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东西方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的特点东方西方◎地理大河内陆文化海洋多岛化◎经济封闭的农业文化开放的商业文化◎哲学哲学伦理型文化科学知识性文化◎人文爱国主义精神冒险主义精神◎政治君主制,重人治民主制,重法制●古代结构体系1、悬挂结构6、叠涩券2、梁柱结构7、叠涩穹窿3、券洞8、穹窿4、放射性券9、藤条券5、出跳●古希腊建筑成就1、结构技术-------梁柱结构2、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宗教建筑,公共建筑3、建筑群组合-------代表作:雅典卫城4、视觉纠正法-------帕提农圣庙5、古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6、装饰与雕刻-------精美而不繁冗●古罗马395年国家分裂◎国家西罗马东罗马◎首都罗马城君士坦丁堡◎语言希腊语系拉丁语系◎经济务农手工业和商业◎宗教天主教(东)正教◎灭亡时间476年1453年☆西欧中世纪建筑: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型制☆东欧拜占庭建筑: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希腊十字→集中式型制●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式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式◎地点君士坦丁堡,意大利北部西欧法国,北欧◎时间230→1453 1030→1200 1148→1500◎主要建筑形式教堂教堂,城堡大教堂,大学,行会大厅◎早期格局方形十字交叉差分区,十字架一体的内部覆盖穹顶◎支撑帆拱和墩座粗实墩座,厚墙墩座,飞扶壁◎特点穹顶圆拱,筒形拱顶尖拱,助拱顶◎效果神秘厚重,分割高飞,垂直,骨架◎装饰内部复杂,外部石头雕像雕窗,彩色玻璃质朴,镶嵌◎情感来源天国罗马建筑天国之光◎目的唤起情感,超越容纳朝圣者感染,引渡●文艺复兴建筑◎时间:1420→1600◎地点: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西欧◎巨匠:布鲁内莱斯基、阿尔伯蒂、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罗马诺、帕拉第奥、琼斯◎灵感:罗马古建筑◎基调:平静、和谐、均衡◎特征:圆拱、圆柱、筒形拱顶◎首选格局:有圆柱的门廊支撑山墙,穹顶覆盖圆形大厅◎基本属性:规则性,对称性,比例性◎建筑类型:教堂、城市宅邸、城堡、乡村别墅、公共广“哥特式”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

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着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

哥特风格的建筑的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刻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在这一时代的教会建筑中占有统治地位。

哥特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

它把罗马建筑中支承拱顶重量的坚实厚壁(罗马时代都在60厘米以上)极巧妙地运用垂直于屋顶的构柱、飞扶壁、尖券以及肋料拱共同承担,从而大大减小了墙垣的厚度,并又赋予极精美的艺术处理。

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结构体系,它把古罗马的结构体系中不够完善的地方,都改进了,罗马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难题,都解决了。

如:巴黎圣母院拜占庭式建筑“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如:哈尔滨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

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

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

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

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

十五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例如罗马万神庙: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

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

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

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一:苏美尔和古巴比伦建筑艺术1.苏美尔的代表性建筑是吉库拉塔1)建在几层用生土夯筑成的大台基上2)类似于阶梯形金字塔3)对山岳的崇拜1)月神南娜庙(Nanna),前22世纪四层第一层: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白色——象征月神2)乌鲁克的“白庙”(White Temple)标志砖砌建筑的成熟3)乌尔纳姆国王塔庙(Ziggurat of King Urnammu),前2125,迄今保存最完好,最壮观的苏美尔塔庙。

二: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建筑艺术亚述帝国的代表建筑:萨尔贡二世(Sargon II)宫殿新巴比伦代表建筑伊斯塔尔门(伊斯塔尔:主管爱情的女神)尼布甲尼撒宫(空中花园可能在此)巴别塔(Tower of Babel)三:古代波斯建筑艺术代表性建筑:1.帕萨尔加德(Pasargard)(居鲁士时期)——石造建筑2.波斯波利斯皇宫古代埃及建筑艺术一:古王国时期建筑艺术早期王朝的埃及法老陵墓叫“马斯塔巴”是有地下墓室和地上部分的长方形石墓,随陵墓的扩大,又变成了几层相叠的梯形金字塔。

直到古王国时期,演变成常见的方锥形金字塔。

萨卡拉的佐塞尔金字塔埃及最著名的方锥形的金字塔是吉萨金字塔群古代美洲建筑艺术古典时期玛雅最古老和最大的宗教中心是蒂卡尔的“丛林大教堂”后古典时期的库库尔坎金字塔神庙。

它与玛雅人的太阳历法有密切关系,建筑总共9层,3 65级台阶,象征着一年的365天印加建筑艺术中以“马丘比丘”最为著名,建在乌鲁巴姆巴河两座绝峰之间一座较矮而平削的山峰上古代希腊建筑艺术一:爱琴文明建筑1.基克拉迪斯群岛建筑艺术2.克里特的建筑艺术:克里特的克诺索思宫3.迈锡尼文化建筑艺术:迈锡尼卫城二希腊城邦时期建筑艺术古风时期的建筑艺术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他的典型样式——围柱式。

•多立克柱式•以希腊大陆的多利安人命名。

•柱身矮粗、开有凹槽,向上收身,顶部采用方形柱头,无底座。

•爱奥尼亚柱式•流行于小亚细亚沿岸和爱琴海诸岛。

•柱身较细,凹槽精致,柱头经过加工,每一面都有精美的爱奥尼盘螺(涡卷)图案。

通常有方形底座。

古典时期雅典卫城:古典美的楷模——端庄、典雅、和谐、理性雅典卫城主要构成•供奉女神雅典娜的帕提农神庙•供奉海神波塞冬的厄瑞克忒翁神庙•供奉胜利女神的胜利女神庙•卫城山门•古代希腊建筑的特点•一平面构成为1:1.618或1:2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

•二柱式的定型。

共有四种柱式:1. 多立克柱式,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

•三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

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四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