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巷掘进爆破设计例题

井巷掘进爆破设计例题

设计题某地下工程的巷道开挖断面底宽4.0m,直墙高为2.5m,顶部半圆拱。

巷道围岩是石灰岩,整体性较好,裂隙不发育,岩石的普氏系数f=12~14。

施工中采用YT-28型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

设计要求:做出可实施的爆破技术设计,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爆破方案选择、爆破参数设计、药量计算、起爆网路设计、爆破安全设计计算、安全防护措施等、及相应的设计图和计算表。

参考答案一、开挖方法:根据题意,巷道围岩为石灰岩,岩石完整性好,f =12~14 。

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成型的施工方法。

钻孔直径d=42mm,使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药卷直径d1=35mm,每卷药卷长200mm,重200g,线装药密度q1=1kg/m。

二、巷道断面积S=2.5×4+πR2/2=16.28m2,取循环进尺1.8m,炮孔利用率η=0.9,孔深L=2.0m。

参考答案三、炮孔布置1.掏槽方式:楔形掏槽,布3组掏槽孔,掏槽孔排距0.5m,掏槽角取75°;掏槽位置:断面的中央偏下,并考虑辅助孔的布置较均匀。

掏槽孔数:6个,炮孔长度:2.3m。

2.周边孔:离周边0.1m布置。

直墙孔:孔数:8个(两侧,起拱点算,底角孔不算),孔距0.6m;拱顶孔:孔数:9个,孔距=0.63m;底孔:孔数:7个(含两底角孔),孔距=0.63m;炮孔长度:直墙孔、顶孔:2m,底孔:2.2m;3.辅助孔:在掏槽孔与周边孔之间均匀布置辅助孔,孔排距0.65~0.8m,孔数=20,炮孔长度:2m。

40014075°按比例画出巷道断面图,掏槽大样图布置掏槽孔-楔形掏槽布置周边孔-直墙孔8个布置周边孔-拱顶孔9个布置周边孔-底孔7个布置辅助孔-20个参考答案三、炮孔布置如图布孔步骤显示参考答案四、药量计算1.掏槽孔:按装药系数0.7计算,单孔装药量Q1=1.6kg,装药8卷,填塞0.7m。

2.周边孔:直墙孔、拱顶孔按装药系数0.50计算,单孔装药=1.0kg,装药5卷,填塞1.0m;底板孔按装药系数量Q10.65计算,单孔装药量Q=1.4kg,装药7卷,填塞长度0.8m。

3.辅助孔:按装药系数0.6计算,单孔装药量Q1=1.2kg,装药6卷,填塞0.8m。

爆破参数表名称炮孔编号孔深/m孔数单孔药量/kg(卷数)总装药量/kg爆破顺序装药结构掏槽孔1~6 2.36 1.6(8)9.6Ⅰ(1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①7~18 2.012 1.2(6)14.4Ⅱ(3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②19~21 2.03 1.2(6) 3.6Ⅲ(5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③21~26 2.05 1.2(6) 6.0Ⅳ(6段雷管)连续柱状边墙孔27~34 2.08 1.0(5) 6.0Ⅴ(7段雷管)连续柱状拱顶孔35~43 2.09 1.0(5)8.4Ⅵ(8段雷管)连续柱状底板孔44~50 2.27 1.4(7)12.6Ⅶ(9段雷管)连续柱状合计5060.4(302)参考答案1. 孔数计算:S =2.5×4+0.5πR 2=16.28m 2,取f =12(14),N =3.3 =49(51)实际布孔50个,计算值与实际布孔数符合;2. 单耗计算:q=1.1 k 0,以k o =525/260=2.01,f =12(14)代入,得q =1.89(2.13)kg/m 3。

3. 爆破开挖体积V =S·L·η=29.3m 3,总药量Q ==60.4kg ,实际单耗为2.06kg/m 3。

选择的单耗是合适的。

32fsSf参考答案五、设计校核参考答案六、装药结构掏槽孔、辅助孔、周边孔均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导爆管雷管乳化炸药药卷炮泥导爆管装药结构示意图400参考答案七、起爆网路1235648910111213141516171972021222324252618282729303536373839404142433433323144454647684950采用毫秒延时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起爆顺序和各孔配备的雷管段别见爆破参数表和炮孔布置图。

炮孔布置图参考答案八、经济指标1.总钻孔数n=50,钻孔总米数:103.2m。

合每m3岩石消耗钻孔3.52m。

2.使用炸药60.4kg,合单位炸药消耗量为2.06kg/m3。

某地下工程的巷道开挖断面底宽4.0m ,直墙高为2.5m ,顶部半圆拱。

巷道围岩是石灰岩,整体性较好,裂隙不发育,岩石的普氏系数f =12~14。

施工中采用YT-28型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

设计要求:做出可实施的爆破技术设计,设计文件应包括(但不限于):爆破方案选择、爆破参数设计、药量计算、起爆网路设计、爆破安全设计计算、安全防护措施等、及相应的设计图和计算表。

设计题换个掏槽方式试试!周边搞个光爆!参考答案一、开挖方法:根据题意,巷道围岩为石灰岩,岩石完整性好,f =12~14 。

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成型的施工方法,周边进行光面爆破。

钻孔直径d=42mm,使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35mm,每卷药卷长200mm,重200g,线装药密药卷直径d1=1kg/m。

度q1二、巷道断面积S=2.5×4+πR2/2=16.28m2,取循环进尺1.8m,炮孔利用率η=0.9,孔深L=2.0m。

参考答案三、炮孔布置1.掏槽方式:平行中孔直线掏槽,布中空孔1个,直径89mm,掏槽孔按距中空孔a=20cm布置,n=4;掏槽位置:断面的中央偏下,并考虑辅助孔的布置较均匀。

炮孔长度:2.2m。

2.周边孔:直墙部分和半圆拱部分采用光面爆破,孔距50~53cm,孔深2.0m。

直墙孔:孔数:10个(两侧各5个,起拱点算,底角孔不算),孔距0.5m;拱顶孔:孔数:11个,孔距=0.52m;底孔:孔数:7个(含两底角孔),孔距=0.63m,炮孔长度:2.2m;3.辅助孔:在掏槽孔与周边孔之间均匀布置2圈辅助孔,孔排距0.75~0.85m,孔数=26,炮孔长度:2m。

参考答案三、炮孔布置布孔步骤显示20cm20cm参考答案四、药量计算1.掏槽孔:按装药系数0.73计算,单孔装药量Q1=1.6kg,装药8卷,填塞0.6m。

2.周边孔:直墙、拱顶光爆孔线装药密度取q1=200g/m,,单=0.4kg,装药2卷,间隔装药结构,用导爆索连孔装药量Q1接,填塞0.4m;底板孔按装药系数0.65计算,单孔装药量Q=1.4kg,装药7卷,填塞长度0.8m。

3.辅助孔:按装药系数0.6计算,单孔装药量Q1=1.2kg,装药6卷,填塞0.8m。

爆破参数表名称炮孔编号孔深/m孔数单孔药量/kg(卷数)总装药量/kg爆破顺序装药结构中空孔 2.21掏槽孔1~4 2.24 1.6(8) 6.4Ⅰ(1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①5~12 2.08 1.2(6)9.6Ⅱ(3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②13~23 2.011 1.2(6)13.2Ⅲ(5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③24~27 2.04 1.2(6) 4.8Ⅳ(6段雷管)连续柱状辅助孔④28~30 2.03 1.2(6) 3.6Ⅴ(7段雷管)连续柱状边墙孔31~40 2.0100.4(2) 4.0Ⅵ(8段雷管)间隔装药拱顶孔41~51 2.0110.4(2) 4.4Ⅶ(9段雷管)间隔装药底板孔52~58 2.27 1.4(7)9.8Ⅷ(10段雷管)连续柱状合计5955.8(279)参考答案1. 孔数计算:S =2.5×4+0.5πR 2=16.28m 2,取f =12(14),N =3.3 =49(51)实际布孔59个,计算值与实际布孔数基本符合;2. 单耗计算:q=1.1 k 0,以k o =525/260=2.01,f =12(14)代入,得q =1.89(2.13)kg/m 3。

3. 爆破开挖体积V =S·L·η=29.3m 3,总药量Q ==55.8kg ,实际单耗为1.90kg/m 3。

选择的单耗是合适的。

32fsSf参考答案五、设计校核参考答案六、装药结构掏槽孔、辅助孔、底孔均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导爆管雷管乳化炸药药卷炮泥导爆管连续装药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六、装药结构直墙光爆孔、拱顶光爆孔采用间隔装药结构。

导爆管雷管乳化炸药药卷炮泥导爆管导爆索竹片间隔装药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七、起爆网路123456789363738394041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029283132333435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1采用毫秒延时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起爆顺序和各孔配备的雷管段别见爆破参数表和炮孔布置图。

炮孔布置图二、平巷掘进爆破技术设计参考答案八、经济指标1.总钻孔数n=59,钻孔总米数:120.4m。

合每m3岩石消耗钻孔4.11m。

2.使用炸药55.8kg,合单位炸药消耗量为1.9kg/m3。

设计案例1、工程概况该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全长1400m,净宽4m,净高5m,断面面积为18.28m2。

巷道的岩层主要为花岗岩、矽卡岩,局部地段为闪长岩。

花岗岩的稳固性较好。

总体来说围岩较矿石稳固,岩石坚固性系数f =10~12。

设计案例2、爆破方案爆破施工要求确保安全,减少对围岩的破坏。

控制巷道超欠挖,保证巷道的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现场爆破试验,通过普通爆破技术掘进与全断面光面爆破技术掘进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决定选用全断面光面爆破一次成型掘进法。

巷道断面为半圆弧拱断面。

设计案例3、掏槽形式的选择掏槽形式是影响爆破效率和爆破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选用时应考虑地质条件施工的可行性、爆破效果和经济的合理性等因素。

目前,国内外较坚硬岩石巷道掘进爆破,最常用的掏槽形式是直孔掏槽和垂直楔形掏槽。

经过对复合掏槽(由垂直楔形掏槽和直孔掏槽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和单螺旋形掏槽的试验对比,该设计采用单螺旋形掏槽的布孔方式,如图所示。

设计案例3、掏槽形式的选择单螺旋形掏槽的特点是以中心孔为空孔,各装药孔到空孔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增,其装药孔呈螺旋线布置,并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起爆,形成了非对称的桶形,能充分利用自由面,扩大掏槽爆破效果。

在单螺旋形掏槽布置中,空孔和各装药孔之间的距离可由炮孔直径来确定。

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中心空孔至周边装药孔之间的距离一般由下列公式确定:设计案例L1=(1.0~1.8)d;L2=(2.0~3.5)d;L3=(3.0~4.5)d;L4=(4.0~5.5)d;f =10~12,d=40mm,结合巷道实=70mm,L2=140mm,际断面,选取L1L3=180mm,L4=300mm。

同时,布置了3个空孔,深度为2.3m,4个装药孔,深度为2.2m。

设计案例4、光爆孔的参数确定光面爆破参数的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巷道开挖断面的形状与尺寸、炸药的品种与性能等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