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指导教案人物动作描
1、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是通过自己的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二、动作描写概念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三动作描写范围
动作描写的范围很广。
诸如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生产劳动时的动作、文娱体育中的动作、军事活动时的动作无所不可。
但是,无论描写何种动作,其目的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服务。
因此,动作描写切忌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为描写而描写。
要力求避免东鳞西爪,杂乱无章,动作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还要防止动作相仿,陈词滥腔,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描写,还常常善于选择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在浓淡相宜的背景上描摹独具一格的人物动作,以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而把人物的动作置于尖锐的冲突、斗争的漩涡之中来进行刻划则往往更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四、怎样写好动作描写。
有位同学写了“猪八戒到河边喝水”这们的情节。
这样写太概括太笼统动作不具体因而不生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修改为“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就‘咕噜咕噜’喝起来。
”这里的“跑到、趴下、撅起屁股、喝起来”等一系列动词把猪八戒“渴不择水”的喝水动作具体描绘出来,因而形象生动传神。
在写作文时,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写出一个人做事情时的动作。
如实地写好一个人的动作,才能够把人物写活。
老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描写人物的动作,写出人物是“怎样做的”是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写出连贯的动作
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进行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是由一系列地动作构成的。
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那么整篇文章
就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有些同学认为人物动作难写,原因是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
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
例如,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
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这个片断中的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
1、把爆竹放在地上
2、伸长胳膊往前凑
3、手打哆嗦扭头就跑。
可以用“放到、伸长、凑、打哆嗦、跑”等五个动词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二、准确运用词语描写人物行动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
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
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
写好人物的举止动作,能更好地表现人物鲜明个性与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
例如
《景阳冈》一文中描写武松打虎那一节通过劈下来
抱起,跳、退、丢、揪、按、踢、揪住、只顾打等一系列动作
把武松打虎的情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生动。
因此,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准确使用词语
精选动词,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准确、具体、鲜明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形象逼真地写出来。
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行动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此时吃起西瓜的行动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
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在
描写人物的动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表现人物的品质
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描写,
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
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写人叙事中穿插写
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使人物通过典型的、细致的动作描写,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要分步写清楚
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即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习作训练
依据训练内容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
例如1中心句小松开始爬竿啦。
写具体小松开始爬竿啦。
只见他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
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
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
例如2中心句,小红走出教室,奔向雨中。
写具体:小红走出教室站在走廊里抬起头望了望越下越大的雨猛地缩起胳膊踮起脚向雨中奔去。
例如3: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盲人老爷爷慢慢地向前走着。
写具体: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盲人老爷爷一只手拿着竹竿,不停地敲打着地面,两只脚小心地向前挪动着。
第一段妈妈开始做饭啦。
第二段弟弟在打乒乓球。
第三段奶奶在给花浇水。
第四段小明认真写作业。
第五段小芳低头画图画。
读读下面一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
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
“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
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
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
“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
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
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
已经泡了好几天了。
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
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
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
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
思考,徐新踢足球的连贯动作是按哪三个环节叙述的,划出描写徐新踢球的动词,并体会为什么用得确切生动。
放学后操场上沸腾起来了。
我跑去一看,啊!一场小足球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哩,只见徐新同学脚下生风,带球左闪右躲,直奔对方球门。
突然一个队员冲过去阻拦,只见徐新用右脚把球一点,猛地一停,又用脚把球往左轻轻一拨,晃过对方。
然后,
飞起一脚,小足球飞进对方的球门了。
读下面一段话划出写人物动作的词语,想一想,这些动作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每当我看到那两只小兔子甜美地大口嚼着我们采来的青草时,心里真美极了。
常常情不自禁地蹲在兔笼边,看个不停。
有时甚至把兔子抱在怀里,一手喂草,一手给它捋毛,有时还把脸贴在兔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