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第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 管理领导小组责任. 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药品管理法律和行政规章. 审定公司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研究确定公司精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

2. 董事长、总经理责任. 董事长、总经理对全公司经营的精神药品的管理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直接领导麻醉药品经营管理工作,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二类精神药品的进货、储存保管与供应,确保本企业不发生人为的质量责任事故。

3. 分管副总责任. 对公司二类精神药品的经营、管理,负领导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特殊药品法规及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熟悉《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精神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负责对二类精神药品保管运输损耗和损失的审批核销,在审批核销时,必须核对实物,查明原因,慎重处理;. 督促检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重大问题限时上报制度。

4. 经营部经理职责. 对本部门所经营的二类精神药品负直接管理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特殊药品法规及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 督促本部门相关业务人员认真按工作程序购销二类精神药品,并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严格审核业务人员的统计数据、审批采购计划及药品报损手续,确保数字准确。

. 完善二类精神药品的储存条件,确保库存二类精神药品安全。

5. 业务人员责任. 采购、销售员责任严格执行二类精神药品管理法规及企业各项制度。

对采购的二类精神药品负责;自觉做到坚持“按需进货”的原则,根据需求、库存分析编制好采购计划,在签订业务购销合同时,应在合同上明确有关对质量要求的条款内容;对于新建立业务关系的企业或经营新品种必须填写首营企业(品种)审批表,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才能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应及时将进货通知单传递给库区,以便做好接收货物的准备工作;征求用户意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对用户反馈二类精神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认真记录,并及时报质量管理部处理。

. 开票员责任熟悉《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及精神药品有关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按规定供应二类精神药品,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发现不符,不得供应;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凭“印鉴卡”供应的,应在购方“印鉴卡”上签字;应妥善保管“印鉴卡”。

. 统计报表员责任严格执行二类精神药品管理法规及企业各项制度,负责二类精神药品统计报表工作;及时准确报送二类精神药品的统计报表;严格按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有关二类精神药品中的要求及统计管理办法的要求,如实填报各项统计数据,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数据;报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并签字后报出,并注明日期。

6. 库区主任责任. 对本库区特殊药品专库负有管理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二类精神药品法规及企业有关商品储存保管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

7. 验收员责任. 严格执行企业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必须以有关规定及《验收细则》为依据,严格按验收程序对入库二类精神药品进行质量验收。

验收时必须由二人以上逐箱验点到最小包装,验收后重新放回,拆零药品验收后放于货柜内;. 按规定比例抽取样品,按不同的剂型的验收项目逐项验收,凭进货发票单认真核对品名、产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并填写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对验收中发现有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应及时报有关部门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办理入库手续;. 验收不合格的毒性药品,应放在不合格区。

8. 养护员责任. 严格执行企业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熟悉精神药品养护知识,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确保药品安全储存;. 做好库房温湿度的监测管理,每日上午9∶00 及下午3∶00 各作一次定时记录,如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定期对所有在库二类精神药品进行养护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有质量变异应在垛位上挂示黄牌暂停发货,直至搬离合格区;. 对自查发现质量不合格或有疑问的毒性药品,应及时通知质管部复核,对确定为质量不合格商品应放在不合格区,待有关部门处理;. 定期进行养护情况分析,提供药品质量报表;. 指导保管员科学储存药品,以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9. 保管员职责. 严格执行企业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二类精神药品入库,仓管员凭业务人员签字或盖章的购货(退货)通知单收货,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报告企业有关部门处理。

收货后,填写待验单告知验收员验收,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入库单办理入库;. 按规定专库,分类存放,填写货卡,做到帐物相符。

实行双人双锁的管理制度,做到人走电断,关好每道门,并接通与110联网的电源,确保安全;. 二类精神药品应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

10. 复核员责任. 药品的发货,应实行双人核发制度,当场开箱核对到最小包装,认真查对“提货单”上的购买单位、品名、规格、数量。

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货,并在发票上注明药品批号,双人签字;. 认真查核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性状质量是否合格,严防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11. 运输员责任. 对运输的二类精神药品安全负责;. 提货或交货时应凭发票认真逐项当面清点,双人收发、记录;. 公路运输必须使用封闭货车,实行双人押货,途中不得随意停留,不准车辆离人,当日内运输到目的地;. 途中发生问题,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严格执行有关保密制度。

12. 保卫部职责. 对二类精神药品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 负责组织落实二类精神药品安全保卫工作,配合运输人员实行双人押运;. 库区内24小时值班,夜间巡逻班人员从接班起,每半小时巡逻一次,并在值班日志上签名记录;. 巡逻班人员交班时,上班和下班人员必须一起对辖区内再巡逻一次,确无异常情况,方可办理交班手续;. 不定期检查仓库安全情况,每月至少对精神药品仓库的消防、防盗报警装置的安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值班人员负责与110联网报警系统的管理,如出现报警,第一、二联络员必须有一人及时到现场处理相关事宜;. 发生意外情况(火灾、盗窃),应立即报告保卫部、公司领导或公安部门,并保护好现场。

与110联网的联络员应及时到现场处理相关事宜。

13. 质量管理部职责. 认真学习精神药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收集药品监管部门对精神药品管理方面的行政规章;. 协助领导制定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并督促执行;. 每月对公司经营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详细记录检查内容;. 发现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应立即报告领导,及时处理;. 指导保管员、养护员按药品性质科学储存,以保证二类精神药品储存安全;. 认真处理二类精神药品质量问题的查询和投诉。

第02章采购管理制度1. 购进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严格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下达的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扩大品种或增加数量超计划采购;2. 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从具有该类具体品种生产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或经营单位采购进货;3. 该类药品的销售,应按国家规定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4. 必须符合法定质量标准;5. 二类精神药品的包装和标志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运输要求;6. 该类药品的进货必须做好相关记录,存档备查。

第03章供应管理制度1. 二类精神药品只准供应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其他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供应,2. 认真核对购买单位的合法资格证件,不符规定的不得供应;3. 二类精神药品销售时,要专帐管理,认真做好销售记录,销售人员应签章,并保存五年备查;4. 零售供应二类精神药品,必须凭加盖医生所在医疗单位公章的正式处方销售;5. 应认真审方,按规定限量调配,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七日常用量.严禁违法销售;6. 调配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认真负责,并经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复核签字后方可发出;7. 如发现处方有疑问时,须经原处方医生重新审定后再行调配;8. 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次有效,取药后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第04章验收制度1. 验收人员应由持有上岗证,熟悉精神药品性能,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独立地完成分析和处理药品质量问题、视力在或以上(包括校正后)无色盲、色弱的人员担任;2. 验收工作必须在专门验收场所和符合卫生条件的检验室内进行,不得在仓库,办公室内任意进行质量检验;3. 实行双人检查验收制度;4. 检查验收时,必须按批号逐件验收到最小包装,不得遗漏;5. 验收员应根据原始凭证或随货发票,详细核对内外包装上的品名、注册商标、批准文号、质量标准依据、产品批号、厂名、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包装内的合格证;对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标志模糊的商品应拒收;6. 凡到货破包,药品散落裸露,均不得作整理改装进仓;7. 如发现原箱短少,应详细记录,报有关部门处理,短少数量小,金额在一元以下(含一元)者,经公司领导批准,可直接作报损处理,并填写查询单向供货单位反映备查;8. 对验收中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应作代管进仓,立即通知业务部门以拒付货款,并立案查询,及时函告供货方拟作退换货处理,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必须填写“质量复查通知单”,报送质管部复查处理;9. 详细作好验收记录,根据验收记录本所列内容,逐项填写,详细登记各批号和有效期的药品数量,不得遗漏。

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10. 零售商店的验收记录,应在验收单上体现产品批号、生产厂商、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及质量情况,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第05章储存保管制度1. 按照药品不同自然属性分类进行科学储存,防止差错、混淆、变质;2. 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货、卡相符;3. 药品应按贮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相应的库房内;4. 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5. 不合格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品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6. 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待验区,经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不合格的移入不合格品区;7. 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如混批堆码,每一垛的混批时限为:药品的产品批号或生产期间隔应不超过一个月;8. 近效期药品(有效期在一年内),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月报表;9. 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10. 药品的货垛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间距不小于30cm;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 cm;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下方与药品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