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教研活动方案(中学)

高中政治教研活动方案(中学)

曙光中学政治教研组活动实录
【活动目的】评课是日常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通过组织教师从不同角度关注课堂教学的教和学,研究并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日常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实现政治课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活动时间】2010年12月29日第三、四节
【活动地点】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政治教师
【主持】沈桂娥
【活动主题】今天我们怎样评课?
【活动记录】诸丹萍
【活动过程】
一、准备工作
1、教研组长收集、打印、下发“怎样听课、评课”资料,设计三个思考题,并要求教师自学、完成思考题。

2、教研组长分配好各位教师听课时所要关注的角度,并要求做好教研活动时交流的准备。

二、听课
上课时间:2011年12月29日第三节
上课班级:高一(9)班
上课教师:郑军林
课题:要依法诚信纳税
听课教师:全体政治教研组成员
三、评课
沈桂娥教师:
今天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怎样评课?”。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结合郑军林老师的组内公开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一些评析;二是交流本学期“评课单”制度实行以来的一些感想或感悟,也就是说对本学期“评课单”制度做一个总结。

本周一我已经把今天教研活动的资料——“怎样听课、评课”发给大家,要求各位老师事先仔细阅读并完成3个思考题。

下面我们就依次交流一下:
首先我们对郑军林老师的组内公开课作一些评析。

先请郑军林老师谈谈她在设计本节课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郑军林老师发言(说课):
本节课是第八课的教学重点,落脚点,这是教育的重点。

为此,结合依法纳税的特征和意义,花了很大力气。

教学环节设计上,由于知识点没有难度,侧重对学生的诚信纳税的教育上,因此设计了视频、收集了资料、宣传语等,使之内化。

下面我们就结合郑军林老师的课和说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一些评析(评课)。

高一年级组的诸丹萍老师发言:
郑老师的这节课更接近于一节拓展课,从教学基本功上看,郑老师教态活泼、语言生动,课件制作精心;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郑老师教学手段得当、资料丰富、信息量非常大,但教师过度注意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从教材、教学目标的角度说,郑老师注重教材前后知识点的联络,问题层次推进,符合学生思维的过程,但其中对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实施,教师没有充分落实,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总体上,这节课还是上得很成功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于依法纳税的意识肯定会更深入。

这些方面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学习的。

高二年级组的胡容鹰老师发言: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关注的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教学方法看,老师运用的有讲授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探究法三种,对于讲授法是课堂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老师凭借对教材和知识的熟练,将书本知识的条理整理的非常清楚,讲授的也非常有条理。

而在讨论法的运用上,老师通过“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一种逻辑思维,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可惜老师在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点,没有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起来,因此在交流是有所欠缺,从而使得探究的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

至于教学手段,像今天的这样一种课的内容和容量,运用多媒体是非常合适的,可以引入大量的资料和事例,补充书本的知识。

高三年级组的刘小侠老师发言: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课的最后一框内容,是整个一课知识的最后的落脚点。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能够不拘泥于本框内容的教材按排,对教材内容有机整合,按照不同问题层层推进,体现了一定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的
逻辑性的连贯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比较全面完整地形成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科学建构。

针对本框内容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体现能力要求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要求,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目标的实现,及二期课改教学目标的达成。

从教学实施过程来看,教学过程基本达成相应教学目标的要求,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达成不够充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被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探究活动未能有效落实,因此,使得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离预期的还有一些差距。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教学目标设定情况,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落实学生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

沈桂娥老师:
刚才我们大家分别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时间的设计等方面做了一些评析。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评课角度不同,但由于我们事先分配好评课角度,因此从整个教研组而言,本次评课活动的角度还是比较完整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信通过这样一次听课、评课活动,无论是对授课者本人还是评课者,都有很大的启示。

听课、评课是我们日常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比较常见的手段之一。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截至今天为止,本学期我们政治教研组一共写了四十几张“评课单”(挂在校内网政治组文件内的),大家对“评课单”制度也谈了自己的感想或感悟。

沈桂娥老师总结:从我个人而言,实行“评课单”制度后,迫使我在听课之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仔细阅读教案、教材及本节课所涉及的大纲要求、事先确定好我在听课中要关注的角度,听课中就我所关注的角度认真观察和记录,听完课后,及时思考与整理,并告知被听课者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以后需改进的方法途径。

这样的听课、评课活动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显得更加实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评课水平和评课能力。

从整个教研组而言,就像我刚才在前面谈过的一样:由于事先分配好评课
角度,从整个教研组而言,这样的评课就显得比较完整,比较全面,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切实提高了我们的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刚才我们大家各自从评课单制度实施以来我的收获、如何是评课单制度更加完善、如何进一步研究并改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交流。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大家在评课单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但也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以后的教研活动中去探讨、去研究,力争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研活动效率,并带动我们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政治教研组的整体实力。

好了,今天的教研活动就到此结束。

我再提醒一下大家:请各位把刚才对郑军林老师课的评析,及时形成电子稿,发送到校内网政治组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