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脊髓炎医学培训课件

急性脊髓炎医学培训课件


2/24/2021
急性脊髓炎医学
2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三)病理
➢ 病变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髓(T3~5)最为常见,其原因为该处的血液供应不 如他处丰富,易于受累;其次为颈髓和腰髓。
➢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通常局限于1个节段,多灶融合或多个节段散在病灶较少见。 ➢ 脊髓内如有2个以上散在病灶称为播散性脊髓炎。 ➢ 肉眼可见受累节段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脊膜充血或有炎性渗出物。切面可见病变脊
➢ 感觉障碍
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在感觉缺失平面的上缘可有感觉过敏或束带感;轻症患者感觉平面可不
明显。随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反射性神经 源性膀胱;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utonomic dysreflexia)
2/24/2021
2/24/2021
急性脊髓炎医学
8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3) 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subacute necrotic myelitis):较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缓慢进行性加
重的双下肢无力、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常伴有肌肉萎缩,病变平面以下感觉减退。 (4) 急性脊髓压迫症:脊柱结核或转移癌,造成椎体破坏,突然塌陷而压迫脊髓,出现急性横贯性损 害。 (5) 急性硬脊膜外脓肿:临床表现与急性脊髓炎相似,但有化脓性病灶及感染病史,病变部位有压痛, 椎管有梗阻现象,外周血及脑脊液白细胞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MRI可帮助诊断。 (6)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肢体呈弛缓性瘫痪,末梢型感觉障碍,可伴脑神经损害,括 约肌功能障碍少见,即使出现一般也在急性期数天至1周内恢复。 (7)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型相关脊髓病(HTLV-1 associated myelopathy,HAM):是人类T淋巴 细胞1型病毒慢性感染所致的免疫异常相关的脊髓病变,以缓慢进行性截瘫为临床特征。
急性脊髓炎医学
7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病前有感染或预防接种史,迅速出现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 现,结合脑脊液检查和MRI检查,诊断并不难。
2. 鉴别诊断 (1) 视神经脊髓炎:属于脱髓鞘疾病,除有横贯性脊髓炎的症状外,还有视力下降或VEP异常,视神
髓软化、边缘不清、灰质与白质界限不清。 ➢ 镜下可见软脊膜和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为主。灰质内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溶解,并可出现细胞破碎、溶解、消失;白质 内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病灶中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脊髓严重损害时可软化形成空腔。
2/24/2021
急性脊髓炎医学
经病变可出现在脊髓症状之前、同时或之后。 (2) 脊髓血管病
1) 缺血性: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容易和急性脊髓炎相混淆,病变水平相应部位出现根痛、短时 间内出现截瘫、痛温觉缺失、尿便障碍,但深感觉保留。
2) 出血性:脊髓出血少见,多由外伤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骤伴有剧烈背痛,肢体瘫痪和 尿便潴留。可呈血性脑脊液,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2/24/2021
急性脊髓炎医学
6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五)辅助检查
3. 影像学检查
脊柱X线平片正常 若脊髓严重肿胀,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
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较弥散的T2高信号,强度不 均,可有融合(如图)。 部分病例可始终无异常
2/24/2021
急性脊髓炎的MRI表现
T1加权像显示上胸段水平脊髓局限性增粗,呈较低信号; T2加权像显示相应节段呈较高信号
3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四)临床表现
➢ 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 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症状,或有预防接种史。外伤、劳累、
受凉等为发病诱因。 ➢ 急性起病,起病时有低热,病变部位神经根痛,肢体麻木无力和病变节段束带感;亦
有患者无任何其他症状而突然发生瘫痪。 ➢ 大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
急性脊髓炎医学
5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五)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压力正常,无色透明,细胞数和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以 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正常。
2. 电生理检查
(1)视觉诱发电位(VEP):正常。 (2)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可明显减低。 (3)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4)肌电图:可正常或呈失神经改变。
能障碍。 ➢ 以胸段脊髓炎最为常见,尤其是T3~5节段,颈髓、腰髓次之。
2/24/2021
急性脊髓炎医学
4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四)临床表现
➢ 运动障碍 早期为脊髓休克期,出现肢体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一般持续2~4周则进入恢复期,肌张力、腱反射逐渐增高,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的恢复 常始于下 肢远端,然后逐步上移 下肢任何部位的刺激或膀胱充盈,均可引起下肢屈曲反射和痉挛,伴有出汗、竖毛、尿便自动排出等 症状,称为总体反射,常提示预后不良
急性脊髓炎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病因不明,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如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 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性脊髓炎等。
➢ 多数患者在出现脊髓症状前1~4周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但其脑 脊液未检出病毒抗体,脊髓和脑脊液中未分离出病毒,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反 应有关,并非直接感染所致,为非感染性炎症性脊髓炎(myelitis of noninfectious inflammatory type)。
• 神经病学(第8版)
急性脊髓炎
(一)定义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 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 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2/24/2021
急性脊髓炎医学
1Leabharlann • 神经病学(第8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