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恒温恒湿精密空调方案建议书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2022-04-27—目录—–推荐方案配置结论摘要– (3)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建设原则与目标 (4)一、情况描述 (4)二、高精密空调设计依据与标准 (4)三、高精密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计算 (5)1、机房冷负荷计算方法 (5)第二部分推荐配置及工程技术方案 (6)一、本工程冷负荷计算 (6)二、方案综述 (8)第三部分艾默生Liebert.PEX+系列空调介绍 (14)–推荐方案配置结论摘要–推荐方案配置表名称室内机型号室内机尺寸单机制冷量台数送风方式室外机型号总套数4~7层P1025UA(二级电加热+精密控制)853*874*1970mm27.5kW每层4台风道上送风LSF32 16套8层DME12MHP1 600*500*1850mm12.5kW 3 风帽上送风DMC12WT13套8层P1020UA(二级电加热+精密控制)853*874*1970mm21.1kW 1 风帽上送风LSF24 1套8层P1050DA 1330*995*1975mm50.1kW 2 底板下送风LSF62 2套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建设原则与目标一、情况描述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要是保障储藏室恒温恒湿,一些古籍及重点资料,干燥后不易储藏,潮湿了易损坏。
所以对湿度和温度要求都非常高,故需选用高精密恒温恒湿空调。
根据图纸测量,走廊和电梯都不具备搬运条件,双门的空调都无法搬运。
所以选用单门的空调可以满足现场使用。
二、高精密空调设计依据与标准●JGJ 25-2010《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WHT 24-2006《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JGJ38-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1、正压密封要求主机房应维持正压。
主机房与其他房间、走廊的压差不宜小于5Pa,与室外静压差不宜小于10Pa。
2、洁净度要求A级和B级主机房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3、新风需求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两项中的最大值:1)按工作人员计算,每人40m3/h;2)维持室内正压所需的风量。
三、高精密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机房内设备的散热;•建筑围护结构得热;•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人体散热;•照明装置散热;•新风负荷;•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
1、机房冷负荷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方案设计中由于建筑物机构的复杂性,通常根据下表来选择机房单位面积的冷量需求,然后根据总面积计算出冷量需求。
采用“面积法”估算机房冷负荷。
Q t=S×P/1000 (kW)其中,Q t——总制冷量(kW)S ——机房面积(m2)P ——机房冷负荷系数机房机房冷负荷系数P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50-500W / m2传输机房250-350 W / m2IDC机房(数据中心)600-1000W / m2计算机机房、控制中心350-500W / m2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 / m2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 / m2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350W / m2医院检测室、生化培养室200-250W / m2检测室、图书室、烟草仓库150-200W / m2第二部分推荐配置及工程技术方案一、本工程冷负荷计算采用计算方法计算机房冷负荷。
1、四~七层字画库符合计算:Q t=S×P/1000=(190+250)㎡×0.2kW/㎡=88kW2、八层符合计算:历史文献分编室:Q t=S×P/1000=43.11㎡×0.2kW/㎡=8.6kW档案室:Q t=S×P/1000=31.25㎡×0.2kW/㎡=6.25kW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Q t=S×P/1000=81.05㎡×0.2kW/㎡=16.21kW普查室:Q t=S×P/1000=64.3㎡×0.2kW/㎡=12.8kW数据应用及灾备中心:Q t=S×P/1000=108.52㎡×0.8kW/㎡=86.8kW根据负荷估算结果,建议配置艾默生Liebert.PEX+高精密专用空调。
名称室内机型号室内机尺寸单机制冷量台数送风方式室外机型号总套数4~7层P1025UA(二级电加热+精密控制)853*874*1970mm27.5kW每层4台风道上送风LSF32 16套8层DME12MHP1 600*500*1850mm12.5kW 3 风帽上送风DMC12WT13套8层P1020UA(二级电加热+精密控制)853*874*1970mm21.1kW 1 风帽上送风LSF24 1套8层P1050DA 1330*995*1975mm50.1kW 2 底板下送风LSF62 2套机组供电:高精密空调采用三相380V供电,电压适应范围宽,380V-15%~+15%。
4~7层恒温恒湿精密空调布置图8层恒温恒湿精密空调布置图配置说明:1、每台机组标准配置远红外加湿器,加湿速度快,结垢量少,维护方便;特别适合北方地区水质使用。
2、每台机组标准配置控制器,可实现温、湿度显示,运行状态显示,日志查询,故障查询等时间记录功能,具有高级群控功能,可以实现备份、轮巡、层叠、避免竞争运行功能,实现节能;3、每台机组配置1台室外机,室外机标配无级调速功能,可以根据室外温度自动调节风机转速;4、根据山西地区的气象参数,室外机按照40℃进行配置。
二、方案综述1、档案馆内整体布局与气流组织:本工程送风距离约为15m,风帽上送风无法满足送风距离,空调房间又要求各处空调效果均匀的,层高能满足送风风管安装要求,无法或不建议使用架空地板的档案馆,故建议采用风道上送风的方式。
图1 风道上送风方案示意图风道送风系统结合档案馆情况具体设计。
常见的风道送风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每台空调机组接风管向外送风,一种为多台空调机组共用一个静压箱(建议共用静压箱的空调数量不超过3台),由静压箱向外引风管送风。
风道送风可以在一定送风余压情况下送风到较远的距离,送风余压一般根据风道的阻力和风速、以及回风情况选择,并非越大越好,需要合理匹配。
(注:送风远端区域散热不良多为回风气流组织不畅,需要增加导流回风措施,而一般与送风余压没有直接关系)。
1)风管风速选择送风的风管可分为主风管和支风管,主风管一般从空调机组或静压箱直接引出,支风管引自主风管。
根据相关空调设计规范,档案馆内的风管系统采用低速送风系统,风管风速选择如下表6,推荐主管风速6-9m/s,支管风速3-5m/s。
风管的尺寸宽和高的比一般小于4。
档案馆内的静压箱一般安装在空调上部,由空调送风口从下面送入静压箱。
静压箱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但是建议每个截面风速一般为3-5m左右,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增加送风导流弯头或者导流,以减少送风阻力,实现送风量按照设计要求分配,满足档案馆内各区域机均匀柜散热的需求(以上数据为根据规范精选的常用数据,仅供参考)。
2)送风口风速选择建议送风风口不大于3m/s。
送风风口主要有以下形式:散流器、条缝风口、百叶风口等。
在主设备档案馆及功率较大的档案馆内,常用条缝风口或者百叶风口,可以实现送风口末端风量和风向的局部调整,保证重点区域送风气流的有效性。
在电池室以及监控室等负荷不大的区域及工作人员区域,可以采用散流器风口,保证工作区域人员的舒适性或者电池室等大空间环境的均匀温湿度。
3)每台空调单独接风管的方案优势:直接连接风管,风阻小,不会因共用静压箱引起互相干扰导致的风压和风量下降。
劣势:空调机组之间的气流组织难以实现冗余备份。
每台空调单独接风管4)多台空调共用静压箱方案优势:容易实现风量备份与均衡分配,空调中有一台停机后,其他空调机组的冷风仍然可以经由静压箱送到机房的每个区域。
劣势:多台共用静压箱,需要较大的安装静压箱空间,增加了送风阻力,影响了整体送风量,风阻难以平衡,实际冗余备份达不到设计的理想状况。
多台空调共用静压箱3、新风引入:建议采用大楼集中新风系统,经处理成室内设计温湿度后送入档案馆,新风量按照精密空调送风量的5%选取。
精密空调不承担新风冷负荷。
4、室内外机安装1)室内机安装建议A、房间整体通风顺畅,送风、回风无障碍。
B、室内机安装在档案馆内,贴墙安装,间距合理,前面预留充足的检修空间和通道。
2)空调室外机安装空调室外冷凝器均安装在屋面上(或平台上),空调冷凝器保持合适的间距,满足通风散热要求,并尽量保证整个冷凝器布置整齐美观。
3)加湿水管:档案馆空调给水管可由土建预留的每层自来供水管处驳接。
加湿水管处增加防水地漏,并在空调区域安装点式漏水告警装置检测漏水。
4)空调机组的冷凝水的排放:空调排水管与最近的区域的排水管驳接。
5)铜管连接与墙洞预留:档案馆空调的冷媒管路均通过冷媒管井敷设至屋面风冷冷凝器。
6)空调配电:空调机组的配电箱建议在每层独立设置,并且考虑空调配电箱的冗余备份,避免档案馆内配电的单点故障。
7) 冷凝器安装位置:建议冷凝器安装位置做好室外机混凝土基础,可以保证冷凝器固定,甚至抵抗台风影响。
气管倾斜地板下的隔热层密封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地板活动地板液管倾斜最低5m 6001200450送风送风水平安装空间要求(单位:mm )5、 施工与维护简单便捷风冷机组相互独立,安装在专用空调区域内。
全正面维护,可以靠墙安装。
设备内部运动部件,如压缩机、加湿器、室内送风机、电机等,维护简单方便,减少维护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6、 空调机组上水、排水考虑图书馆的重要性与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房间。
房间内的精密空调设备需要用水,其给排水干管应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房间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
空调加湿采用远红外加湿器,需要连接水管,为了便于维护,进水管需安装一个滤网/止回隔离阀。
远红外加湿器进水管预留了外径6.35mm 的铜管,见图。
安装时在铜管的端部带有1/4”铜螺母,请取出附件袋中的1/4”×1/2”转换铜螺纹接头对接。
工程上也可选择其他连接方式,但连接一定要密封,防止漏水。
水位调节器A 向过热保护继电器水盘固定螺钉(左右各一个)注水管水位传感器防干烧温度开关(水盘底部)注水电磁阀水盘(可拆卸)陶瓷端子座(OD φ6.35mm ) 进水管A 向防干烧温度开关不锈钢螺柱出水接头远红外加湿器示意图远红外加湿器、蒸发器的凝结水排水通过十字转接头汇聚后由排水管排出,位置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