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做事不拖延—从自己做起
——读当代家庭教育报的心得体会
李为
孩子拿回几张学校发的当代家庭教育报,随手翻看了几张,其中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是“其实,我可以不拖延”,看过之后深有体会。
这篇文章不仅可以教育孩子,更可以给家长敲响警钟,不能让坏习惯传染给孩子。
作为孩子的爸爸,我自己首先承认做事是有拖延症的人,但是一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会传染给孩子。
更有甚者,一面在教导孩子做事不懒惰、一面自己做事确拖拖拉拉,一度“待会儿”成了我的口头禅。
看完这篇文章后,才意识到,家长的做法的确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在以后的生活中特别要注意的。
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做事情要干净利落,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学会做孩子的榜样,就像文章中写道的,“以身作则,永远是家长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这一点我要向孩子的妈妈好好学习,她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做事也比较严谨,对孩子要求也比较严厉,有时我们总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些分歧:比如,早上叫孩子起床,她的要求是不能叫超过二次,我总是觉得她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求了,孩子赖床是很正常的,相对来说,我是比较纵容孩子的。
而事实证明的确是我的做法有问题,过度的纵容只会让孩子找到了拖延的借口,通过孩子妈妈的教育,孩子每天早上一叫就起,从不拖延。
每每听到别的家长说起孩子早上起床难,我心里就暗暗窃喜——幸亏我孩子不这样!
其次,文章中提到“做事要多奖励孩子,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快并没有好处,当孩子快速完成任务时,家长不但不鼓励,还会给予孩子新的任务,那孩子为什么要快呢?”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以前总是要求孩子“快”,孩子也只是机械式的按要求去做,并没有了解到“快”的意义,更多的是被逼迫的。
如果能更好的让孩子感受到“不拖延”是有意义的,比如:当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家庭作业后,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又或者按时完成的一项任务,给孩子一些奖励,让孩子明白“不拖延”的好处,我想大多数孩子是更
喜欢这样的做法的。
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我小时候截然不同,不能拿我小时候的教育方式来要求孩子。
作为家长,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从日常的小事中做起,做孩子的榜样,慢慢纠正孩子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二(四)班
李璟宜
2016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