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线改建工程DK0+023.4 1-1.0m涵洞接长为1-1.5m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复核:审批:***********化学危险品专用线改建工程项目部二O一七年六月十五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主要工程数量 (2)四、施工准备 (2)五、工期安排及劳力组织 (4)六、机械配置 (4)七、涵洞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5)八、施工技术措施 (7)九、安全保证措施 (12)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十一、质量、环境、安全目标及指标 (15)十二、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15)十三、防洪防汛措施 (15)十四、附件 (16)一、工程概况本盖板涵位于******化学危险品专用线改建工程DK0+023.4处,涵洞轴线与铁路斜交,斜交角度为33°。
既有为1-1.0m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净高1.2m为排洪涵。
因改建化学危险品专用线在原涵洞左侧接长10.09米。
接长端涵洞基础为整体基础,涵洞基础、边墙身为C20混凝土;盖板为N15A式C30钢筋混凝土。
本涵基底位于砂粘土上,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基底换填50cm 砂夹碎石。
本涵按《肆桥5009》图设计。
出口铺砌按叁桥(89)8011图施工。
二、编制依据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7.04.01)2、《铁路桥涵基本设计规范》(TB10002.1-2005)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5、通用图《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肆桥5009)6、现场调查资料。
三、主要工程数量1、C30钢筋混凝土盖板4.20m3;2、C20混凝土基础27.61m3;3、C20混凝土边墙15.82m3;4、出入口铺砌浆砌片石5.66m3;5、基坑挖土及外运86.11m3;6、换填砂夹碎石22.22 m3;四、施工准备⒈测量根据管段内设计的导线控制网采用莱卡TC802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测量,执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的相关规定。
⒉征地征用临时用地1亩作为施工料场、机具设备及周转材料堆放场地。
⒊施工用水经检测合格的当地饮用水。
⒋施工用电配置一台50KW发电机作为工点施工电源,架空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设立配电室,用电设备保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安装漏电保护器,并且防雨设施齐全。
⒌材料供应钢筋、水泥统一由山东华鲁恒升专用线项目部物资供应中标单位供应;地材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有来峪西山产碎石、大汶河产中砂等,所有进场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⒍混凝土供应采用山东山水集团商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我单位实验室选定,使用原材等都均由我单位选定厂家供应,我方向搅拌站提供资料。
原材料检验、抽检等由我方试验室配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取样送检。
搅拌站设备按客专线施工规范及文件要求,进行鉴定及标定,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工期安排及劳力组织1、本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8月3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0年8月17日,有效工期为15天。
计划投入劳力10人,其中包含电焊工、钢筋工、木工、浆砌片石大工、混凝土工等。
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工序调整,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2、具体施工进度:1)、施工准备1天2)、拆除既有涵出入口端翼墙及1m盖板、挖基1天3)、路基边坡、既有线防护、预制盖板1天4)、基底换填砂夹碎石、浇注C15混凝土垫层2天5)、现浇基础及边墙身2天6)、出入口翼墙施工2天7)、主体强度达标、吊装盖板及附属完工6天计划工期:8月3日~8月17日。
3、施工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技术员:安质负责人:实验员:现场领工员:现场防护员:六、机械配置⒈EX200挖掘机1台;⒉8T自卸车1台;⒊50KW发电机1台;⒋对焊机1台;⒌切割机1台;⒍钢筋弯曲机1台;⒎混凝土罐车2台;⒏20T吊车1台;⒐空压机2台;⒑插入式振捣器2台;⒒蛙式打夯机1台;⒓污水泵1台。
七、涵洞工程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复核设计图纸及既有涵体各细部尺寸,设置临时水准点。
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等资料将本涵的中线桩、边桩、标高等测量工作做好,并下发书面技术交底至现场领工员、作业人员。
2、施工前清除涵两侧垃圾土方。
将加固既有路基防护方案中所需的工字钢、模板等材料备足。
3、施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同时由技术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练掌握本涵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等。
确保施工时的列车行车安全、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4、安排现场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现场防护员、安全员、领工员等。
5、施工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落实各项准备工作,调查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埋设情况,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改移或防护。
同时与工务部门及相关单位签订安全施工配合协议。
(二)挖基及既有线防护涵洞基坑以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施工时做好排水和边坡的防护。
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对基底的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进行比较,当与设计情况相符时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提交设计单位变更设计。
本涵开挖深度为3.39m(既有涵出入口基础表面至接长涵换填基底),连续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土方,人工配合、清底、整平;手推车、自卸车运输。
既有路基边坡采用钢板桩加挡板支护,支护范围为涵洞两边路基边坡各5m,采用320mm槽钢,桩间距0.5m,挡板厚60mm。
(详细情况见附图)(三)涵洞基础基础采用C20混凝土,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基底换填0.5m厚砂夹碎石,砂夹碎石进行分层填筑夯实,严格按铁路专用线有关规定进行压实度、K30双指标检测,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检查,出示检测资料,检测合格后,浇筑2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待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支立涵洞基础模板,模板加固、调整完毕后,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商混,用罐车运输,拌和混凝土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计量。
(四)墙身墙身采用C20混凝土,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毕后,用薄膜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
(五)盖板及帽石本涵洞的盖板均采用现场预制吊装的施工方法,帽石混凝土均现场立模浇筑,混凝土浇灌完毕后,用薄膜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
吊装盖板,盖板必须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100%后,使用20T吊车进行吊装,并设专人指挥,在移动、堆放、装卸、运输过程中,防止碰撞,堆放时不得用金属或其他坚硬垫块支垫。
吊装前盖板底座用半干硬性砂浆找平,人工配合吊车安装。
当既有线有列车通过时机械熄火停止吊装作业。
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六)防水、沉降处理及其附属设施沉降缝按设计位置预留准确,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影响沉降。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填塞密实。
应设在盖板的接缝处,盖板不得搭压边墙的沉降缝。
防水层具备防水、耐久、粘结牢固和必要的弹韧性,按铁道部现行桥涵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
(七)过渡段填筑涵身砼强度达到75%以上(回弹仪回弹,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铺设防水层,然后按设计要求回填涵背过渡段。
使用小型机具分层夯实。
两侧填土水平分层,对称填筑夯实,每层厚度20cm,采用蛙式打夯机并配合人工夯实。
涵顶填土高度小于1m时,机械车辆不在其上通过。
试验员对回填的每层自检合格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做试验验收合格,并提供检测资料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八、施工技术措施(1)、钢筋工程1) 质量验收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使用的钢筋应按规格、品种、批次分别取样进行原材试验。
①抽样:外观检查每批抽样10%的接头,并不少于10个。
机械性能试验,应从每批成品(经外观检查合格品)中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
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
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亦按一批计算。
焊接等长的预应力钢筋(包括螺丝端杆与钢筋的焊接接头),可按生产条件制作模拟试件。
②外观检查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钢筋接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Ⅱ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
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d。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cm。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
不合格的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2) 注意事项①在采用对焊机的电源开关内装设电压表,以便观察电压波动情况。
焊接时,如电压降大于5%,应适当提高变压器级数;如电压降到8%时,停止焊接。
②每天正式生产前应试焊两个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按选定的焊接草书进行生产。
③焊接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及电极与钢筋接触部位的铁锈、污物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④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应密切配合,以保证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及时清除。
⑤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注: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 mm 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3) 焊接工艺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宜采用多层控温施焊工艺,既要防止焊后冷却速度过快,也要防止接头过热。
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搭焊接时,用两点固定。
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 以上。
②焊接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③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倍钢筋直径;焊缝宽度不小于0.7倍钢筋直径。
(2)、模板工程1)钢模板使用前应清除模板上粘存物,剔除变形破损钢模,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2)模板及支撑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混凝土构筑物各部分形状及尺寸的正确性。
3)模板与钢筋之间设置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垫块厚度与保护层厚度一致。
4)模板接缝要求严密,不得漏浆。
(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原材料本涵使用P42.5水泥,用来拌制混凝土的水泥、砂、碎石、水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检验报告单,并为试验室试验检定合格的产品,否则不得用于施工使用。
2)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混凝土在拌制时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并准确计量,称量时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范围:水泥±1%,粗、细骨料±2%,水±1%。
混凝土在拌制时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分钟,拌和均匀。
施工中按规范要求及时制作试块,塌落度检测为50~70㎜。
3)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以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