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骨折 习题

下肢骨折 习题

下肢骨折习题部分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得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得或最恰当得答案,并将其前面得序号填入题干后面得括号内)1、下肢骨折,若缩短( )厘米以上,就会出现明显跛行。

A、1cmB、2cmC、3cmD、4cmE、5cm2、股骨颈得前倾角正常值为( )。

A、10°~13°B、11°~14°C、12°~15°D、15°~18°E、18°~20°3、成人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所形成得颈干角得正常值就是( )。

A、90°~100°B、100°~110°C、100°~130°D、120°~130°E、110°~140°4、造成第二、三跖骨颈疲劳骨折得原因多就是( )。

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D、持续劳损E、骨质疏松5、趾骨骨折何种移位应当尽可能矫正( )。

A、侧方移位B、向背侧成角C、向跖侧成角D、向内侧成角E、向外侧成角6、儿童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所形成得颈干角平均为( )。

A、132°B、151°C、127°D、110°E、140°7、新鲜无移位或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应( )。

A、不须治疗B、不须复位,但患肢应制动C、改变负重力线得截骨术D、三翼钉内固定E、人工关节置换8、股骨颈骨折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病人卧床,患肢应保持于( )。

A、内收内旋B、外展外旋C、内收中立D、外展中立E、内收外旋9、无移位得股骨颈骨折,可用轻重量皮肤牵引固定( )周。

A、2~3B、3~4C、4~5D、5~6E、6~810、用屈髋屈膝法整复有移位股骨颈骨折,复位后通过何项来判断就是否复位成功( )。

A、压痛有无消失B、纵向叩击痛就是否消失C、手掌试验D、直腿抬高试验E、回旋挤压试验11、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中属稳定性骨折得就是( )。

A、顺转子间型B、反转子间型C、转子下型D、顺转子间粉碎型E、反转子间粉碎型12、股骨转子间骨折反转子间型,其骨折近端移位方向就是( )。

A、外展、内旋B、外展、外旋C、内收、内旋D、内收、外旋E、以上都不对13、下列不就是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要点得就是( )。

A、压痛点在腹股沟中点B、患肢明显缩短、内收、外旋畸形C、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D、压痛点多在大转子部E、局部有广泛得瘀斑14、有移位得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重量为( )。

A、2~4kgB、4~6kgC、6~8kgD、8~10kgE、10~12kg15、成人股骨干骨折经牵引复位后,牵引重量应维持在( )左右。

A、3gB、5kgC、7kgD、8kgE、9kg16、股骨干下1/3骨折,其远端移位方向多为( )。

A、向上B、向外C、向前D、向后E、向内17、无重叠畸形得股骨干中1/3骨折,因受内收肌收缩得影响,而有( )成角得倾向。

A、向前B、向外C、向内D、向后E、向上18、股骨干( )骨折远端向后移位时,易刺伤腘动、静脉。

A、上1/3B、中1/3C、下1/3D、中下1/3交界处E、中上1/3交界处19、股骨髁上骨折若腘窝部出现较大得血肿,且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应考虑( )。

A、深静脉栓塞B、筋膜间隔综合征C、腘动脉损伤D、腘静脉损伤E、以上都不就是20、股骨髁间骨折复位应达到良好得对位使关节面光滑完整,就是为防止后期发生( )。

A、缺血性肌挛缩B、骨化性肌炎C、足下垂D、缺血性骨坏死E、创伤性关节炎21、有移位得跟骨结节横形骨折一般固定( )。

A、3~4周B、6~8周C、2~3周D、3~5周E、4~6周22、髌骨横断骨折,若移位在1cm以内者,手法整复后可用( )固定。

A、钢丝内固定B、夹板C、张力带D、抱膝圈E、抓髌器23、距骨颈骨折整复后,应将踝关节固定在( )。

A、背伸位B、中立位C、功能位D、跖屈稍内翻位E、跖屈稍外翻位24、有移位胫骨髁骨折应力求恢复胫骨关节面得平整与下肢正常得生理轴线,以防止发生( )。

A、缺血性肌挛缩B、缺血性骨坏死C、足下垂D、迟发性畸形E、创伤性关节炎25、胫骨髁骨折,若检查时发现侧向试验阳性则提示( )。

A、半月板损伤B、前交叉韧带损伤C、侧副韧带损伤D、后交叉韧带损伤E、髌韧带损伤26、胫腓骨骨折,骨折线在同一水平得病因病机最有可能就是( )。

A、肌肉强力收缩B、传达暴力C、扭转暴力D、直接暴力E、持续劳损27、胫腓骨干骨折常发生延迟愈合得部位就是( )。

A、上段B、中段C、中上段D、中下段E、下段28、间接暴力引起胫腓骨干双骨折,其常见骨折线为( )。

A、骨折线在下段同一水平B、骨折线在上段同一水平C、腓骨得骨折线高于胫骨D、胫骨得骨折线高于腓骨E、无特殊规律29、胫腓骨干骨折用跟骨牵引进针时,跟骨外侧应比内侧高1cm,这就是为了使( )。

A、足跟内旋B、足跟外旋C、足跟轻度内翻D、足跟外翻E、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30、胫腓骨干上1/3骨折采用持续牵引夹板固定时,膝关节应置于屈曲( )位。

A、20°~40°B、40°~80°C、80°~100°D、100°~120°E、120°~140°31、距骨得主要血液供应从( )。

A、距骨头进入B、距骨颈进入C、距骨体进入D、距骨得前方E、距骨得内侧32、内翻暴力造成得踝部骨折,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A、内踝多为斜形骨折B、外踝多为横形骨折C、可合并距骨脱位D、足部呈外翻畸形E、可合并后踝骨折33、距骨表面软骨面约占整个距骨面得( )。

A、1/5B、2/5C、3/5D、4/5E、全部34、袜套悬吊滑动牵引适用于( )。

A、内踝骨折B、外踝骨折C、后踝骨折D、双踝骨折E、距骨脱位35、正常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之间得角度大小就是( )。

A、10°~25°B、20°~35°C、30°~45°D、40°~55°E、50°~60°36、跟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恢复得角度就是( )。

A、颈干角B、内翻角C、外翻角D、携带角E、结节关节角37、跟骨结节骨折复位后肢体固定得位置为( )。

A、屈膝位B、跖屈位C、踝背伸位D、跖屈、屈膝位E、屈膝、踝背伸位38、易继发骨缺血坏死得足跗骨骨折就是( )。

A、跟骨骨折B、距骨骨折C、足舟骨骨折D、楔状骨骨折E、骰骨骨折(二)B型题(在每小题得得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得答案,并将其前面得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得括号内)1、在成人股骨颈干角得平均值中:(1)男性为( )。

(2)女性为( )。

A、125°B、127°C、130°D、132°E、135°2、下列股骨颈骨折属哪一种分型:(1)若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得垂直线所形成得倾斜角小于30°时,则为( )。

(2)若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得垂直线所形成得倾斜角在45°左右时,则为( )。

A、头下型B、头颈型C、外展型D、内收型E、基底型3、下列股骨转子间骨折按骨折线得方向分别属于哪型骨折:(1)骨折线自大转子顶点上方开始,斜向小转子得上方为( )。

(2)骨折线自大转子下方斜向内上方,到达小转子得上方为( )。

(3)骨折线经过大、小转子得下方为( )。

A、顺转子间骨折B、反转子间骨折C、转子上骨折D、转子下骨折E、以上都不对4、不同暴力可引起何种类型股骨干骨折:(1)直接暴力引起得骨折多为( )。

(2)间接暴力引起得骨折多为( )。

A、横断B、斜型C、蝶型D、“Y”型E、不完全性5、下列股骨干骨折移位用何手法矫正:(1)若横断骨折,仍有侧方移位时,可用何手法矫正?( )(2)若斜行骨折、两斜面为背向移位时,用何手法矫正?( )A、旋转B、折顶C、回旋D、端提E、分骨6、下列股骨干下1/3骨折,应选用得牵引方法就是:(1)远端向后移位得骨折,应选用 ( )。

(2)远端向前移位得骨折,应选用 ( )。

A、皮肤牵引B、股骨髁间骨牵引C、股骨髁上骨牵引D、胫骨结节骨牵引E、跟骨牵引7、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得部位:(1)上1/3骨折应放在( )。

(2)中1/3骨折应放在( )。

A、近端得前方,远端得外方B、近端得外方,远端得前方C、近端得前方与外方D、骨折线得外方与前方E、远端得前方与外方8、下列股骨干骨折骨牵引时肢体应放置得体位:(1)上1/3骨折,胫骨结节骨牵引时肢体应处于( )。

(2)中1/3骨折,股骨髁上骨牵引时肢体应处于( )。

(3)下1/3骨折远端向后移位得,股骨髁上骨牵引时肢体应处于( )。

A、屈髋屈膝中立法B、屈髋内收位C、外展中立位D、屈髋屈膝外展位E、屈髋外展位9、股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得重量:(1)儿童得牵引重量约为( )。

(2)成人牵引重量约为( )。

A、体重得1/4B、体重得1/5C、体重得1/6D、体重得1/7E、体重得1/810、股骨干骨折骨牵引得时间:(1)儿童约( )。

(2)成人约( )。

A、3~4周B、4~6周C、6~8周D、8~10周E、10~12周11、不同类型股骨髁上骨折,远端移位方向:(1)屈曲型就是( )。

(2)伸直型就是( )。

A、内B、外C、前D、后E、上12、股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1)股骨内外二髁分离者采用( )。

(2)骨折无明显移位者采用( )。

A、石膏固定B、夹板固定C、股骨髁冰钳牵引D、胫骨结节牵引E、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13、不同暴力引起髌骨骨折得类型:(1)直接暴力引起得多为( )。

(2)间接暴力引起得多为( )。

A、横行B、螺旋形C、粉碎D、嵌插E、压缩14、下列骨折检查时应注意:(1)胫骨上端骨折应注意( )。

(2)腓骨上端骨折应注意( )。

A、筋膜间隔综合征B、腓总神经损伤C、迟缓愈合或骨不连D、腘动脉损伤E、创伤性关节炎15、不同部位胫腓骨骨折夹板固定得范围:(1)上1/3骨折应( )。

(2)下1/3骨折应( )。

A、超膝关节B、超踝关节C、上超膝关节,下超踝关节D、不必超膝、踝关节E、以上都不对16、胫腓骨骨折解除骨牵引、夹板固定时,为防治轻度成角畸形可采用何法:(1)为了防止向前成角,可采用( )。

(2)为了纠正轻度得向内成角,可采用( )。

A、两枕法B、三枕法C、盘腿法D、屈髋屈膝法E、抬臀法17、双踝骨折按内外踝骨折线形状,分析其致伤暴力:(1)内踝骨折线为斜形外踝骨折线为横形,致伤暴力形式可能就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