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孝文本纪(12)全文
乙巳,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①。
太子即位于高庙。
丁未,袭号曰皇帝。
①顿首:叩头。
孝景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①: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②,制礼乐各有由③。
闻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
高庙酎④,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⑤。
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
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⑥,不异远方。
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
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
罪人不帑,不诛无罪。
除(肉)〔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⑦。
朕既不敏,不能识。
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
德厚侔天地⑧,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⑨,朕甚惧焉。
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⑩,以明休德(11)。
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12),施于万世(13),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为礼仪奏。
丞相臣嘉等言: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
臣谨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
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14)。
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
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岁献祖宗之庙(15)。
请著之竹帛,宣布天下。
制曰:可。
①制诏:皇帝的命令。
②祖、宗:古代帝王的世系中,一般称开国皇帝为祖,称第一个治理国家有功的皇帝为宗。
(据《集解》引应劭说)③礼乐:仪礼和音乐。
④高庙酎:在高祖庙献酒祭礼。
酎,一种经多次酿制而成的醇酒,古代常用来祭祀。
⑤《武德》:高祖所作的一种舞蹈。
《文始》:虞舜时的一种舞蹈,本名韶舞,高祖更名为文始。
《五行》:本为周代的一种舞蹈,秦始皇更名为五行。
⑥通关梁:文帝十二年废除了禁止人们自由出入关隘的法令。
⑦绝人之世:断人的后代。
世,父子相继为一世。
这里是后代的意思。
⑧侔:相等。
⑨庙乐:指祭祀时用的音乐。
⑩《昭德》:景帝仿照高祖《武德》舞所编的一种舞蹈,用于文帝庙,以颂扬文帝的功德。
见《汉书礼乐志》。
(11)休德:美德。
休,美。
(12)竹帛: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素绢。
这里指史册。
(13)施(y,义):延续,流传。
(14)献:献祭。
(15)岁:每年。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然后仁①。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
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③,谦让未成于今④。
呜呼,岂不仁哉!
①世:古代称三十年为世。
按:此句和下面两句均见《子路》。
②残:残暴。
杀:刑杀。
③廪廪:渐近的样子。
乡:同向,接近。
正:一年的开始,这里指历法制度。
服:指服色。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种大典。
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在泰山南面的梁父山辟场祭地叫禅。
④今:指汉武帝刘彻时,即司马迁作《史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