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有合作精神,参与活动积极性高。
学习兴趣容易激发,但保持时间短。
课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提供一定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障碍跑具有一定的运动难度与挑战性,游戏性的障碍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起跑与加速跑的基础上再学习障碍跑有利于学生掌握障碍跑技巧,提高过障碍能力,快速跑中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个障碍的运动项目,指导学生跑过、穿过、绕过、爬过、翻过、滚过、钻过各种障碍物;练习过程中体验前进的困难,更能激励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又加深学生对红军当年长征主要事件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加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跨越障碍时的技巧,突破障碍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要求,分析影响障碍跑成绩的因素,丰富过障碍的方法,了解每道障碍的健身价值和所对应的历史含义。
乐于参与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技能目标:通过历史事件导入,使学生入境动情,激发练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参与学习。
提高跨越障碍时前跨意识,加快后退横摆速度,提高跨越障碍能力。
善于发现不同障碍物对跑速的影响,提高障碍跑技巧。
3.情感目标:在障碍跑练习中克服畏惧心理,逐步提高自信心;积极参与小组竞赛,感受协作练习的重要,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和谐的同学关系。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实践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跨跑过、穿过、绕过、爬过、翻过、滚过、钻过障碍的动作要领。
难点:身体重心的把握和控制。
四、教学策略:
1、教学内容安排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自信,
跨越障碍。
2、练习组织形式采用正方形场地,活动区域相对集中在一起,利于教师的组织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与激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五、障碍跑教学设计:
体验障碍跑——→跨越障碍学习——→自设障碍竞赛——→互设障碍竞赛
六、场地设计:
●←←←→●←←←→●←←←●←←←●返回
垫子山羊(凳子)呼啦圈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