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险逃生
一、出血的分类
内出血
外出血
出血的分类:
动脉出血(最危险)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二、出血的判断:
凡脉搏快而弱,呼吸浅,意识不清, 皮肤凉湿,表示伤员伤势严重或有较大 出血。大出血时禁止饮水
指压止血
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 近心端 ) 用力 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指血 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的外伤出血。 ( 出血点血管的上方、近心端、过5分钟 换一下) 。
骨折固定的方法要领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折突出 部位要加垫; 先扎骨折上下两端,后固定两关节; 四肢露指(趾) 尖,胸前挂标志; 迅速送医院 搬运时注意保护颈椎和脊椎(硬板床、 颈托或替代方法)
谢谢大家!
宾馆、影剧院、体育馆
不能乱跑、被子或枕头顶在头上、谨防大吊灯和玻璃 舞台、乐池、大柱子旁、排椅下是较好的避震处
止血:
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8%,一个体重50公 斤的人,血液约为4000毫升。失血总量 达总量20%以上时,出现头晕、脉搏增 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尿 量减少等症状,当受外伤引起大出血时, 失血量达到40%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伤病员身边的人: 亲属 同事 EMS救援人员 警察、消防员、物业保安 公共场合服务人员 红十字志愿工作者
生存链:“四早”
早期通路(120呼救电话) 早期心肺复苏(CPR) 早期心脏除颤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当你遇到自己或他人突然 发生重伤、晕倒、呼吸困难 等重病时,你可以拨打“120” 医疗救护电话。
(1)冷静地讲清发 生的事故及事故 发生的地点。 (2)把自己的 名字和联系电话 告诉对方,以便 报警服务台与你 保持联系。 (3)不要急于挂电话,要冷静地 回答接报人员的提问,并派人在路 口迎候.
当你遇到火灾或化学事故 时,你应首先拨打“119”报 警救助电话。
二、幸存之道
(一)正视灾难和突发事件
火势小,用灭火器扑灭; 火已及身,尽快灭掉; 火势难以控制,尽快逃生;通过浓烟区, 尽量保持低姿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熟悉生活环境中的通道,选择不同的逃 生路线 。 2、初起火灾时,立 刻披上浸湿的物件冲 出去,并大声呼喊火 灾的周围居民。
3、浓烟中逃生,要弯 腰行走,用湿毛巾捂嘴 鼻,匍匐前进。
SARS暴发流行带来全球灾难性影响
全球感染8098例,死亡774例,病死率9.56% 我国内地感染5327例,死亡349例,病死率6.55% 我国经济损失 国家统计局:933亿元人民币,占2003年GDP 0.8% 世界银行:274亿美元,占2003年GDP 2%
SARS(2003年)
禽流感流行引起全球关注
1、声响求救信号 2、光线求救信号
3、抛掷软物求救信号
4、烟火求救信号 5、用树枝、石块或衣服等物品 在空地上砌出SOS或其他求救字 样,每字最长6米。
6、勿盲目跳楼,可用绳或布撕成条紧栓 在固定物体上后滑下逃生。
7、利用房内门窗等设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逃生自救。 8、发生火灾时要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9、若逃生路线被火 封锁,立即回室内, 关闭门窗,用毛毯等 浸湿覆在门上,并不 断浇水冷却。发出求 救信号等待救援。 10、充分利用室内设施自救。
地铁遇险: 遇险、停电、发现危险品
乘地铁停电:
紧急疏散:站台突然漆黑一片,广播和工作人员会解释并指引
站台和通道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抓紧时间,有序撤离 紧急开门手柄:不能擅动,正好停在站台紧急时可用 地铁运行时:千万不可扒门、拉门,自作主张离开车厢进入隧道 需紧急疏散时,应在无接触轨一侧车门,悬挂梯子 有序、快速疏散
红十字现场初级急救知识普及培训
浦东新区红十字会 李 勤
根据我国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实际和突发公共 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目前,我国一 般将突发事件分为: 1、自然灾害
2、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美国等国在危机管理过程中一般也对危机类型进行类似划分:
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极度高温和低温天气、暴风雨、大风、电击、大面 积野火灾、龙卷风、暴风雪、大面积冰冻。
世界银行测算,禽流感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全 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
开县井喷事件
2003年12月,位于重庆开县 的中石油川东北气田罗家寨16 号井发生井喷事故。大量含有 剧毒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并扩 散,造成1万人中毒、死亡 243人的特大事件,10万人被 迫连夜疏散,直接经济损失达 6432万元。
2、技术发展型灾难:大型商业性交通事故(空难、铁路、公路)、有毒物品泄 漏(固定场地、移动运输、核电站)、大型建筑物倒塌、公益系统瘫痪(电力、 煤气、电话通讯、供水系统、排污系统)、大面积火灾、爆炸。
3、社会秩序型灾难:恐怖活动、暴乱、破坏、社会动乱、大规模罢工。
4、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生物化学武器、细菌武器、核武器。
承重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处 不要在吊灯、吊顶、玻璃和大窗户帝旁
自我保护: 蹲下、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抓住 牢固物体;低头、护头、颈、眼;可用湿毛巾 捂口鼻,防灰尘和毒气。
高楼如何避震: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起到户外 绝对不能乘电梯 不能躺在床上、不可跑到阳台、不可跳楼、 位置:三角形空间地方、卫生间 近水不近火(不近煤气灶、煤气管和家用电器) 靠外不靠内
机 智 沉冷 着静 应 对
煤气、液化气中毒
早发现、早处理: 有异味、头痛、头晕 关煤气开关、开窗通风 尽快离开到室外 如救助他人,安全进入室内: 湿毛巾捂住口鼻 如有爆炸、火灾先报警(110、119) 呼吸、心跳停止中毒者立即心肺复苏
地铁遇险: 遇险、停电、发现危险品
地铁遇险: 发现毒气袭击,立即用手帕、餐巾纸、衣 物捂住口鼻和外露皮肤。 到空气流通和上风口处 到达安全地点用流动清水冲洗 注意:报警安装在车厢两端窗户上(一般不用) 车厢有人晕倒,打120,心肺复苏 防踩踏、防坠落、防触电
4、勿留恋财物,尽快 逃生,切记不可返回。 5、如身上着火,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同伴 着火,用衣、被等物覆盖或用水浇灭。
6、勿盲目跳楼,可用绳或布撕成条紧栓 在固定物体上后滑下逃生。
7、利用房内门窗等设施
逃生自救。 8、发生火灾时要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9、若逃生路线被火 封锁,立即回室内, 关闭门窗,用毛毯等 浸湿覆在门上,并不 断浇水冷却。发出求 救信号等待救援。 10、充分利用室内设施自救。
请注意:
逃生勿入电梯(烟囱效应) 楼梯可以救急
对老、弱、病、孕妇、儿童及不熟悉环 境的人引导疏散、互相 帮助,共同逃生。
不可钻床底、衣橱、阁楼 不可盲目跳楼 学会使用求救信号 卫生间
1、利用楼梯救人 2、利用绳索救人 3、利用被单、衣物结绳救人 4、利用电线杆、落水管、避雷针引下线救人 5、利用天窗救人 6、利用火势发展规律救人 7、利用脚手架、雨蓬等救人 8、利用阳台、毗邻平台、楼房救人
药:消毒用品 眼药水 清凉油、绿药膏 止血药 止疼药 止泻药
光亮:
特制的火柴 手电筒 闪沟信号床 还有需要救生绳索 刀具 手套
食品: 干粮(盐压缩饼干) 罐头、花生米
应急、避险、逃生
高楼失火 煤气、液化气中毒 地铁遇险 地震 中暑 龙卷风、台风
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119 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熟悉环境,要指挥人群紧急疏散
骨折固定
骨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断裂时,骨折
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骨折的判断:
1、疼痛压痛; 2、肿胀; 3、畸形; 4、功能障碍
骨折固定的材料:
常用的有木制、铁制、塑料制临时夹板 临时夹板: 有木板、木棒、树枝、竹杆等 等。 如无临时夹板,可固定于伤员躯干或健 肢上。
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紧急撤离: 听众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有序、防拥挤、防踩踏 护老携幼、防高处坠落物砸伤
避震:
街道:
远离楼房、转移到空旷地、避开广告牌、高压线、路灯,绝对不能在桥 下避震
公共交通工具:千万不要跳车
减速、逐步刹车、乘客牢牢抓住牢固物体, 面朝前、用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头部、降低重心 正好背朝行车方向,护住后脑部,抬膝护腹。
(二)有备无患——急救箱
(三)平时学习现场初级急救知识和技能
(一)正视灾难和突发事件:
保持冷静和思维的清晰
危急处境下,承受生理和心理巨大压力: 恐惧、焦虑 伤痛、出血、感染 严寒或酷热 失眠、烦躁 隔绝与孤独
有备无患: 急救箱
一 点 水 一 点 药
一 点 光
水:生命离不开水 矿泉水、饮料袋 如何保持身体水分: 多休息、少活动 不吃或尽量少吃食物 不喝洒 不大声喊叫 在阴凉地方
地铁遇险: 遇险、停电、发现危险品
乘地铁发现危险物品: 发现可疑物品,立即报告工作人员 及时打110报警电话 如发现可疑包裹,远离它 如发生爆炸,紧急疏散,听从救援 者安排,不可拥挤,照顾妇女、儿童、 老人。
地震:镇静、避震、自救互救
判断震源远近,从初震到倒塌有一段时间,这 是最好的逃生时间。 选择合适的避震空间:
指压止血方法
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 翼相交的端点处。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 用两手拇指分 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手指出血:将患肢抬高,用食指、拇指 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
2、 绞紧止血法:
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 根小棒穿在带形外侧绞紧,将绞紧后小 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