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巧安排》教学设计第1、2课时一、课程标准:《周末巧安排》是本单元的第2课。
相对于第1课已引导学生要学会用心度过长段的假期,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会安排日常生活中短时段的闲暇时间为延续与巩固。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愉快、积极地生活”中的第6条“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而编写。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怎样安排更精彩”“小宝,不可以”及绘本副版内容。
二、教材分析:周末,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但大部分学生比较忙碌。
如何巧妙的安排周末,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短时段的闲暇生活,就需要好好思考。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二、三部分内容。
“说说我的周末”引导学生回顾周末活动,讲过程、体验和感受。
“这样可以吗”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继而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小宝,不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和父母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学会化解。
引导学生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可行,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第二课时主要教学第四部分“怎样安排更精彩”。
引导学生交流巧妙安排周末的金点子。
教材呈现的六个情境列举了学生在周末想做的事情。
这里的分享是有层次的。
教学时,可以展开小组讨论。
另一个环节通过两个学生讨论的场景,突出了两条重要原则:意识先做重要的事情,而是劳逸结合,适当安排户外活动。
本课的教学生长点重在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能与老师父母分享自己的周末计划,并通过沟通与协商获得家人对自己周末安排的支持,或者协助自己修改、完善计划中不适当、不合理的地方。
三、教学目标: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能意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
能够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具有管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能够结合自己生活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让周末过得愉快精彩;遇到问题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同时也能与家人、老师、同学商量,寻求解决方法;能够在成人帮助下制订自己的周末计划,并努力实现。
计划要具体、有内容,要考虑到自己与身边的人的生活实际。
四、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学会巧妙地安排自己的周末,能够在成人帮助下制订自己的周末计划,并努力实现。
2. 能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能意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能够结合生活的具体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行,具有管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学会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能与老师父母分享自己的周末计划,并通过沟通与协商获得家人对自己周末安排的支持,或者协助自己修改、完善计划中不适当、不合理的地方。
六、教学准备:教师:《周末安排调查问卷》一份;周末安排计划表;课件学生:填写好“我的周末—活动卡”(画图、写字的方式均可),完成课前小调查;周末适合做的事有哪些?周末安排计划表填写。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问卷调查,引出课题1.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完成了一份关于周末安排的问卷调查,老师把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
你们看。
(课件出示)2.师:看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受?预设:我发现我们班有好多小朋友都喜欢过周末。
师:是的,周末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多开心啊。
谁还想说。
预设: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周末都有兴趣组。
他们有的不喜欢上。
师:是呀,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多想好好休息一下呀。
3.师:看来对于周末,我们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揭示课题:《周末巧安排》。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用了课前的问卷来进行,问卷内容涉及对周末安排是否满意;周末是否有兴趣班;是否喜欢上兴趣班;父母是否陪伴等多个问题。
通过问卷让教师对全班学生周末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一:周末生活大家聊——唤醒回忆1.介绍小云的周末师:你们看,有一个叫小云的小朋友,他很喜欢周末,有一个周末她是这样过的。
【结合书上P6插图介绍:上周末,妈妈带我去了书店。
书店里的人真多,大家都很安静。
书店里的书也很多。
我读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妈妈叫我回家时,我真舍不得放下。
下周,我还要去书店看书。
】师:小云周末做了些什么?她过周末时心情如何?预设:小云周末去书店看书,他很开心。
师:说得真好,小云的周末过得很开心。
(板书:快乐)2.其他小朋友的周末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在周末做些什么呀?录音:大家好,我叫曹欣怡,我在周末会上很多的兴趣班,有舞蹈、英语、书法、乒乓等。
每个周末我都能学到很多的新本领。
我特别喜欢过周末。
预设:她上了很多的兴趣班。
学到了很多本领。
3.聊聊我的周末师:听了他们的周末,我们也来聊聊我们的周末。
(1)师: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完成了书本P 6的“我的周末活动卡”,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填写的内容。
开始吧。
我的周末什么时候我做了什么我有什么收获(2)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好,谁来说一说。
请你。
预设:上周六,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婆,外婆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我特别开心。
师:谁再来说说?预设:上周日,我去上了绘画班,老师教我画卡通人物,我都学会了。
4.师:看来同学们的周末过得真是各具特色啊。
(板书:各具特色)设计意图本活动作为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
通过小云和其他小朋友的周末介绍为学生交流提供了范例。
接着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讲过程,更要谈体验和感受。
此活动和前面的导入环节中的周末调查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活动选择打下基础。
活动二:周末生活“不可以”——明理辨析(一)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1.师:周末我们可以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最近,有个叫小宝的小朋友却有了烦恼,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谁愿意和我一起合作讲这个故事,邀请到的小朋友分别读不同情境中小宝的话。
师生合作读绘本故事。
2.师: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曾遇到的“不可以”。
师:当时你不想做的原因什么?什么情况下你特别不想做。
你说。
预设: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我多想享受下自由的时光啊!(板书:自由)3.师:是啊,我们都想过自由的周末,小宝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可以”。
(二)事例引入,理解父母1.师:有个小朋友,她的周末很自由,可她也烦恼。
我们来听一下:录音:大家好!我叫小琴。
我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周末常常让我自己安排。
所以我的周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开始我觉得很自由,常常睡到中午起来,早饭中饭一起吃,吃完中饭就开始玩游戏,看电视,作业一直到周日晚上才想到做,有时做到半夜才做好。
哎,现在我很后悔,没有爸爸妈妈的提醒和督促,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因为晚睡,第二天上课没精神,所以成绩也下降了。
小朋友们,你们可千万别学我呀!2.师:小朋友们,小琴的烦恼是什么?预设:没有家长的督促,她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有烦恼。
视频:我们家这个孩子一到周末就是玩,叫他做作业、看会书,他都不高兴,还嫌我烦,有时还会和我顶嘴。
学习成绩也一直在下降。
哎,看到人家孩子周末学那么多本领,可急死我了。
什么时候他才能懂事啊!4.现在,你能回答小宝的问题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可以”,这么多“不可以”意味着什么?包含了什么?预设:爸爸妈妈给我们提出这么多不可以,是为我们好,希望我们养成好的习惯!5.师:这么多的“不可以”其实包含了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当然,如果你有不想做的,可以与家人沟通,共同商量对策。
约定好以后就要说到做到,坚持去做。
(板书:学会沟通)6.现在再遇到上面的这些场景,你会如何去处理呢?你可以选择刚才的一个场景来说一说。
预设:当我特别不想练琴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能不能过会再练。
预设:如果我不想做作业,爸妈说不可以,我就想爸爸妈妈也是为我好,我要先完成作业再玩。
师:看来我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以后再遇到“不可以”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好。
设计意图生活是德育课程学习的基础。
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读绘本故事,通过学生的朗读,走进文本中的小宝,通过感同深受,来反思生活中自己的行为。
活动三:这样可以吗——判断导行1.师:下面就来考考你,这样可以吗?2.师:先来看书上第7页中的几幅插图,观察一下图中小朋友的言行。
仔细看哦。
3.那你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请拿出这张表,自己填一填。
在后面打钩。
4.师:下面进入观点对对碰:你赞同早起还是晚起?你觉得什么事情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后做?理由是什么?小组讨论,选择代表发言。
师:好,哪一小组先来说,请你们。
预设:我们小组认为周末要早起,要先做完作业再玩。
因为,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师:其他组有不同意见吗?请你们说。
预设:我们小组觉得周末适当睡一会懒觉也是可以的。
因为,难得有个周末,适当睡晚点,只要不影响作业的完成,比如睡到八点左右。
总结:小朋友们,其实早起还是晚起,先做和后做还是要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如果前一天晚上因为参加活动而晚睡了,今天没有什么安排,是可以适当晚起的。
即使前一天没有任何活动,到周末了,我们也可以适度多休息一下。
当然我们还是要多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让我们的周末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意义。
(板书:结合实际)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个小调查,大致了解了学生周末睡懒觉的情况,做事情的态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行为。
通过观点对对碰的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一环节不用限制学生表达什么,要允许他们自由选择,但要说出理由。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学习,教师只需要在最后总结,对早起晚起以及先做后做产生的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即可。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 小朋友们,就像古人告诉我们的那样:“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意思是说: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古人的这句话。
(板书:珍惜时间)2. 师:那周末的两天时光我们该怎么安排,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节课再继续研究。
3. 实践作业:想想周末适合做些什么。
走访了解周边的同学周末都怎么安排的。
设计意图出示古文经典诗句,引导学生读悟,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也是对前面活动的总结延伸,并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又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总结收获:在这次的暑假生活中同学们学会了很多本领,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还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