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绝句的平仄

绝句的平仄

绝句的平仄
一般所称绝句,即律体绝句。

它与律诗为唐代建立的新体诗,有严密的格律,时人称今体诗,后人称近体诗。

律体绝句与古绝相对,简称近绝、律绝。

近体诗讲究平仄声互相交替配合,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与声律美。

五言绝句有四种句型:(1)仄仄平平仄,首字可平。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首字可仄。

(4)仄仄仄平平,首字可平。

这种律化的句式称律句。

近体诗通常限用平声韵。

近体诗上下两句称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格律要求一联内两句平仄声相对或基本相对,后一联出句与前一联对句两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即相粘(首字常平仄不拘,故以第二字为准,通常看第2、4、6字)。

违犯这两条,谓之“失对”、“失粘”。

(首句完成之后,由第一句产生出第二句用的是“对”,原则是平对仄,仄对平。

由第二句产生第三句用的是粘,原则是平粘平,仄粘仄。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是:(1)全部押平韵;(2)一般偶句押韵。

绝句2、4句必韵,律诗2、4、6、8句押韵。

1句可韵可不韵,3句不得押韵。

(4)一韵到底。

一、五言绝句及平仄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绝句有以下四种平仄格式:
A.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端: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拂: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卢纶塞下曲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白、石:入声字
又如,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七: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涯闺人赠远(其一)
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

为报辽阳客,流光不待人。

注意:
注释: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变格时宜平可仄:《平》;4、括号《》,变格时宜仄可平:《仄》。

初学者不必学习变格句型,尊重《》内用字平仄。

二、七言绝句及平仄
(一)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七言绝句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的七言绝句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入韵式的格式,只须将首句的五、七字对调即可,余皆不变。

(三)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平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