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动圆P 过定点A(-3,0),并且在定圆B(x-3)2+y 2=64的内部与之相切,求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
答案:
22
1167x y += 2. 已知:点A(4,0),点B 在2
2
4x y +=上运动,求线段A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答案:2
2
(2)1x y -+=
3. 已知椭圆C:22
143x y +=.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4y x m =+,C 上有两个两个不同的点关于该直线对称.
答案:
213213
1313m -
≤≤
4. 设曲线C :13
22
=+y x 与直线m kx y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又点A (0,-1),当||||AN AM =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0.5,2)
5. 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两个焦点为12,F F ,点P 在椭圆C 上,且112PF F F ⊥,12414,33
PF PF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若直线l 过圆2
2
420x y x y ++-=的圆心M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且A 、B 关于点M 对称,求直线l 的方程.
解法一: (1)因为点P 在椭圆C 上,所以6221=+=|PF ||PF |a ,.a 3=
在Rt △21F PF 中,522
12221=-=|PF ||PF ||F F |,故椭圆的半焦距,c 5=
从而42
22=-=c a b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14
922=+y x (2)设A , B 的坐标分别为)y ,x (),y ,x (2211.
已知圆的方程为5122
2
=-++)y ()x (,所以圆心M 的坐标为),(12- 从而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2++=)x (k y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得02736361836942
222=-+++++k k x )k k (x )k ( 因为A,B 关于点M 对称
所以29491822
221-=++-=+k
k
k x x 解得98=
k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129
8
++)x (,即02598=+=y x
6.已知椭圆C 的左、右焦点坐标分别是(2,0)-,(2,0),离心率是6
3
,直线y=t 椭圆C 交与不同的两点M ,N ,以线段为直径作圆P,圆心为P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若圆P 与x 轴相切,求圆心P 的坐标; 解:(Ⅰ)因为
63
c a =
,且2c =,所以22
3,1a b a c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
213
x y +=
(Ⅱ)由题意知(0,)(11)p t t -<<
由22
13
y t x y =⎧⎪⎨+=⎪⎩ 得2
3(1)x t =±- 所以圆P 的半径为2
3(1)t -
解得32t =±
所以点P 的坐标是(0,32
±) 7. 已知O :2
2
1x y +=和定点(2,1)A ,由O 外一点(,)P a b 向O 引切线PQ ,切点为Q ,且满足||||PQ PA =.
(Ⅰ) 求实数a b 、间满足的等量关系; (Ⅱ) 求线段PQ 长的最小值;
(Ⅲ) 若以P 为圆心所作的P 与O 有公共点,试求半径取最小值时的P 方程.
答案:(Ⅰ)连,OP Q 为切点,PQ OQ ⊥,由勾股定理有222
PQ OP OQ =- 又由已知PQ PA =,故22PQ PA =.即:22222()1(2)(1)a b a b +-=-+-. 化简得实数a 、b 间满足的等量关系为:230a b +-=. (Ⅱ)由230a b +-=,得23b a =-+.
22221(23)1PQ a b a a =+-=+-+-2
5128a a =-+=2645()55
a -+.
故当6
5
a =
时,min
2 5.5PQ =即线段PQ 长的最小值为2 5.5 (Ⅲ)设 P 的半径为R , P 与 O 有公共点, O 的半径为1,
1 1.R OP R ∴-≤≤+即1R OP ≥-且1R OP ≤+.
而222226
9(23)5()55
OP a b a a a =+=+-+=-+, 故当6
5a =
时,min
3 5.5
OP =此时, 3235b a =-+=,min 3515R =-.
得半径取最小值时 P 的方程为222633()()(51)555x y -+-=-.
8. 如果直线:(1)l y k x =+)0(≠k 与14
22
=+y x
有两个交点A 、B ,求弦AB 的垂直平分线在y 轴上的截距0y 的取值范围.
答案:33[,0)(0,]4
4-
9.已知直线220x y -+=经过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顶点A 和上顶点D ,
椭圆C 的右顶点为B ,点S 为椭圆C 上位于x 轴上方的动点,直线,AS BS 与直线10
:3
l x =分别交于,M N 两点。
(I )求椭圆C 的方程;
(Ⅱ)求线段MN 的长度的最小值;
(Ⅲ)当线段MN 的长度最小时,在椭圆C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T ,使得TSB ∆的面积为1
5
?若存在,确定点T 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由题意,得椭圆方程为。
(2)设直线AS 的方程为
,
从而可知M 点的坐标为,
由,得,
所以可得BS 的方程为,
从而可知N 点的坐标为,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当时,线段MN 的长度取最小值。
(3)由(2)知,当|MN|取最小值时,,
此时直线BS 的方程为,,
∴|BS|=,
要使椭圆C 上存在点T ,使得△TSB 的面积等于
,只需T 到直线BS 的距离等于
,
所以点T 在平行于直线BS 且与直线BS 的距离等于的直线上。
则直线:或,
联立,,△<0,无解;
,△=44>0,有两个解;
所以T 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