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施工方案不仅在工程作业全过程中起指导施工的作用,在工程竣工后重要的技术经济性文件材料。
它为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检查、指导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我公司根据项目施工设计资料及招标文件,结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施工和验收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有关政策法规,有关政策规定及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和施工经验进行编制。
本施工方案编制目的:为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系统技术性文件,用以指导该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全面协调好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种之间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安全、合格、文明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工程概述一、工程概况土城乡落步埫村循环农业示范项目(二期)土建工程位于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落步埫村,新建150m3沼气池1座、60户沼气入户工程、6000米沼气沼液管道,电力配套设施1套等工作内容。
本工程计划工期详见招标文件,质量要求为合格,施工现场平坦,进场道路通畅,自然地理位置条件无特殊性,对环境保护要符合地方标准。
二、目标1、质量标准: 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合格标准。
2、安全生产要求: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合格标准,并严格按合同专用条款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条款的约定执行,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3、工期目标:30日历天。
三、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2、《湖北省房屋建筑及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基价表》鄂建文[2013]66号文颁发;3、《湖北省通用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单位估价表》鄂建文[2013]66号文颁发;4、企业定额、《湖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鄂建文[2008]214号文颁发、《湖北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鄂建文[2013]66号文颁发、《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鄂建文[2013]66号文颁发、《市住建委转发省住建厅关于发布<湖北省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过度方案>的通知》宜市住建文[2016]19号;5、宜市住建文[2012]112号文《市住建委转发省住建厅关于调整我省现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定额人工单价的通知》;6、招标文件、招标工程量清单及补充通知、答疑纪要;7、及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8、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投标时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统一领导,分权管理”的施工组织机构,组成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领导班子,对该项目进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管理。
本工程由对类似工程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建成过多个优良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为业主提供优质产品。
项目班子人员分工明确,实行层层对口负责制,采用责、权、利相结合的各类办法,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奖罚分明。
第二节施工管理机构的运行一、施工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项目部为做到有章可循,将建立、健全以下项目主要管理制度,实行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工作。
同时公司在技术、资金、设备、材料等各方面给予积极配合。
项目部机构管理体系网络图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1.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派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合作、服务好的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管理班子。
2.强化激励及约束机制,制定奖惩办法。
定时组织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会议,检查工作质量。
3.建立公司领导小组现场办公制,每周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重点帮助解决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等难题,带动项目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5.每天由项目执行经理、责任工长召开主持班组长碰头会,解决施工中安全、质量、进度、材料等实际问题,对次日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
6.建立工程周例会制,例会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主持,公司施工、质安、设备等部门及现场各单位代表参加,例会重点解决质量、进度、施工技术等难点,明确各项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时间,并形成会议纪要。
7.实行劳动用工动态管理,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打硬仗的作业队伍,以连续作战的精神,确保工期的按时和提前完成。
第三节施工总体目标一、工期目标:根据该工程特点及业主要求,以及我公司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为业主取得预期投资效益而努力。
二、质量目标:主体工程确保达优良标准。
为保证目标的实施,我公司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对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同时从制度上予以保证,从技术上精心策化,从责任上具体落实,结合ISO9002质量管理要求,科学组织、严格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质保措施、文明施工、安全措施等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三、安全施工目标:实现“五无”目标(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严格按国家相关规定组织施工。
第四节劳动力配备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根据劳动定额和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项目提出分阶段需用计划,组织所需工种的劳动力进场,保证各阶段施工任务按进度计划完成。
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及责任工长做到全盘考虑,认真研究施工阶段所需投入的人力,做到心中有数,以减少盲目性,避免造成人力的不足或浪费。
2、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时,要特别重视合理安排工序,交叉作业及成品保护,防止已完工的项目损坏或污染。
为此,应组织专人进行竣工验收前的清理和保护工作。
主要劳动力需用情况详本章附表1:劳动力需用计划。
附表:1第五节物资、设备的供应在开工前做好材料的用量计划,并按分部工程计划施工时间确定进场日期。
1.土建材料按计划、需用时间组织供应到现场。
2.处理设备按计划、需用时间组织供应到现场。
3.主要周转材料按计划、需用时间组织供应到现场。
4.作好材料准备工作,做好必要储备,以保证连续施工所需材料。
第六节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实施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3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发布的开工令为准。
2、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按合同工期竣工,为此我们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A.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以工期总体目标为控制前提,控制关键线路上的各工作的施工时间,合理的组织立体交叉施工、分段流水作业,实行工期动态管理,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
B.本工程作为公司重点工程,公司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充分作好准备,确保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并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协作,保证本工程劳动力、工程材料、周转材料及时准确到位。
D.施工现场实行统一安排,统一平衡调度,分阶段安排综合作业计划,建立每周一次的现场专业协调联系会制度,及时解决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各种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
E.合理利用空间,抓好各专业工种的配合和协调工作。
施工时保证质量,一次成活,避免返工,按期完成各分部分项工作。
F.做好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配合,及时把设计或变更的内容定下来,保证连续施工,确保进度和质量。
第七节施工机械的配备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附表2:机械需用计划表。
附表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注: 施工机械随施工需要及时进场。
第四节、施工部署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1、根据工程建筑特点和施工力量部署情况,各单位工程计划以中间轴为界,水平向划分为二个流水段,各工种展开流水作业。
2、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主体、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总体划分为基础、主体、内外装修和竣工收尾四个阶段进行分阶段控制。
总体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工作→基槽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内外装修→安装作业→竣工验收其中水、电予埋予留及水、电设备安装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应充分利用工作面及早进行穿插作业。
3、采用小流水施工方法,进行平行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劳力、机械、材料、工具等,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4、根据施工过程划分及顺序安排,其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如下: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垫层底板钢筋底板模板底板砼浇筑池壁钢筋池壁模板池壁砼浇筑池盖模板池盖钢筋池盖砼池内抹灰池外抹灰安装井盖施工顺序:主体结构其施工顺序从下至上,逐层施工;设备安装其施工顺序从内至外,先主后次。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结构垂直度控制及平面轴线尺寸控制;2.钢筋绑扎的顺序,细部处理和钢筋及支模的配合作业;3.安装予埋的校核和交叉配合;4.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的控制;5.施工缝的留设及钢筋弯、断的关系校定;6.砼浇筑质量的控制;第四章、分部分项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砌体工程一、施工测量1、测量仪器:本工程选用DS3自动安平水准仪,J2激光经纬仪,50m钢尺,5m盒尺、线坠等工具进行测量。
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等计量器具必须经国家计量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方准使用。
2、测量程序:仪器的检验及校准→建筑物定位测量→质检员和施工员复测、甲方监理验证→规划部门验线→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质检员和施工员复测→甲方监理验证→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质检员和施工员复测→甲方监理验证。
3、操作要求①、工程定位及轴线测设按照业主提供的规划红线、水准点、设计院提出建筑物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换算出相对位置关系,严格按设计图进行投测、建筑物定位、控制网布设及高程引测。
②、平面控制网的测设A、首先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地形等情况。
B、熟悉和了解本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等。
C、熟悉和了解本工程的水准点位置、标高、场地标高、建筑物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D、在熟悉和掌握总平面图布局及各控制线尺寸关系的基础上,对总平面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交圈,核查无误后既可进行现场测量作业。
E、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己测设的座标点,然后根据己测量出的座标点测设出平面布置图上的座标点,并使各个座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
根据总平面图上提供的直角坐标,计算出测量时所需的距离、角度以及通过坐标换算,换算成极坐标后进行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每次用直角坐标测设后用极坐标进行校核。
F、主要座标控制点测设后,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线。
根据需要控制线的间距保持30~50m之间。
然后测设出建筑物的轴线及主要控制点。
G、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确保起点及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
③、工程高程测量:A、基准水准点的建立根据业主提供的等级水准点或指定的高程控制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若业主提供二点)。
用精密水准仪引测施工基准水准点。
施工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施工现场内受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通破坏的地方,并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应定期对基准水准点进行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