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边伟)lbz071128章 (6)

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边伟)lbz071128章 (6)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2.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标准
我国在吸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后,制定了一条适合我 国国情的汽车排放标准技术路线:对汽油车先实行“怠速法” 控制,再实施“强制装置法”,即对曲轴箱排放和燃油蒸发 进行控制,最后实行工况法控制;对柴油车则是先实行“自 由加速法”及“全负荷法”控制烟度,然后再与汽油车同步 实施工况法,第三步再考虑制定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标准。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1.一氧化碳
汽车排放中的CO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发动机 混合气过浓或燃烧质量不佳时,易生成CO。CO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有毒气体,它进入人体后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结合。CO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是氧的300倍。因此CO可使血 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缺氧。CO被人体大量吸入后会 使人感觉恶心、头晕及疲劳,严重时会使人窒息死亡。
比排放量是指检测时汽车单位行驶里程所排放的污染物 质量或发动机单位功所排放的污染物质量。常用的比排放量 量纲为g/km或g/(kW·h)。
在整车试验时,用单位测试循环的质量排放量(g/测试) 除以每测试循环的运转公里数可得到每公里的排放量(g/km), 这是排放法规中最常用的计量单位。当进行发动机排放特性 试验时,可以用单位功所排放的污染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 但一般测试仪器测出的是浓度排放量,此时可用浓度排放量、 排气流量、排气密度及发动机有效功率进行计算得到单位功 所排放的污染物质量。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5.微粒
汽油机排出的主要微粒是铅化物、硫酸盐、低分子物 质;柴油机排出的主要微粒为碳化物质(炭烟)和高分子量 的有机物(润滑油的氧化和裂解产物),其微粒的直径大约 在0.1~10 μm范围内。柴油机产生的微粒量比汽油机多 30~60倍。炭烟是柴油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它是由直径较 小的多孔性炭粒构成的。微粒中对人体和大气环境危害最 大的是2.5 μm左右的微粒,它悬浮于离地面1~2 m高的空 气中,容易被人体吸入。这些微粒往往吸附有许多有机污 染物、重金属元素和一些致癌物质,因而当其沉积到人体 肺部时,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我国于1982年颁布了大气质量标准,从1983年开始陆续 制定并颁布了汽车排放限值标准;1984年实施了汽油车怠速 排放、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等6项排 放限值和测量方法标准;1989年颁布了轻型车排放限值和测 量方法标准;1990年实施了汽车曲轴箱排放限值标准。1993 年对过去发布的部分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新颁布了车用汽油 机排放、汽油车蒸发排放和摩托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不都是有害的,如N2、CO2、O2、 H2和水蒸气等即属于不会对人和生物造成直接危害的物质。 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 氮氧化合物(NOx)、微粒、硫化物等。这些污染物由汽车的排 气管、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汽车排放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已经 构成公害。它对部分人群,尤其是对大城市的人群造成了严 重的健康威胁,同时它还损害生态环境,污染河流湖泊,危 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
第6章 汽车公害氧化硫(SO2)。它由所用 燃料中含有的硫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而生成。SO2有强烈的气 味,它本身可刺激咽喉与眼睛,严重时,可使人中毒,引 起呼吸道疾病。SO2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它能严重污 染河流、湖泊等水系,使土壤和水源酸化,殃及野生动植 物的生存安全,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6.1 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 6.2 汽车噪声的控制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6.1 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 6.1.1 汽车排放公害
现代汽车发动机主要是内燃机,其中以汽油、柴油 为燃料的内燃机应用最为广泛。汽车的排气公害问题实质 上是内燃机的排气污染问题。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2) 质量排放量 质量排放量是指实际检测时每小时或每测试循环发动
机排放的污染物质量,常用g/h或g/测试来表示。在实际环 境治理工作中,若对排放污染物进行总量监测,或在车辆排 放检测中按规定的工况循环测量排放量,则可用质量排放量 表示。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3) 比排放量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6.1.2 汽车排放检测标准
1.排放污染物的表示方法
1) 浓度排放量
浓度排放量常用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表示。体积分 数是指排气体积中污染物所占的体积比,根据实际中污染 物浓度的不同,可分别用%、×10-6或×10-9来表示。例如, 对排气中浓度较高的CO和CO2一般用%表示;对浓度较低的 HC、NOx用×10-6表示;而对浓度更低的成分可用×10-9表 示。质量浓度是指单位排气体积中污染物的质量,常用 mg/m3单位计量。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3.氮氧化合物
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主要指NO2和NO,通常可概括表示 为NOx。NOx主要是在高温燃烧过程中由空气中的氧和氮化合 而成。燃料中部分含氮化合物也会形成氮氧化合物。汽车 尾气中直接排出的氮氧化合物基本上是NO,汽油机排出的 氮氧化合物中,NO占99%,而柴油机排出的氮氧化合物中, NO2的比例稍大。NO在发动机刚排出时,其毒性较小,但排 出之后NO在大气中被氧化为剧毒的NO2,这一过程一般需要 几小时,若空气中有强氧化剂(如臭氧),则氧化过程变得 迅速。NO2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污染物,它能刺激眼、鼻粘 膜,麻痹嗅觉,甚至引起肺气肿。
第6章 汽车公害的控制
2.碳氢化合物
汽车废气中的HC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总称,是发动机未 燃尽的燃料分解或供油系中燃料的蒸发所产生的气体。汽车 排放污染物中,HC的20%~25%来自曲轴箱窜气,20%来自燃 油箱中的蒸发,其余则由发动机排气管排出。单独的HC只有 在浓度相当高的情况下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作 用不大。但HC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且生成 甲醛,形成烟雾,对人的眼、鼻和咽喉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 用,严重时可致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