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要点潘潘1、马尾松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是我市优良的乡土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

生长迅速,每亩年生长量可达0.67~1m3。

培养纸浆纤维板12年可主伐,培养建筑材20~30年主伐。

一、种苗要求:1、种源:我市马尾松良种有:(1)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嫁接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或经选育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8年生的每亩平均树高、胸径、蓄积分别达7.2m、8.9cm、4.5162m3,分别超过省定丰产林标准的42.8%、78%、282%;最大单株树高9.4cm,胸径13.4cm。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武平十方、永定仙师91-92营建的实生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2、苗木规格:(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

Ⅰ级苗地径>0.35cm,苗高>20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Ⅱ级苗地径0.25~0.35cm,,苗高15~20cm,根系长度12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8条以上。

(2)播种容器苗:苗龄半年的容器苗高度>10cm;苗龄1年的容器苗苗高>16cm,地径0.3cm。

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

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

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

容器不破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3)无性系扦插容器苗:苗龄0.5年,苗高>8cm。

其它要求与播种容器苗相同。

二、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较肥沃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

全面炼山要求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株/亩,株行距为2×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形排列。

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草根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过磷酸钙200-2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期为每年1~2月份。

(1)容器苗必须将塑料袋撕破,栽植深度比营养土深3~5厘米,做到栽直、穴中、压实、培土。

(2)裸根苗在起苗、运苗过程中,要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

起苗后,立即把苗根蘸上黄泥浆。

栽植做到栽直、舒根、压实。

三、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后一般连续抚育和施肥三年,每年4~5月扩穴抚育,9~10月全面锄草一次,次年根据立地质量情况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每株施用氮肥200-250g。

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即: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2、杉木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常绿乔木,中性偏喜光,浅根性,侧根发达,根穿透力弱,荫生性强,喜温湿,怕风怕旱,忌土壤瘠薄、板结渍水。

具有生长快、成材早、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等特性,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家具等。

一、种苗质量:1 种源:我省杉木良种有顺昌洋口国有林场、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等一、二代种子园生产的种子。

2 苗木规格:(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苗木充分木质化,叶色紫红或灰绿,无损伤。

Ⅰ级苗要求地径>0.40cm,苗高>24cm,根系长度20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5条以上。

Ⅱ级苗要求地径0.30~0.40cm,苗高16~24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

(2)插条苗:苗龄1年,苗木充分木质化,叶色紫红或灰绿,无损伤。

Ⅰ级苗要求地径>0.60cm,苗高>60cm,根系长度30cm;Ⅱ级苗地径0.40~0.60cm,苗高40~60cm,根系长度25cm。

二、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长坡中部以下山腹、山麓、谷地、土层厚度70cm以上,腐殖质10cm以上,土壤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红壤、红黄壤、黄壤均适宜,背风多雾的地带最适宜。

2、造林地准备:(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也可采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200株/亩,株行距为1.67×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排列。

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石块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14%P2O5的钙镁磷肥100-1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间每年1-2月份。

栽植时苗木根系要舒展,不要窝根,适当深栽,以控制萌蘖,栽植深度一般为苗高的1/3,苗梢要朝外,以免“反山”影响生长。

三、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后三年应加强抚育管理,每年在四、五月进行扩穴,九、十月各要进行一次除草松土,此外,应注意除去根际萌蘖和基部脚枝,以及培土、扶正等工作。

第三年4~5月追肥,每株施100g钙镁磷肥,追肥采用沟施方法,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3、南方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是珍贵用材、药用、观赏树种。

属阴性浅根性树种。

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其经济价值极高,按我省现有红豆杉人工林生长量调查,年树高平均生长量一般为0.2-0.34m,平均胸径生长量0.4-0.6cm。

一、苗木质量:选用二年年以上的高20cm以上,地径3-5cm在上的实生容器苗或扦插容器苗。

二、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一般选择在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凹部、山谷、山沟等水湿条件较好、土层较厚,通透性较好,土壤肥力高,日照较短(时数4-6小时)的地方造林。

2、造林地准备:挖穴整地时间一般为10-12月份。

块状清杂,挖明穴,穴规格为5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分别堆放,以便将表土回入穴内,增加穴内养分。

3、栽植:一般在1-3月份的阴雨天进行栽植。

在栽植前1个月回表土、施基肥。

将挖出的表土在穴上方左右两旁的表土打碎、捡净石块、树根、茅草等,填回穴内,回土至一半时,每穴放入复合肥200g ,并与穴内的土充分拌匀,回土高出穴面10cm 以上。

造林方式:混交造林,可与毛竹、杜英等阔叶树种混交,亦可在毛竹和阔叶林下造林,初植密度50-60株/亩。

栽植前用水把容器苗浇透。

栽植时小心将塑料袋撕破剥除干净,确保营养土不散开,用双手在营养土外压实覆土,最后在穴面上填一层2-3cm的松土保墒,栽植深度高出营养土3cm左右。

三、幼林抚育管理第一年抚育二次,施肥一次,上半年进行扩穴培土,下半年全面锄草,每株施复合肥200g ;第二年上半年全面深翻垦复,并每株施复合肥200g,下半年全面锄草;第三年在上半年全面锄草一次。

4、桉树桉树可培育用材林、工业原料林、油料林、薪炭林,也是四旁绿化和沿海防护林的优良树种。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也是世界最有价值的阔叶树硬质材之一。

桉树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生丰产性能好,产量高,周期短。

但应考虑树种的耐寒性。

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一般6-10年轮伐。

永安市林业局和永林集团1997年营造的巨尾桉和尾巨桉,3年生平均高14-15m,平均胸径10-11cm,每公顷蓄积量高达100-120m3。

一、苗木质量: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叶色正常,木质化程度好的营养袋苗木,苗高在15-25cm为宜。

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须选用尾巨桉、尾赤桉无性速生品系,如DH3229、186、177、101、179、198、223、184、207、15、201、3216、3327等品系。

北部或高海拔地方须选用无性耐寒品系,如尾赤桉、DH186、179、198、207、201、113、196、107等。

造林面积大,须采用多品系混合造林,以提高林分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一般选择在年均气温大于16℃,极端最低湿度-8℃,平均霜日60天左右,海拔600m以下,交通较方便、地形较开阔、土层80cm以上,土壤疏松、较肥沃、较平缓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1)林地清理:时间一般为8-9月份。

全面劈杂、开设防火路,晒干后进行炼山。

炼山要彻底,对未燃尽的灌木、枝桠等要集堆烧毁,以防治白蚁为害。

(2)整地挖穴:整地时间一般为10-12月。

以密度为120株/亩为宜。

穴位采用窄株宽行,行间穴位品字形,南北坡行带垂直于等高线设置(南北走向),其余坡向行带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以发挥边行效应。

块状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40cm。

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以便将表土回入穴内,增加穴内养分。

挖穴整地时,须将管茅头挖起,打净泥土,并将根头向上翻晒。

3、栽植:(1)回表土、施基肥:在栽植前1个月回表土、施基肥。

尽量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

回表土时必须打碎土块,拣净石块、枝桠和草根等杂物,尤其是芒其根一定要拣干净,以防治白蚁为害。

回表土至穴一半时,每穴施入钙镁磷基肥500克,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回表土至满穴。

(2)投放白蚁诱杀包。

在栽植前1个半月或栽植后投放白蚁诱杀包。

日平均气温低于10℃地面无白蚁活动和雨天,不要投放。

白蚁诱杀包投放量30-35包/亩,投放穴之间距离4×5米,诱杀包投放穴与栽植穴尽量错开。

造林地边缘外30-40m的林地,也要投放白蚁诱杀包,以达到彻底防治白蚁的目的。

白蚁诱杀包投放穴规格为穴面25-30cm ,深20-30cm 。

投放方法:采用地表半腐烂状态的芒萁或上年已枯死变成棕色的干芒萁1小把(4-5g),将诱杀包内药粉均匀平铺在药袋内(药袋不能撕开),然后用上述芒萁将药包上、下包好,放入白蚁诱杀包投放穴内,复土25-30cm ,踩实,使穴面土略出地面,并在穴面上盖一块塑料薄膜,四周压上小石块,以防止雨水淋透穴下芒萁和药包,影响防治白蚁效果。

白蚁诱杀包投放后1个月内不能在林地上翻动土壤,以防切断蚁路,影响防治白蚁效果。

(3)栽植:晚霜过后即可进行栽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