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试行)(定稿)

贵州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试行)(定稿)

贵州省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要点(试行)贵州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试行)(定稿)二〇〇九年一月1总则1.1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省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程序、方法和内容,规范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及有关机构的质量行为,加强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务院第229号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部第7号令《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1997]339号)、《贵州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黔水建[1999]58号)等有关法规、文件制定本监督工作要点。

1.2贵州省水利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受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对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职能,负责对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进行监督。

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的监督行为不替代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质量管理职能和责任。

1.3水利工程建设的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设程序,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自身质量行为。

1.4本工作规则适用于下列贵州省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和除险加固的水利工程,其它水利建设工程参考执行。

1.4.1防洪工程:4级及以上堤防工程。

1.4.2水利枢纽:小(1)型及以上。

1.4.3水力发电工程:装机10MW及以上。

1.4.4渠道工程:万亩及以上灌区干渠渠系及主要渠系建筑物。

1.4.5城市供水工程:日供水1万吨及以上。

2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及工作方式2.1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实行巡回检查制度,采取分定期巡视检查和阶段监督检查相结合,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实体工程质量相结合的方式。

2.2项目质量监督应根据工程情况编制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大纲,按照大纲实施质量监督工作。

2.3项目定期巡视检查一般每年4次,每次巡视工作方式一般采取查看工程现场、听取各参建单位的汇报、与各参建单位座谈、个别了解和抽查原始资料等形式。

现场检查过程中,对影响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部位、问题比较突出的关键部位应重点检查。

抽查资料要重点抽查各项试验、验收签证的原始资料。

定期巡视应提出质量监督巡视检查报告。

2.4阶段监督检查分为枢纽工程导(截)流、水库下闸蓄水、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首(末)台机组启动阶段检查。

阶段检查以检查工程质量是否满足阶段验收为重点,并提出阶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报告。

2.5项目质量管理实行报告制度。

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在每月最后一天将该月质量管理情况、质量缺陷及处理情况报告质量监督机构。

如出现质量事故,应立即报告质量监督机构。

质量报告是工程质量管理及验收的依据。

对于不进行质量报告的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监督机构不出具工程质量评价和评定意见,并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质量监督实施程序3.1项目法人在办理开工报告之前或项目核准之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提交有关资料,填写《贵州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相关内容。

3.2根据项目法人的申报资料后,质量监督机构应对资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法定手续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要以书面形式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一次性告知工程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补充资料,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明确工程质量监督范围、双方职责和其它有关事宜。

3.3质量监督机构实行监督工作责任制,项目监督负责人全面负责监督工作。

3.4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受监工程特点,成立质量监督巡视检查组,或设立质量监督项目站。

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可由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但应力求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对于影响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位和重要技术问题的巡视检查,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参加巡视检查组。

3.5质量监督巡视检查组对工程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前,一般应提前通知项目法人(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组织工程参建各方准备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实体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状况的自查报告和备查资料。

3.6质量监督巡视检查组根据现场巡视情况提出质量监督巡视检查报告,并印发项目法人(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认真研究巡视检查报告,并组织工程参建各方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巡视报告规定时间内向质量监督机构报送整改落实情况,质量监督机构应进行跟踪检查监督。

质量巡视检查报告应抄送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

3.7质量监督机构应参加各阶段的工程验收,并提出阶段质量监督报告。

3.8质量监督机构应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并提交有关档案资料和监督工作报告。

4质量监督巡视检查主要工作内容4.1检查工程建设各方贯彻执行有关质量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情况。

4.2检查工程建设各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情况,工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4.3检查工程施工现场,查阅工程建设各方有关资料,检查工程质量状况。

4.4检查工程文明施工状况。

4.5分析研究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4.6客观、公正地编写巡视报告,对质量管理、工程质量作出评价,巡视组成员要在巡视报告上签字。

阶段监督检查的质量监督报告应对工程质量是否具备阶段验收条件提出意见。

5工程建设各方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5.1对项目法人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5.1.1工程项目审查,立项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工程项目各阶段设计审查和专业审查(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征地移民安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报告等),有关审查意见是否得到落实;有关审批(核准)文件是否齐全;项目法人是否依法设立,编制、人员是否到位。

5.1.2工程招标情况检查工程监理、施工、主要原材料和设备采购、制造等单位是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进行招标。

5.1.3施工图设计审查情况检查建设单位是否按照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报审工作。

5.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执行情况。

(1)检查项目法人是否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执行,是否按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和生产等单位实施。

(2)重大设计变更是否已按国家相关规定审批。

(3)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是否经过专题试验、分析,技术经济论证和审批程序。

(4)检查项目法人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工程蓄水阶段安全鉴定工作。

(5)检查是否按国家及行业规范规定组织法人验收,验收程序和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1.5质量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1)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规章制度实施情况。

(2)检查项目法人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按合同承诺投入本工程的管理、技术力量和设备等资源的落实情况及项目法人检查分包工程的项目、分包比例、分包单位的资质等情况。

(3)检查项目法人是否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试验、检测,抽检和复核施工承包单位上报的试验测量数据情况。

(4)检查项目法人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负责主要设备监造、出厂验收及设备运输监督情况。

(5)检查项目法人开展工程质量检查、考核及奖惩,及时上报工程质量状况。

(6)检查工程质量事故按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处理情况。

(7)检查项目法人按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与工程质量档案情况。

(8)检查项目法人工程质量月报制度执行情况。

5.2对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5.2.1监理单位质量申报监理单位在签订监理合同后,必须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监理单位人员配置、工作制度、责任人员、监理实施细则、工作计划、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手段及检测频率等登记表格及文件,质量监督部门应认真审核,对不适应工程或不能全面控制工程质量的问题应退回监理单位要求其重新进行申报。

5.2.2机构及人员配备(1)检查监理单位的资质是否与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规模相适应,检查监理项目部监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总监、主要监理人员的资质证书。

(2)检查是否有与被监理的施工承包单位和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和其他利益关系的同体监理以及转让监理现象。

(3)检查监理单位是否按照监理合同规定派出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人员(主要监理人员应相对稳定)。

(4)检查监理单位的监理设备、仪器是否按照监理合同规定按时到位,并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整定。

5.2.3监理工作制度(1)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制定适合本工程情况的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在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中是否明确质量要求、质量目标,质量标准是否满足国家、行业规程规范和合同技术要求。

(2)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测抽查制度和检测设备是否满足监督工作需要,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明确各级监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检查监理质量控制人员情况。

(3)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建立过程控制程序及实施办法,验收及检查签证制度和档案管理办法等。

5.2.4质量管理情况(1)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履行“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职责。

(2)检查监理单位对主要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抽检、见证检验及平行检验情况及检验成果。

(3)检查监理单位过程控制执行情况和旁站监理记录。

(4)检查监理单位对进场材料、设备出厂检验证明、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材料的检验及开箱检查、抽检情况。

(5)检查监理工程师是否按合同规定到达施工现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隐蔽工程是否做到了旁站监理,是否对施工单位的自检行为进行了复核。

检查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等监理资料和文件,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反映工程质量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情况。

(6)检查监理单位对现场工程质量问题处理,发出指令情况,工程质量事故的报告及调查和处理情况。

(7)检查监理单位是否严格实行质量检查验收签证和质量评定制度,检查验收签证原始记录和单项工程质量综合分析成果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8)检查监理单位阶段验收的自检报告及对工程质量复核意见,签证手续是否完备。

(9)检查监理单位质量的文件、材料整编、归纳分析和档案管理工作5.3对施工(安装)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5.3.1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申报登记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后,必须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人员、资质配置、质量检查方式、质量保证措施及手段、相关规章制度、责任人、质量保证及检查方式进行申报。

质量监督机构在收到申报后,应认真审核,对审核达不到要求应退回,施工单位必须重新申报。

监督机构对申报资料审核合格后存档,并向申报单位下发审核合格通知单。

5.3.2检查施工(安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1)检查施工(安装)单位资质是否与工程项目建设规模相适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