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调研分析——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为例
总体分析:
1.区位分析(总平面图、调研区域的整体空间尺度(长、宽、高)
2.自然条件分析(地形地貌、空气质量、气候条件)
3.历史文化分析
4.校园背景(设计理念、构思)
《书院式校园……》根据建大草堂新校区校园文化的整体构思、规划理念、建筑布局,在校园环境设计中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1 在设计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紧密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地组织复合功能系统,使校园真正成为“提供一个自由、宽松、温馨、自然、亲切、活泼的精神家园。
”
2 在文化层面上,吸纳汉唐文化的开放包容、地域环境中的秦岭山水和佛家的隐逸、传统文化的尊师重道以及现代社会的自由创新精神。
突显包容大气、求美精神、严谨笃实、开拓创新 16 字方针。
3 在空间布局上,统筹书院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体现内外兼顾、封闭与开放相结合,动静互补,内向与外向相融合,疏密相生,层次分明。
4 在校园整体风格上,突出体现国风秦蕴、山水诗画之主题。
力求使整体校园呈现一种结构严谨、整体和谐、个性突出、秩序井然、自由活泼、赏心悦目的氛围。
调研内容及分析:
1.校园公共空间定位及特性(公共性、私密性、安全性、实用性、宜人性)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范围:1.公共开场空间(重要的广场、绿化空间);2.特定建筑的外部空间(P13)3.交通空间(混行道、步行道、停车场)
2.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1.功能分区(平面功能分析图)2.交通流线
3.绿化
分析4.景观轴线分析
3.校园空间景观要素设计分析
1.广场(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形式,运动场也算在内)
使用人群、性质、人流量、主要行为、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2.绿地(按功能分类,可分为门户区绿地、教学区绿地、生活区绿地、体育
活动区绿地、休闲景观区绿地)
使用人群、性质、人流量、主要行为、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3.植物配置(主要树种、不同使用功能下不同植物的选择原因、植物的种类、
每种植物的数量、植物如何搭配等)参考书院式……那篇
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4.建筑(建筑功能:食堂(有参考论文)、教学楼、图书馆……风格、体量、
色彩)
5.景观小品(水景:自由型水体、规则型水体、喷泉;雕塑等)
使用人群、性质、人流量、主要行为、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6.道路交通(道路等级、设置的合理性、道路宽度、停车区域(机动车/非
机动车)、铺装样式及规格)参考停车场那篇论文,书院式……那篇论文
7.基础设施(公共座椅、照明、照壁、标识牌、广告牌、垃圾桶、井盖)风
格、设计的合理性、材质、规格
4.草堂校区的校园景观营造方法
1.必要性交往空间营造:以南山书院为例:宿舍楼、食堂、综合教学楼、运
动健身场所等区域(参考书院建筑设计那篇,南山书院总平图见书院式……那篇)
使用人群、性质、人流量、主要行为、作用、现实使用状况、问题及改进措施
2.选择性交往空间营造:开敞性的景观空间、半开敞景观空间、私密性景观
空间
3.景观色彩的营造
5.问题
1.交往空间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目前只建成了南山书院和学府城,它们仅仅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其中一部分,就目前已经建成的校园场所来看,建筑的所占的面积很大,开敞景观空间只存在于南山书院中轴线上的食堂外、综合教学楼的前广场。
至于南山书院到学府城的轴线空间上,因为是过渡空间,所以无法聚集人群。
另外南山书院食堂外部虽然有一些草坪的设计,但是也因为是过渡空间,没有起到草坪的实际作用,目前的草坪只能作为观赏之用,但实际上草坪是给学生举行一些小型活动或者同学之间交往的有效地带。
总体看来交往空间有些不足。
而在私密景观空间,校园中只有在南山书院四个组团的私密景观空间的设计,而对于学生思考、交流等一些私密程度稍高的行为需求,没有得到合适的考虑。
而私密空间最重要的是有能够坐下小憩或者是交谈的休息设施,但是笔者在草堂校区调研中,发现校园中的景观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休憩设施过少。
调查了南山书院四个片区组团宿舍楼,这些宿舍楼中的围合空间,没有发现休息坐凳,只有一些混凝土条块可以小憩。
混凝土条块材质粗糙,也没有经过特殊处理,在形式上不能构成坐凳的功能。
2. 材质过于单一,校园冷色调太多
笔者在整个校园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校园在铺地材质的选择上多以石材、混凝土为主,搭配鹅卵石形成变化。
在其他的设施如校园灯柱、坐凳、照壁等材质的选择上也是主要运用金属材质、石材为主。
校园整体材质的选择给人产生的亲近感不足,带给笔者的感受还是稍稍疏远、冰冷的。
另外校园的色彩选择上,采用灰、红色调为主,暖色的使用主要运用在屋顶和建筑立面上,与雁塔校区相比,校园的色调单一,冷色调过多。
虽然有绿色植物作为整个校园灰、红的调和,但
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年限不够,导致建筑的整个体量过大,校园所见更多的是灰红的色彩。
3.交流性与游憩功能不足
医务室距离学生生活区过远
①总平面图、局部区域平面图,调研区域的整体空间尺度(长、宽、高),空间的相对尺度与体量关系的说明。
②设计理念、构思,以及是否从形式层面延伸至深层次的意蕴中去,把构型与组景,造景、寓情有机的融合为一体,是否有效的提升空间环境的境界与品质;(分析图,如区位分析图、平面功能分析图、景观分析图、空间竖向分析图、人流分析图、绿化分析图、道路分析图等)。
③文化载体,文化内涵分析;空间尺度分析:如雕塑、文化墙、文化柱、假山、路灯、景观灯、座椅、垃圾桶等的长、宽、高;分布的距离、数量。
④道路,尺度分析:道路分几级,每级道路的宽度;道路的材质、色彩及做法分析。
⑤大面积硬化的材质选择,色彩及做法分析;
⑥植物配置的选择,如植物的种类、每种植物的数量、植物如何搭配等。
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