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泉店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一、总则1、矿长对“一通三防”工作负全面责任, 矿长是“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建立健全“一通三防” 管理机构, 按实际需要配置“一通三防”人员及技术措施所需人财物的落实。

矿总工程师在矿长领导下对“一通三防”工作直接负责。

通风科负责对全矿“一通三防”工作的监督落实。

2、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 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 各科科长为成员的“一通三防”工作领导组, 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 组织落实“一通三防”各项制度、措施和有关措施工程。

3、每月由通风科牵头, 组织有关科室对全矿井“一通三防”进行不少于3次的大检查。

每月底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定出名次, 进行奖罚, 并对上月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存在的问题及下月主要工作, 写出总结和计划。

4、矿每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一通三防”例会, 研究解决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重大隐患, 制定处理计划和处理措施, 要在人、财、物方面对“一通三防”给予保证。

二、通风系统管理制度1、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 并做到安全、稳定、经济、科学。

改变全矿井一翼或一水平通风系统,必须报煤电公司总工程师批准;改变一个采区或采面的通风系统时, 必须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 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确保后期工程施工通风要求, 切实做到系统合理、可靠。

2、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准备采区, 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 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供电、监控等系统后, 方可回采。

严禁采区进回风巷一段为进风, 一段为回风。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或易燃煤层的采区都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道。

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区, 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 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

3、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需求。

采掘工作面和硐室的供风量要符合《规程》和《作业规程》的规定。

4、矿井主要通局扇系统的管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矿井主要通局扇每月、地面反风设施每季、防爆门每半年由矿组织检查一次, 并有记录可查(由机电一队记录保存)。

有计划停电或检修等原因需要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安全技术措施并报请矿总工程师批准, 停风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 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风压。

受停风影响的地点, 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新安装的主要通局扇在投产前, 必须进行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 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测定;机电一队要做好运转情况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5、新矿井投产前, 必须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工作, 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1次阻力测定, 在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 都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和通风系统优化工作。

6、采用永久通风系统的矿井, 每年要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 通风科、安检科、生产科、机电科、调度室等科室做好协助工作, 绘制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

按《规程》要求, 定期做好通风阻力测定工作。

7、永久通风设施要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构筑, 临时通风设施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维护, 确保其功能可靠。

8、坚持以风定产的原则, 做到合理的集中掘进, 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9、矿井各用风地点的需要风量计算, 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

10、每旬对井下所有用风地点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所有测风站应有测风牌。

每次测风结果都要写在该处的记录牌上, 并及时上报, 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风量调节。

11、消灭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排瓦斯巷不在此限)和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局扇通风(非长壁采煤法, 残采回收煤柱, 地质构造复杂块段经集团公司批准的不在此限), 避免角联通风。

确需串联风必须按《规程》规定制定相应措施, 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12、所有进、回风巷道的有效通风断面要保证风速不超限, 尽量减小通风阻力, 主要进风巷道进风实际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的2/3, 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 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

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及动压区通风断面要保持设计断面的70%以上。

13、建立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制度, 每月对进、回风系统至少检查一次, 发现隐患及时向矿调度室及总工程师汇报, 并及时组织处理。

14、通局扇房由机电一队管理, 通局扇房人员要认真值班, 并对主要通局扇及附属装置等的运行参数做好记录, 发现异常立即向通风科、机电科、安检科、调度室等相关科室汇报。

三、局部通风管理制度1、施工单位编制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必须有局部通风设计。

内容包括:通风方式、风量计算、局扇和风筒选型、风筒的连接及吊挂位置、局扇安装的位置, 风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离等。

风量计算必须按照瓦斯涌出量、施工人数、一次起爆最大炸药消耗量(硝酸铵炸药)、风速等确定。

2、施工单位依据批准的局部通风设计, 负责局扇和风筒的安装、铺设与回收。

局扇安装必须按安装要求进行(见附件局扇安装标准)。

3局部通局扇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规程》第128条规定。

不得发生循环风并符合最低风速要求。

两台局部通局扇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必须同时与工作面电源联锁, 当任何一台发生故障停止运转时, 必须立即切断工作电源。

4、局扇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 且顶板完好、无淋水, 方便检修行人的位置, 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

通局扇如放在局扇架上, 距底板高度要大于0.3米, 如吊在巷道顶部, 距底板高度要大于2米。

供给局扇的全负压供风量必须大于局扇吸风量, 以免发生循环风。

5、煤巷和半煤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完善以下安全装备:上齐双局扇(不得将旋局扇的两极作为双局扇使用)、双电源(其中一路为“三专”电源)、自动倒台, 实现“三专”两闭锁, 瓦斯监测传感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上齐防尘消防供水管路、水炮泥、湿式煤电钻、净化水幕、煤电钻综合保护等。

动力线为阻燃电缆, 照明、通讯、信号使用标准电缆。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使用水胶炸药, 毫秒电雷管, 并按要求使用专用发爆器爆破。

有专用电话, 所有职工必须佩带自救器, 高瓦斯工作面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 所有电气设备均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6、岩巷掘进工作面参照煤巷和半煤巷掘进工作面的有关要求进行装备。

7、局部通局扇要设备齐全。

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 高压部位有衬垫(不漏风), 坚持使用高效、低耗、低噪音的局扇, 5.5KW以上局扇必须装有消音器(低噪声局部通局扇和除尘局扇除外)。

8、局部通局扇供风量应满足工作面排出炮烟、稀释瓦斯、保证温度不超过有关规定和有害气体及矿尘的需要, 且保证风筒出风口风量不小于设计风量, 风筒出口距工作面最大距离煤巷不大于8M, 岩巷及半煤岩巷不大于10-12M, 采用抽出式除尘局扇作业的工作面除尘风筒不大于3M, 压入式风筒不大于20M, 若除尘局扇未使用,压入式局扇风筒无除尘局扇时的要求执行。

9、局部通局扇实行挂牌管理, 管理牌板的内容为:地点、型号、安装时间、风筒长度、倒台试验、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等, 字迹要清晰。

局部通局扇前还要悬挂停风警示牌。

10、局扇除瓦检员、监测工、看局扇人员、维修人员试验局扇外, 其它任何人员不准随意停、开局扇。

自动倒台每天试验一次;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试验每周进行一次。

11、计划内停电、检修等原因要停局扇时, 需提前申请, 并制定相应的停电、停风撤人措施;恢复通风前检查局扇及开关附近10M的范围内瓦斯浓度是否超过0.5%, 巷道内的瓦斯浓度是否超过1%, 只有两处都不超限的情况下, 才能送电送风。

如果巷道内超过1%必须立即制定瓦斯排放措施进行处理。

12、无计划停电、停风或其他原因造成局扇停风, 无论是否造成瓦斯积聚, 施工人员都必须报告本单位和矿调度室、通风科、安检科、生产科、机电科等科室。

安检科要把此事当作未遂事故按“三不放过”的原则组织追查, 严肃处理。

造成瓦斯超限的要严格按规定组织排放, 无计划停风、停电通风科做好记录, 以备存查。

13、风筒的阻燃、抗静电性能符合有关规定;风筒必须吊挂平直, 逢环必挂,一般风筒吊挂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小于1.5M, 风筒无破口(末端20米除外), 接头严密不漏风, 无反接头;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 不准拐死弯(折深不超过100mm, 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渡节, 先大后小, 不准花接、插接、倒接;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使用单位要提高风筒的安装质量, 加强风筒的日常管理。

扒渣机后成巷段拉吊挂钢丝, 每10米一个吊挂点。

各单位通风工负责风筒、吊挂、调整和回收, 破口的粘补及通风质量的监督检查, 使用好反压边, 发现破口及时修补或更换。

风筒吊挂要达到平、直、稳、紧、逢环必挂, 缺环必补, 风筒末端必须有风筒钢圈, 并用铁丝吊挂牢固, 通风工要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加强维护。

14、施工单位要做好风筒的日常保护工作, 做到无磨损、拖地、车挂、挤压、脱节、炸坏等现象, 要及时向工作面延接, 并有保护末端风筒防崩坏的措施。

15、风筒实行编号管理, 编号位置设在风筒接头处, 红底(圆形)白字, 字体为10厘米, 编号要紧跟耙碴机或综掘机, 不得滞后。

每个掘进头必须备有不少于5节的备用风筒, 风筒必须放在专用风筒架上, 并挂牌管理。

回撤时,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得损坏风筒吊环, 及时回收上井入库。

16、回采工作面需要装设局扇时, 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 并报通风科、安检科、机电科、调度室、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按措施安装。

四、瓦斯检查制度1、按《规程》规定配齐瓦斯检查员, 瓦斯检查员按区域划分范围检查。

高瓦斯区域和瓦斯涌出异常的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负责对采煤工作面的进风流、上隅角、工作面上、中、下回风流的瓦斯检查;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进风、迎头、回风流及工作面范围内的高顶、局部及采区、水平和矿井总回风流等瓦斯浓度的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