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拖延行为

儿童拖延行为

论文编号:
论文题目
作者单位
科目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邮箱
小学生作文书面评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作文书面评语,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之间探讨写作规律、展开心理对话的有效手段,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今天我将从作文书面评语的重要性、作文书面评语的功能、作文书面评语中存在的问题、作文书面评语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作文书面评语对策研究
一、作文书面评语的重要性
一条精彩的评语对优秀生写作文来说,是一种鼓励,会激起孩子更上一层楼的强烈欲望。

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修改他们的文章,但是错字和病句这一定得改,这对于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来说是很重要的,小学生毕竟还小,对于纠错的文字和语句接受能力还是很快的,看了老师的修改后,他下次也就会引起注意了。

对差等习作来说,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能帮助差生分析作文的优缺点,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们要读通文章的语句,多给他一些鼓励,让他们消除习作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让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让他们乐于写、敢于写。

差生的文章再怎么面目全非,也是他们的心血之作。

改太多了会挫败他们的兴致,伤他们的自尊,因此在改的时候还要适度。

作文书面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一种间接地指导和评价,书面评语一般分为写在作文的旁边或者结尾部分两种,作为教师我们最好做到两者皆有。

作文书面评语,它的内涵分为评人和评文,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赏析、评价学生的作文,而且还要评价文章所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道德、态度等因素,也就是评人。

评语要“评文”,首先要考虑两个方面,即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构成,二者缺一不可。

作文的内容主要是看他们用词、用句的能力,以及逻辑的严密或情节的生动等等。

形式包括文章的结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这是评文,如果单纯评价作文,会出现“就文评文”的形式主义评语,就会忽视、丧失作文评语的沟通、交流、教育作用,因此评人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作文书面评语的功能
(一)反馈作文写作的情况
学生写了作文,自然会产生一种期待的心情,正如每次考试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一样,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也有这样的心理需求。

就拿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现在四年级,每次写了作文,都会期待着什么时候发作文本,而且只要本子一发,全体学生就开始交头接耳了,谁得了什么,谁错了些什么,就开始比较了,这样,所有学生都知道什么地方写的不好。

(二)激发写作动机
良好的作文评语可以不断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写作动机。

学生的文章通过教师及时的评改,能提高他们对自己写作的认识,产生新的写作期望,不断提高写作的能力。

评语最好能够写一些激励肯定的话,这样可以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能够调动学生的热情。

(三)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每次在学生写作文时,可以多提示他们,写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更得心应手,并且在学生写好后,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欣赏他写的内容。

比如:我们班这次有个作文要求写动物,很多学生就写的自己家的小猫、小狗,然后自己很爱它,这个时候,我给他们的评语就会是“你们家的小猫真的很可爱,有机会,也让老师亲自去看看你们家的那只可爱的小猫吧!”这样就会让学生和我产生共鸣,他们就更愿意写的更好。

(四)提供写作范例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却不是很全面,但他们却有较强的模仿能力,那么这时教师如何写评语,评语的语言是否规范,评语书写是否工整,对学生作文的建议,是否得体,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态度和作文的质量,甚至影响到他们语文的学习。

从这个层面上说,作文评语提供了一种非常直观的示范,是一种身教。

这么简单就是一次教育,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作文书面评语的问题揭示
(一)作文书面评语的缺失
在以前的作文批改中,都是教师一个人在那里改,有的学校一个班有六七十人,那教师改起来就很吃力,而且批改作文本来就是一个很耗时的事情,后来就有人对作文的批改进行了改进,将作文的批改形式改为,家长、教师、学生交换改,这样学生和老师都会轻松一点。

但还是有人用一个日期或者一个阅字来敷衍了事,这是作文批改的一个大忌,
(二)作文书面评语空洞化、模式化、成人化
作文评语不仅要给学生的劳动成果做出及时、有效的肯定,还应该清楚指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促使他进一步完善作文。

比如,作文中存在的错字,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格式不对,这些,我们都要及时的给于指正,如果有些东西超出了他们的习作范围,我们就可以适当给予提示,不能对他们过高的要求,但是在写评语时,还不能空洞的写上一句“格式不对,注意错字”等语句,而要注意自己的用词,如果格式不对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我认为,这里或许这样更好”,这样的评语我们很好写,那学生接受起来也不会显得吃力,更加容易接受。

(三)作文书面评语语言形态的失效
教师的评语经常处于失语状态,即缺乏与学生对话的平等的、平和的语言状态,这既不符合新课标精神,也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式雷同,语言简单
有的教师在写评语是,所有学生的评语全部都是一个模式,比如“字迹工整,语言运用恰当,格式正确等等”,这种评语本身就是不合格的,而且还千篇一律都是这样,这就更加不行了,对学生也是一种侧面的打击。

2、用词武断,缺乏宽容
有些教师的评语过于武断。

比如,很多作文本上写着“全是错字,字迹太潦草”等语句,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更没有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这肯定是一条没有作用的评语。

小学生初学作文,缺点自然很多,然而很多教师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往往站在成人的高度甚至从文学创作的高度加以评论,这是非常不靠谱的,既累了学生,也累了自己。

3、重文轻人,舍本逐末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可有的教师写评语时,通常只看见学生的作文,却忽视了作文后面站着的鲜活的人,只对学生习作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却没有涉及作文的主体,尤其是对作文主体在作文过程中的活动没有做出合理的分析,有舍本逐末之味。

在小学生的作文本上,“该文……”“本文……”的表达方式非常普遍,而谈话式的“你……”则较少运用。

其实,“文如其人”,文章所表达出来的问题,也就是写作者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想切实解决文中所存在的问题,就应该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

(四)语言与文字的缺陷
教师在要求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风采,可是很多老师自己在写评语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去体现自己的文采了。

四、作文书面评语的改进措施
(一)客观定位教师在小学生习作评价中的“角色”
在作文这个过程中,除了是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外,也是教师和学生用文字在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因此,教师在写作文评语时一定要确立好自己的角色。

1、引领着,
小学生刚接触作文,不免会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入门,可以应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点评与指导。

2、小帮手
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小助手,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竭尽全力。

教师要把写作文评语看成是一项和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并对学生的需要和关注做出反应, 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充分发展。

3、朋友
很多老师会在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时这样介绍自己,“孩子们,我是你们的新老师,同时也是你们的好朋友”,那么,在写作文时,老师就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他们的朋友,我们学校这学期有位支教的老师,她每次在要求学生写作文时,自己也会跟着写,然后拿到班上和学生的进行对比,这样,老师不仅获得了孩子们的信任,还在展示、对比中,进行了作文教学。

(二)丰富作文书面评语的主体与载体
1、让学生书写评语
学生自己可能从未自己去点评过,而一直是在被点评,这时,可以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自己去发现错误,潜移默化的改正错误。

我们班有六十五名学生,我把他们分成了十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我批改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小组长批改,这样不仅锻炼了小组长,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还会要求组长把他写的评语给那位同学看,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就自己能避免一部分错误。

2、作文书面评语形式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教学手段不断的改进,作文批改其实也可以与以前不一样,有一位教师就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发表在空间的日志上,老师去看,然后再后面写下评语,这样增加了学生的空间点击率,而且小学生也是有面子观的,公共
场所不能丢了自己的面子,肯定会努力写好,这样一来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作文评语的写作也应顺应时势,通过网络创造作文评语交流平台,获取更广泛、更客观的作文评价。

五、结语
作文评语虽小,却能上承“指导”,下启“修改”,成为作文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纽带。

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推进,语文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学生在写作的乐园里徜徉。

参考文献;
[1]林茶居.学生作文中“失真”问题的探讨和解决[J].语文建设,2003(8). [2]张化万.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维[J].福建教育, 20O0(5).一
[3]王正华.谈谈作文评语[J].菏泽师专学报,1999(21)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