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答案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

这句话是哪位教育家说的?( ) A、陶行知B、杜威C、爱弥尔D、苏霍姆林斯基A
2、“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

”这句话是哪位教育家说的?( ) A、陶行知B、杜威C、爱基兰德D、萧伯纳C
3、“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你的同胞和社会走出去”。

这句校训是哪所大学提出的?( ) A、清华大学B、北京大学
C、哈佛大学
D、香港大学C
4、“成功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 A、爱弥尔B、陶行知C、苏霍姆林斯基D、托尔斯泰D
5、科学家主要用哪种智能来处理工作?( ) A、语言智能B、空间智能C、数理逻辑智能D、人际关系智能C
6、英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提出( )的口号。

A、教师成为研究者B、教师成为探索者C、教师成为发明者D、教师成为创造者A
7、合作学习最常用的是( ) A、集体学习B、小组合作学习C、同伴学习D、合作探究B
8、教育家爱弥尔说:“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 )。

”A、指导B、引导C、唤醒D、激发B
9、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 )本? A、60 B、64 C、70 D、66 B
10、“孩子们不仅用智慧,而且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

这句话是哪个教育家说的?( ) A、苏霍姆林斯基B、爱弥尔C、杜威D、爱基兰德A 二、多项选择题
1、转变学习方式就是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 )的过程。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分析问题
D、解决问题ABCD
2、妥协与宽容要做到( )。

A、掌握分寸B、掌握技巧C、掌握得失D、掌握是非ABC
3、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 )的学习。

A、自主的B、探究的C、合作的D、主动的ABC
4、评价在课程实施中起着( )的作用。

A、衡量B、激励C、导向D、质量监控BCD
5、新课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 )的方向转变。

A、学会学习
B、学会生存
C、学会做人
D、学会工作ABC
6、“用教材教”是对“阅读教学是学生、( )、( )之间对话的过程”。

A、教师B、课本C、文本D、教材AC
7、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 )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A、素养B、情感态度C、思维能力D、自我意识BCD
8、清华大学的校训是“( )、( )。

A、自强不息B、上善若水C、厚德载物D、厚德强技AC
9、人际关系智能主要用于哪些职业?( ) A、政治家B、销售
员C、教师D、律师ABC
10、问题类型可分为四类:( )。

A、判别类B、描述类C、探索类D、发散类ABCD
11、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实施( )的三级管理制度。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省级课程ABC 1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学习分为()和()两大类。

A、有意义学习B、无意义学习C、有效学习D、无效学习AB
13、宽容是( )。

A、信任B、激励C、妥协D、仁慈ABD
14、教师将重新认识自己在课程( )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A、学习B、决策C、开发D、研究BCD
15、在课堂上,我们应鼓励学生( )。

A、敢问B、会问C、善问D、提问ABC
16、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 )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A、主体性B、能动性C、独立性D、自发性ABC
17、人的心灵深处都是希望自己是一个( )。

A、发现者B、研究者C、探索者D、成功者ABC
18、教师开启学生四把心灵的钥匙是( )。

A、童心B、爱心C、赞美D、恒心ABCD
19、下列哪些人主要运用了空间智能?( ) A、工程师B、水手C、外科医生D、科学家ABC
20、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 )。

A、人的思想B、
人的智慧C、才干D、人对人的爱BCD
21、新课程提出了( )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B、方法过程C、情感态度价值观D、素养ABC
22、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赋予( )新的含义。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环境ABCD
23、教师要转变“教书本”的观念,成为课程的( )。

A、研究者B、开发者C、引领者D、指导者ABC
24、要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 )。

A、平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方向性ABC
25、新课程把学生看作( )。

A、认识的主体B、发展的主体C、活动的主体D、学习的主体ABC
26、教师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 )。

A、组织者B、指导者C、帮助者D、促进者ABCD
27、教育一词的语源有两层含义:( )和( )。

A、引导B、传授C、激发D、唤醒AB
28、意义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 A、个人参与性B、自我发起的C、渗透性D、自我评价ABCD
29、( )和( )充分运用了语言智能。

A、诗人B、律师C、政治家D、教师AB
30、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 )。

A、更富有知识B、更聪明C、更高尚D、更成功AB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