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余弦定理教学课件PPT

正余弦定理教学课件PPT

答案:56π
三基能力强化
5.在△ ABC 中,如果 A=60°,c= 2, a= 6,则△ ABC 的形状是________.
答案:直角三角形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一 正弦定理的应用
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 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 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 通常根据正弦定理和大边对大角定理 进行判断.
基础知识梳理
1.正弦定理
(1)基
本形

:a sinA
=b sinB
=c sinC

2R(2R 是△ ABC 外接圆的直径).
(2)变形式: ①a= 2RsinA,b= 2RsinB,c= 2RsinC. ②S△ ABC= 12absinC=12bcsinA=12acsinB.
基础知识梳理
1.正弦定理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思考·提示】 (1)已知一边和 两角解三角形; (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解三角 形; (3)已知两边与夹角求面积.
课堂互动讲练
例1 已知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两 边及其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先判断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 的作出解答. (1)a=10,b=20,A=80°; (2)a=2 3,b=6,A=30°.
课堂互动讲练
【思路点拨】 已知三角形的两 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可利用正弦定 理解三角形,但要注意解的判断.
课堂互动讲练
【解】 (1)法一:由余弦定理知
cosB=a2+2ca2c-b2,cosC=a2+2ba2b-c2,
将上式代入ccoossBC=-2ab+c,
得a2+c2- 2ac
b2 2ab ·a2+b2-
c2=-2ab+
, c
整理得 a2+c2-b2=-ac.
∴cosB=
a2+c2- 2ac
b2=-2aacc=-12.
三基能力强化
1.(2009 年高考福建卷改编)已知钝 角△ ABC 的面积为 3 3,BC=4,CA=3, 则角 C 的大小为( )
A.60° C.135° 答案:B
B.120° D.150°
三基能力强化
2.在△ ABC 中,A=60°,a=4 3,b =4 2,则 B 等于( )
A.45°或135° C.45° 答案:C
课堂互动讲练
当 B=120°时,C=30°,c=assininAC= 2 s3ins3in03°0°=2 3.
∴B=60°,C=90°,c=4 3或 B= 120°,C=30°,c=2 3.
【易误点评】 在(2)中容易漏掉 B=120°的情形,对于已知两边和其 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容易 出错,一定要注意是一解、二解还是 无解.
基础知识梳理
2.余弦定理
(1)基本形式: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2)变形式:
b2+c2-a2
a2+c2-b2
cosA= 2bc ,cosB= 2ac ,
a2+b2-c2
cosC= 2ab .
基础知识梳理
2.余弦定理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思考·提示】 (1)已知两边与 夹角求第三边; (2)已知三边解三角形; (3)已知两边及一对角求第三边 (利用方程思想).
课堂互动讲练
互动探究 若例 1 的要求不变,条件为(1)a=7,
b=8,A=105°; (2)b=10,c=5 6,C=60°.
课堂互动讲练
解:(1)a=7,b=8,a<b,∴B>A=105°>90°.
∴本题无解.
(2)b=10,c=5 6,b<c,
∴B<C=60°<90°.∴本题有一解.
∵sinB=bsicnC=10·5sin660°= 22,
课堂互动讲练
例2 在△ ABC 中,a、b、c 分别是

A、B、C
的对边,且cosB=- cosC
b 2a+c.
(1)求角 B 的大小;
(2)若 b= 13,a+c=4,求
△ ABC 的面积.
课堂互动讲练
【 思 路 点 拨 】 由 cosB = - cosC
2ab+c,利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 系求解.
课堂互动讲练
【解】 (1)a=10,b=20,a<b, A=80°<90° 讨论如下: ∵bsinA = 20·sin80°>20·sin60° =10 3, ∴a<b·sinA, ∴本题无解.
课堂互动讲练
(2)a=2 3,b=6,a<b,A=30°<90° 又∵bsinA=6sin30°=3,a>bsinA, ∴本题有两解. 由正弦定理得 sinB=bsianA=6s2in330° = 23, B=60°或 120°. 当 B=60°时,C=90°, c=assininAC= 2 s3ins3in09°0°=4 3;
∴B=45°,A=1i·sni4n57°5°=10×
6+ 4
2
2 =5(
3+1).
2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二 余弦定理的应用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主要运用余 弦定理的推论.“已知两边和它们的 夹角”解三角形可使用余弦定理求第 三边,然后利用推论求出另一个角, 最后利用A+B+C=π求出第三个 角.
课堂互动讲练
【名师点评】 本题(1)中法一是 利用余弦定理把角转化为边,把边转 化为角.法二是利用正弦定理.
课堂互动讲练
B.135° D.75°
三基能力强化
3.在△ABC中,若A=120°,AB =5,BC=7,则△ABC的面积是( )
A.3 4 3 C.154 3
答案:C
B.152 3 D.158 3
三基能力强化
4.在△ ABC 中,角 A、B、C 所对 的边分别为 a、b、c,若 a=1,b= 7, c= 3,则 B=______.
∵B 为三角形的内角,∴B=23π.
课堂互动讲练
法二:ccoossBC=-2sinsAin+BsinC ∴2sinAcosB+cosBsinC=-sinBcosC ∴2sinAcosB+sin(B+C)=0 ∴2sinAcosB+sinA=0. ∴cosB=-12,∴B=23π.
课堂互动讲练
(2)将 b= 13,a+c=4,B=23π, 代入 b2=a2+c2-2accosB,得 b2=(a +c)2-2ac-2accosB, ∴13=16-2ac(1-12),∴ac=3, ∴S△ABC=12acsinB=34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