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绘图
髋部:腰两侧向下稍外展,画一格约1.5宽
3、腿的画法:
从髋部线下端开始,向下、内收、对称的画
两条直线,交叉于第一线下方。
4、脚的画法: 脚掌分开角度画成120°。
5、手、臂的画法
躯干线上端画一条内收的短线。
从躯干线上端向下画一条垂线至腰部,即
上臂。 在上臂末端向下稍外斜画一短线,接向下垂 直画至第4线间中部,即前臂。 接前臂末端,向大腿内收画一短线,即为手。
第三节 人体各关节运动方向和幅度
一、头部运动特点及其幅度 前倾:45° 抬头后仰:60° 侧屈: 45° 绕环: 左右转动 二、躯干运动特点及其幅度 特别提示:颈椎和腰椎活动范围较大,其他 椎骨活动范围很小。
体前屈:腰部幅度最大 后屈伸:(如下腰、燕式平衡)腰部幅度 最大,颈部其次 体侧屈:颈部为主,胸其次 体转:主要是颈部和腰部的转动 体绕环:颈、胸为主
三、上肢运动特点及其幅度 1、肩关节: 额状轴:前屈上举180°,后伸45° 矢状轴:360°绕环 2、肘关节: 屈伸:150°,无法向后 旋内、旋外:无法表现 3、腕关节:可作屈伸、收展、绕环、旋转的 运动,范围各为90°
四、下肢运动特点及其幅度 1、髋关节: 前踢腿:180°
第三章
体育动作绘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 人体及其动作的比例关系
一、人体各部分的比例:P14 1、不同人种、体型、性别、年龄的比例差别 2、单线图的人体比例:以1个头长为单位 身高:8 肩宽:1.5~2 腰宽:1 髋宽:1.5 颈长:0.5,不画出来
躯干长:2.5,肩至髋。其中肩至腰1.5, 腰至髋1。 手臂长:3.4,其中上臂1.4,前臂1.2, 手0.8。 腿长:4,股骨大转子至脚底。 其他:两臂侧平举8。站立时,两臂下垂,肘 关节平腰,手下垂至大腿中部。
4、运动路线的表示: 肢体动作路线长的,按照其经过路线,用带 箭头的辅助线表示。 器械的运动路线,则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 5、振动的表示: 振动动作用带箭头的折线表示。 6、地平线的运用: 表示跳起的动作和高度。 透视图中表示两脚同时“脚踏实地”。 7、改用另图表示: 动作方向相同,只是用不同方向的图表示。
体 育 绘 图
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
16学时,1学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体育绘图的发展简况 第二节 体育绘图的内容与作用
一、体育绘图的内容 体育动作图:用线条符号来表示动作 体育教学组织图(教学程序和组织形式) 基本体操图:表现队列队形变化和调动 体育场地器械简图:表示场地器材的方位和使用
二、体育绘图的作用
帮助理解动作要领
有助提高教学质量 便于教师编写教案 便于开展科研工作
第三节 体育动作简图的分类及特点
一、体育动作简图的特点 简单易学 有一定表现力
第四节 体育绘图的学习方法
一、熟悉动作: 熟悉正确的动作结构,以及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并 在大脑中形成映像,才能正确表达动作。 二、掌握基本知识 懂得人体比例及外形结构,才能画出匀称人体,准 确表现动作和神韵。 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掌握变形规律,才能表 现复杂的动作,增加立体感。 三、坚持多练 方法:临摹、写生、相像与自创。 眼、脑、手协调配合,提高手、笔的控制能力。
四、背面图的画法
一般只用于转体动作。其画法与正面图差 不多,外形轮廓相同。
1、头部的画法: 加画男性的发际线,和女性的下垂长发。 2、躯干的画法: 同正面图。画两条连接头部的短线,表示颈 部,并连接肩部。 躯干中间画一条直线,表示背脊阴影。
用铅笔画一个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格。 在等腰梯形格内画一个倒立鸭蛋型的椭圆擦
去梯形格即成为男性头部。
提高头部表现力: 画头部的笔顺:
2、躯干的画法:
在头下方一格1/2处水平线上,设定居中对称
的两点为肩宽。
在第3、4格之间的线上,设定腰部两点,居
中对称。
连接肩腰四点,形成躯干。
第二章 绘图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一、笔 1、铅笔:选择HB绘图铅笔,笔芯0.5。 2、水笔:选择渗水较少,笔尖较细。 3、其他:竹笔、油画笔、水粉画笔、油棒笔、 粉笔。 二、墨水:选用黑色炭素墨水、绘图墨水。 三、纸:选用不渗水、纸质较厚的纸,可利用练 习本上的横格掌握人体比例的画法。 四、其他:橡皮擦、尺子、刀片等。
二、人体常用动作比例关系 立正臂上举:10 立正、稍息、两脚开立:8 大分立:7.5
半蹲、弓步:6.5 跪立:6 跪坐:5 体前屈:4.5~5 全蹲:4.5 直角坐:4 跪撑、蹲撑、俯撑:3.5
作业: 对照图例,熟记人体 单线图各部位比例和动作 比例关系。
如:头为1 颈长为0.5 躯干长为2.5(其中肩到腰1.5) 腿长为4
第二节 单线图的画图顺序与图例
一、画图顺序 1、直立状态: 头 躯干 下肢 上肢 2、非直立状态: 撑地肢体 躯干和不撑地肢体 头 3、交叉动作: 离视点近的(未被遮住)肢体 远肢体
二、常用图例 1、近肢体与远肢体的表示: 肢体重叠时,只画近肢体。 肢体错开时,两个肢体都要画出来,近肢体 与躯干连接,远肢体与躯干相连处断开。 2、肢体交叉的表示: 近肢体的线连接,远肢体交叉处断开。 3、击掌的表示: 在击掌处画3条放射状短线。
第三节 正面图和背面图的画法
一、正面图的表现范围(正视人体的肢体表现): 头、躯干、手臂、腿,绕矢状轴做上下和左右的 运动。
二、正面图单线画的参照依据:
头部:以其外部轮廓为参照依据。
躯干:以胸廓外形为参照依据。
四肢:手臂以骨骼线条,腿以轮廓为参照依
据。
三、正面图的画法: 1、头部的画法:
后伸:45° 外展(侧踢腿)90°~180°
2、膝关节: 屈:160° 伸:与大腿成一直线 3、踝关节: 伸:与小腿成60° 屈:脚面与小腿成一直线
第四章 单线图的基本画法
第一节 比例横格在画图中的运用
以身高为8的比例,制作8横格
对应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在8横格内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