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实例介绍上海虹桥枢纽教程文件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实例介绍上海虹桥枢纽教程文件
车站
一 工程概况 2 枢纽区域总体布局
一 工程概况 3 规划情况
1)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高速公路)、主干路、次干
路、支路4个等级。
虹桥枢纽范围(包括机场),规划道路面积率16.6%,道
2
2
路网密度为3.64km/km ,其中干道网密度为2.01km/km 。
2 扣除机场用地面积,道路网密度为5.48km/km ,干路网
1) 地理位置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处长三角东部,毗邻江苏、浙江,位于沪宁、沪杭高速公路之间,是上海与外省市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从市域范围来看,虹 桥枢纽位于上海市西郊闵行区的华漕镇和长宁区的虹桥地区,距市中心约13km。
一 工一 工程概况 2 枢纽区域总体布局
汇报提纲
一 工程概况 二 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 三 总体设计及交通组织 四 标志标线设计 五 可变信息板设计 六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 工程概况
1 项目简介 2 枢纽区域总体布局 3 规划情况 4 交通分析 5 道路技术标准 6 工程范围和设计实施内容 7 设计工作历程及设计依据
一 工程概况 1 项目简介
2) 核心区总体布局
整个站厅建筑从上至下基本分为5层:
17.3m层为出发层
(含人行通道、站厅功能)
11.75m层为到达换乘廊道层
(仅连通磁浮、东交通中心与航站楼)
5~7.2m层为交通站台层 -4.2m层为到达换乘通道及地铁站厅层 -12.1m层为地铁轨道及站台层
西交通广场
高铁车站
磁浮 东交通广场 航站楼
高架衔接段 七莘路、青虹路高架V=60km/h
徐泾虹路高架V=40km/h
高架循环圈 V=40km/h
车道边
高架、地面V=20~30km/h
地道V=20km/h
落地匝道
与地面道路衔接V=40km/h
与停/蓄车场衔接V=30km/h
地面市政道路:
城市主干路V=50-60km/h 城市次干路V=40~50km/h 城市支路V=30~40km/h
2 密度为3.03km/km 。
一 工程概况 3 规划情况
2) 开发地块用地规划
在开发地块中,以高铁、磁浮为分界,东侧主要布 置与航空物流、机场工作等相关的产业
西侧在青虹路与徐泾中路之间的区域集中布置商务、 金融、办公等设施
青虹路北侧SN2路以西为闵行动迁基地范围 SN2路以东以及徐泾中路以南地区布置为综合发展及 商务办公用地。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2 设计原则
2 设计原则
1) 按指路地点信息分级,逐层引导。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各交通建筑体分级命名方案
虹桥枢纽 规划26.26km2范围
第一级(区域级)
铁路 上海虹桥站
磁浮 虹桥机场西站
机场T2
虹桥机场 2号航站楼
机场T1
虹桥机场 1号航站楼
第二级 (主题交通功能区)
高铁(出发)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1) 枢纽本体
预测至2020年枢纽每日集散机动车 交通量约 17万PCU,2030年约24万 PCU。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2) 开发地块
规划人口约7万人,远期岗位18-20万。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4 交通分析
2 依据土地使用规划,虹桥枢纽外部规划开发区建筑总量约为761万m ,预计岗位和人口总量达25-27万人,每日生成人流总量达140-150万人次。 枢纽规划区域轨道交通线网有2号线、17号线、5号线覆盖,公共交通出行比重45%,其中地面公交为15%左右。 根据以上参数,计算该区人员公交 出行和机动车出行需求:该区全日产生公交需求66万人次/日,客车为13-15万PCU/日。
2) 设计实施内容
道路标志标线、信号灯、可变信息板等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1 设计规范 2 设计原则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1 设计规范
1 设计规范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GB5768-1999 (2)《上海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城市高架路交通标志标线技术原则》 (3)《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 (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8)《公路交通标志板》(JT/T 279-2004) (9)《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 18833-2002) (10)《上海公路桥梁限载标准》SZ-G-B05-2007。
考虑各类场站、商业、居住等货运需求,预估远期规划范围内货运总需求在2-3万pcu/日。
枢纽本体 集散交通 近:17万pcu/日 远:24万pcu/日
枢纽地块 日常交通 客:13~15万pcu/日 货:2~3万pcu/日
一 工程概况 5 道路技术标准
1) 设计车速
快速集散系统:
立交匝道
七莘路-A9匝道 V=40km/h
一 工程概况 4 交通分析
1) 枢纽本体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包括航空、铁路、磁浮、高速巴士四大对外枢纽。结合各大交通专业部门规划、虹桥枢纽结构规划,预测2020年虹桥机场 旅客发送量2000万人次/年,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总发送量为5272万人次/年左右,沪杭磁浮及机场线合计发送量为1600万人次/年左右、高速巴士发送 量为400万人次/年。
铁路出发 车道边
磁浮(出发)
磁浮出发 车道边
机场(出发)
机场出发 车道边
长途虹桥站
长途客 运虹桥站
高铁P/高铁(到达)
铁路到达 社会停车库
磁浮P/磁浮(到达)
磁浮到达 社会停车库
机场P/机场(到达)
机场到达 社会停车库
第三级 (交通配套功能区)
二 设计规范和原则 2 设计原则
2 设计原则
目标节点的指示
一 工程概况 5 道路技术标准
2) 净空标准
3) 荷载标准
城市主、次干路:城-A级 高架、匝道、城市支路:城-B级
一 工程概况 6 工程范围和设计实施内容
1) 工程范围
快速集散系统: 循环圈、4条连接道和七莘路A9立交.
33条市政地面道路: 主干路:七莘路、青虹路 次干路:SN2、SN6、EW3-1(SN1~SN2)、 徐泾中路 支路:EW1/1等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