功 用和性能要求;b.重要尺 寸(如中心距、装配尺寸) 应直接标出
车床主轴箱体的设计基准 尺寸B表示车床中心 高度,应直接标出。
6
②工艺基准:在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过程中使用 的基准。
a.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 或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 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 准可分为:粗、精、辅 助基准。
•工件与工作台的装夹面相贴合的面即为定位基准。
工件在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
10
定位基准对工艺规程的影响 直接影响: a.工序的数目;b.夹具结构的复杂程度;c.零件的 精度是否易于保证(如基准重合);选定基准的方 法: 拟定多种定位方案,进行比较择优。
b.工序基准: 用以确定本工序 加工表面加工以后 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所使用的基准,称 为工序基准。简言 之,工序图上使用的 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设计基准
A A2 2 A3
定位基准
A1 -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若要满足加工精度必须有:A2 A1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制订工艺规程首要解决的问题,正确 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夹具结构的复杂程 度、工序数、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有决定性的影响。选择 定位基准不同,工艺过程随之而异。一般应根据加工面 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该加工面与其他表面的位置精度要 求来确定所需的定位基面。然后,根据先加工基准面的 原则,确定整个工件的加工顺序。 有粗、精及辅助基准之分
的位置要求,则应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当工件上 存在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与加工表面的相对 位置有较高要求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以达到壁 厚均匀,外形对称等要求。
•如图所示:加工的套筒,要求加工的内孔与不加工的外圆有同轴 度要求,那么就以不加工的外圆为粗基准,由于三爪卡盘的定心 作用,其加工时的回转中心,就是毛坯外圆的轴心,加工后的内孔 就与不加工的外圆同心,从而保证了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 间的位置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