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卷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提炼的观点是:科学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发展。

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使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点睛】解答历史论述题的第一步是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是组织材料进行论述,第三步是得出结论,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

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解析】【详解】(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可知,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3.世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1931年,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材料三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四历史上,英国首都伦敦曾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

在英语里,雾霾被称为“烟雾(smog)”,由煤烟(smoke)和雾(fog)合成而来。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哪项技术创新有直接关系?(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请写出促使材料一中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3)材料二中这位发明家是谁?请写出他的一项发明。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5)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蒸汽机的改进。

(2)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或汽车、飞机(3)爱迪生。

耐用的白炽灯泡或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4)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5)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蒸汽机的改进有直接关系,蒸汽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请内燃机或汽车、飞机是促使材料一中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3)依据材料二“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1931年,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耐用的白炽灯泡或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都是他的发明。

(4)根据材料三“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的信息和材料四历史上,英国首都伦敦曾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4.材料 1885年在实验室中,一个伟大的发明诞生了。

卡尔本茨将内燃机改进成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三轮车上,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的雏形出现了……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由于当时欧洲封建宗教居于统治地位,这台在实验室诞生的三轮汽车被封建宗教界视为“怪物”,并预言这东西会毁灭人类,并要将卡尔本茨送到宗教审判台进行审判,卡尔本茨听到消息后,不得不逃到瑞士避难。

尽管如此,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

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这辆三轮汽车被命名为“奔驰1号”。

汽车虽然制造出来了,可这个不断散发臭气的家伙总是半路“抛锚”,再加上操作性不是很好,经常撞墙,遭到了人们的嘲讽,由于担心在大庭广众面前出洋相,再加上封建势力的阻挠,卡尔本茨尽管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却从来不敢开着它上街。

就在这个时候,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站了出来…1888年8月的一天,早上5点多钟,贝尔塔唤醒了两个孩子,把汽车推出来,一起向100多公里之外的福尔兹海姆进发,去探望孩子的祖母。

行驶到14公里,燃料没有了,只好到一家燃油店去购买汽油;行驶到70公里以后,又被一个陡坡拦住了去路,只好让小儿子来驾驶,贝尔塔和大儿子在后面推;发动机的油路堵塞了,贝尔塔就用发针把它修好;电器设备发生短路,就用丝袜作绝缘垫。

一直开到黄昏,母子三人才又累又饿地到达目的地。

孩子的祖母惊叹不已,小镇上的人们都跑出来看这个“怪物”。

兴奋的贝尔塔立即给丈夫拍了一封电报:“汽车接受了考验,请速申请参加慕尼黑博览会。

”卡尔本茨接到电报后两手发抖,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很快就办妥了参展的手续。

在慕尼黑工业博览会上,卡尔本茨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汽车,吸引了大批客户的目光。

——选自百度百科(1)根据以上材料可知哪两个人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什么特点?汽车发明和使用的开始阶段,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请分别概括?(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答案】(1)卡尔本茨和贝尔塔。

(2)速度快。

有利因素: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内燃机的发明、卡尔本茨的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贝尔塔的勇于实践。

不利因素:封建宗教势力的阻挠;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和技术的不完善。

(3)从实验室发明到应用到实践的历程。

【解析】【详解】(1)分析材料可知,卡尔本茨制造了汽车,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使用了汽车,成功了,所以卡尔本茨和贝尔塔对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分析材料“虽然这辆车的时速只有16公里,但在当时马车流行的时代,这样的速度已经足够让人瞠目了”可知,汽车与当时流行的交通工具相比具有速度快的特点。

由材料“卡尔本茨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报的专利获得了批准,取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制造专利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