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蚜虫类的危害与防治
(二)形态特点 有翅胎生雌蚜:头部有明显的额瘤,头胸部暗褐
色,腹部绿色,翅透明,蜜管褐绿色; 无翅胎生雌蚜:体暗绿色或褐绿色,头漆黑色。 若虫:体小似无翅蚜,体淡绿色。 卵:长椭圆形,黑绿色有光泽。
(三)生活史及习性 1、一年10代,以卵在一年生枝芽缝、分枝处、剪据 口处越冬。越冬卵在苹果芽萌动开始孵化,展叶期达 到孵化盛期,初孵若蚜群集在嫩叶危害,嫩叶展开后 危害叶背面,随后危害果实。6月下旬为危害盛期, 7-8月蚜虫数量减少。但在发生严重年份,5—8月均 可危害,甚至9月下旬新梢嫩叶仍可危害。10-11月间 产生有性蚜,雌蚜与雄蚜交尾,产下冬卵。雌蚜抗寒 力极强,在河北昌黎地区,12月在田间卷叶中还可看 到少数活动的瘤蚜,进行孤雌生殖。
3、物理防治。利用涂有黄色和胶液的纸 板或塑料板,诱杀有翅蚜虫;或采用银 白色锡纸反光,拒避迁飞的蚜虫。
二、苹果瘤蚜(又名卷叶蚜) (一)危害
苹果瘤蚜主要危害植物有苹果、沙果、海棠、山 椗子。危害叶片后,叶片向背面纵卷成筒状,有时 卷成绳状,叶片皱缩,瘤蚜在卷叶内危害,叶片有 红斑,叶外表看不到瘤蚜,被害叶逐渐干枯,严重 时如火烧,还传播花叶病。在果实上被害果面生有 凹馅红斑。
(三)苹果绵蚜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苹果绵蚜是检疫对象,加强植物检疫, 如果发现已调入的苗木或接穗上有绵蚜时,用48%乐 斯本乳油1 000倍液浸泡2-3分钟灭蚜。 ②清除越冬虫源:在早春刮树皮时,彻底刮除病疤 和剪锯口周围的越冬蚜虫,并用48%乐斯本50倍药液 涂刷,以消灭剩余的蚜虫。将刮下的翘皮等集中烧掉。 ③树上喷药:若蚜扩散期和田间虫口密度增加始期 为喷药适期。常用药剂有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 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在苹果采收后用40%灭蚜 多乳油1500倍液喷树,具有较长的防效。
3、生殖方式:孤雌生殖。 (四)防治方法 1、休眠期 可结合螨类、介壳虫类喷5%矿物油乳剂, 以杀死越冬的卵。 2、生长期 树上喷0.3%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10% 吡虫啉(一遍净)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10%烟碱 乳油800-1000倍。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 2.5%绿色功夫2500-3000倍。3%莫比朗(啶虫眯)乳 油2500倍对抗性蚜虫有很好效果。杜邦万灵90%可溶 性粉剂3000-4000倍。吡蚜酮
(四)防治方法
1、瘤蚜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孵化盛期,有50%辟蚜雾2500倍。其 它可参照黄蚜防治。 2、保护和利用天敌。瓢虫、草蛉等天敌已能大量人工饲养后适时 释放。另外蚜霉菌等亦能人工培养后稀释喷施。 3、烟草末40g加水1kg,浸泡48h后过滤制得原液,使用时加水 1kg稀释,另加洗衣粉2~3g或肥皂液少许,搅匀后喷洒植株,有 很好的效果。
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同时产生少量有翅雌蚜,向 周围树迁移。5月下—7月上,为全年危害最严重时期, 此时树干的伤疤处、枝条上、根蘖等处可见到许多白 色绵状物,其下部有蚜虫。7~8月份气温升高,不利 于蚜虫繁殖,棉蚜减少,9月中旬—10中旬,气温下 降,又适合苹果绵蚜繁殖,出现第二次危害高峰,这 次数量为越冬打下基础。11月份气温下降到7℃以下 时,若虫陆续进入越冬状态。
(二)形态特征
成虫:胎生雌蚜,分无翅和有翅。体黄色,头黑褐色。 若虫:鲜黄色,蜜管、触角、足黑色。 卵:椭圆形,黑色。
(三)生活史及习性 1、一年10多代,以卵在枝条的芽缝或皮缝内越冬。 2、越冬卵在苹果萌芽后孵化产生无翅胎生雌蚜危 害芽,经10天左右发育为干母,干母可胎生无翅胎 生雌蚜,以孤雌生殖进行繁殖,因此,前期以无翅 蚜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繁殖,到5月下旬, 产生有翅胎生雌蚜,并迁飞扩散。6-7月间,由于 温、湿度适宜,繁殖加快,虫口密度加大,危害严 重,8-9月发生数量逐渐减少。10月出现性母,迁 飞后产生有性蚜,雌、雄交尾产卵,以卵越冬。因 此,在6--7月为危害盛期。
蚜虫类
苹果瘤蚜 俗称腻虫、油汗,属于同翅目、蚜科
苹果绣线菊蚜 俗称腻虫、油汗,属于同翅目、蚜科。 苹果棉蚜 又名赤蚜、血色蚜虫,属同翅目、棉蚜科。
一、苹果绣线菊蚜(又名黄蚜)
(一)危害 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及榆
叶梅等。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芽和叶片上,被
害叶尖向背面横卷,刺吸汁液后,影响光合作用,抑 制新梢生长。
4、药剂防治。发芽前,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以消灭越冬卵和初孵若虫。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 10%吡虫啉 可湿性粉 剂 2000 倍液 、 3%啶虫咪乳油 2000-2500倍液、40%硫酸烟精800-1200倍液、鱼藤 精1000-2000倍液、50%辟蚜雾乳油3000倍液、10% 多来宝悬浮剂4000倍液;用40%2乐果乳油50-100倍 液进行涂茎,对梅、樱花等安全。
剪锯口、病疤周围、主干主枝裂皮缝、叶柄基部 和根部危害。被害处形成肿瘤状,其上覆一层白 色绵状物。
(二)生活习性 绵蚜在各地发生代数不同,一般12-18代,在辽宁 大连,每年发生13代,以1~2龄若虫在枝干裂皮缝、 病虫伤疤边缘、剪锯口周围、1年生枝侧芽、根蘖 基部、根部等处越冬。翌年苹果展叶时,越冬若虫 开始在原地活动取食。在大连地区,若虫于5月上 旬开始扩散,转移到叶腋处危害,逐渐发育为成虫。 成虫
5、涂茎和包扎 在5月上旬蚜虫发生初期,在主干上部或主枝
基部,涂6厘米宽的药环,3-5天产生药效,如老 树皮粗糙的可用刀刮到稍露白即可,一般宽1厘米 ,长2厘米涂药或后用报纸或塑料布包扎好。药剂 40%乐果乳剂:水=1:2。
苹果绵蚜(国内外检疫对象)
(一)分布与危害 绵蚜又名血色蚜虫,为国内检疫对象,主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