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地理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设计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主要工程数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施工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施工布置及分段划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机械设备计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人员设备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综合接地施工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综合接地系统各组件相互关系...........................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综合接地测量放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沟槽开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垂直接地体打入......................................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水平接地体的敷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4.7接地系统组件间焊接.................................. 错误!未指定书签。
4.8降阻剂的敷设及回填.................................. 错误!未指定书签。
4.9接地引上线施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0接地电阻测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关于放热焊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2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杂散电流施工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施工工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各端子的制作工艺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焊接方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车站范围内附属设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应急预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8.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9.附图错误!未指定书签。
XX站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地铁设计范围》(GB50157—2013);(2)《交流电气装置地铁设计规范》(GB50065—201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4)《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10411—2005);(5)《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6)《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7)《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475—2006);(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XX市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5标XX站土建接地施工图纸;(11)XX市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05标XX站主体结构施工图纸;(12)XX站岩石土工程勘察报告;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XX站位于XX市市XX区XX路与XX路口处,沿XX路呈南北走向布置。
南接XX站,是XX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的第十座车站。
车站周边较为空旷,主要为农田和鱼塘。
图1.2XX站总平面图2.2设计概况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单跨矩形框架结构,北段盾构吊出(预留),南端盾构吊入,两端接盾构区间。
车站起点里程右线DK39+972.677,终点里程右线DK40+359.277米,车站总长386.6m,标准段外包宽度为19.5m,呈南北走向;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度约为3m,底板埋深约16.5m。
本站共设5个通道及出入口,3组风亭。
本站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2.3主要工程数量3.施工计划3.1施工布置及分段划分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及车站结构分段的原则,地铁站主体结构分17个区段,施工时由南向北施工,接地网分段与主体结构施工分段相同。
综合接地施工随主体结构底板同步施工,在基底达到作业条件后,作业班组组织人员施工,一区段循环作业时间控制在2天以内。
各类要用的小型机具、焊接材料等在开工之时全部备齐,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3.2机械设备计划3.3人员设备配置综合接地及杂散电流施工拟投入人员见下表。
4.综合接地施工方案4.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按设计位置人工配合机械挖沟,施作水平接地体。
为尽快封底,防止基地雨水侵泡软化,先施工底板垫层,并预留水平接地体沟槽(宽600mm),垂直接地体孔洞,预留接地引出线孔洞(120~150mm),垫层达到强度后再施工水平、垂直接地体、接地引出线。
每一部分做完后,实测其接地电阻,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接地装置的设计规模。
整个接地网敷设完毕后,按要求实测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及跨度电位差。
4.2综合接地系统各组件相互关系综合接地分为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接地引上线等。
水平接地体采用紫铜排,在接地引出线及其相连接的水平接地体采用-50×5铜排,其余接地体采用40×4铜排。
垂直接地体采用φ50×5铜管。
接地引上线采用成套接地引出装置,包含止水板,止水板采用φ110、δ=10铜板。
图4.1接地网构成示意图4.3综合接地测量放线综合接地根据综合接地网平面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每段主体结构土方开挖及基底平整后进行测量放线,用白灰标记。
4.4沟槽开挖综合接地网测量定位完毕后,进行机械配合人工挖上口宽600-800mm、下口宽400mm、深800mm沟槽。
4.2水平接地体敷设沟槽断面示意图4.3垂直接地体敷设沟槽断面示意图4.5垂直接地体打入按测量定位标志首先用钻孔机钻φ150mm,深3000mm孔洞,用深井泵或底部带有活门的管桶抽干孔洞内积水,放入焊接好的垂直接地体(φ50×5铜管)并与水平接地体焊接。
4.6水平接地体的敷设水平接地体分为50*5mm及40*4mm两种紫铜排,接地引出线及其相连接的水平接地体采用50*5mm铜排,其余采用40*4mm铜排。
水平接地体应立放敷设。
水平接地体在底板垫层下约约0.8m,若底板标高有变化,仍应保持0.8m的相互关系。
抽干沟槽内部积水,敷设水平接地体并按要求与相邻接地体连接。
4.7接地系统组件间焊接(1)接地系统焊接采用放热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脱焊、漏焊等。
(2)焊接前使用瓦斯喷灯干燥模具,驱除水气,以防因模具内含有水分,影响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