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


六 元 结 构 能 力 目 标 课 体 系
模块内容项 目化
知识技能 一体化
项目教学现 场化 任课教师多 元化
把课堂搬到饲料厂,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完全参与到 生产过程中,每门课用一至半个月时间完成技能模块学 习。
聘请饲料厂的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技能模块 的现场教学任务。 把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对接: 落实“双证书(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人才质量
★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
人才培养过程;
★近3年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均可达到97%,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
率≥95%。

饲料与动物营养相关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获取率为 100%,双证书获
取率为100%。
★学生动手能力强,多名学生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
社会声誉
• 专业创立11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355名毕业生; • 通过与正大集团泰州分公司、大北农集团江苏分 公司等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1个“厂中校”和 1个“校中厂”标准化饲料添加预混料生产车间, 分别组建教师“驻企工作站”和企业技师“驻校 工作站”,建立深层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提升 学校和企业的融合度以及企业的参与度。 • 毕业生就业于江苏各大饲料企业,企业满意度高 ;部分自主创业,取得良好的业绩。

实践教学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聘请办 法》 《兼职教师管理规范》 《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办 法》 《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饲料生产技能训练手册》 《学生实验实训管理办法》

课程教学 管理
(二)教学改革
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突出以企业职业岗位 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饲料营销员
核心 课程
《饲料加工 《配合饲料》 《饲料分析 工艺与设备》 《饲料添加剂》 与检测》
《饲料营销 与技术服务》
课 程 体 系
拓展 课程
饲料生产技能培训教程 饲料厂设备配型与选型
企业顶岗实习 (校外实训平台)
核心 课程
饲料加工工艺 配合饲料 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 饲料添加剂与分析检测 饲料分析与检测
饲料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精品课程建设
1门国家级课程资源库课程 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 1门学校精品课程
饲料 加工 饲料 添加剂
配合 饲料
饲料 营销
饲料 检测
项目教学、理实一体 改革考核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内容的改革 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认 证内容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 将专业 技能训练与职业工种考核结合起来。
3.能胜任饲料加工企业和养殖企业的饲料品质控制 ;
4.能从事饲料设备维护、饲料配方设计、饲料加工与经营 ; 5.能从事饲料营销、技术服务;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 程 体 系
企业调研 专业研讨会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岗位群
岗位 群
饲料加工 中央控制工
饲料品控工
饲料检验 化验员
2008年 33.40% 4.32%
2009年 38.10% 5.89%
2010年 47.61% 7.46%
2011年 52.31% 9.78%
2012年* 56.00% 11.00%
100万吨以上 50~99万吨 备注:*为预期值
@2008-2012
3
饲料企业集团向全球化战略发展初具规模
饲料与动物营养
专业剖析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建设团队
汇报人:方希修
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汇报 内容
教学保障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专业特色 存在问题及规划
一、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
(一)专业设置背景
畜牧业发展现状 饲料发展现状 专业人才需求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2、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行业标准、 职业资格标准 引入课程教学 建设五门优质 专业核心课程 资源库
深入调研 专业研讨会
返回
课程上网资源
课程标准 教学课件 电子教案 实训手册 案例库 相关职业标准 教学视频 在线题库 网上答疑 „„
网上自测
网上学习
网上交流
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合作共建以 国家、省级和校 级精品课程为主 的优质核心课程 体系
厂中校
校中厂
校中厂
校中厂
维修工技能鉴定
饲料生产模(虚)拟 仿真实训室 学生在加工饲料
五、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招生就业 人才质量 社会声誉
招生就业
1.招生
江苏为主,面向长三角,面向全国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年级
报到率
录取率
2011
2012
85
86
100%
100%
2013
88
100%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1
2 3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泰州正大饲料有限公司
新希望饲料(泰州)分公司 泰州百穗行饲料有限公司
为学生提供 参观学习和实习的平台
四、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一)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 《课程授课计划表编写规定》 《教师教学规范》 《学生成绩评价标准》 《试卷袋装订规范》
(二)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
饲料分析实训室 饲料生产虚拟实训室
饲料质量分析
饲料加工设备与工艺
饲料加工中心实训室
各种类型饲料
分析天平实训室
饲料质量称重
饲料安全实训室
饲料质量分析
饲料中控室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
校内实训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实训室名称 饲料分析实训室 饲料生产虚拟实训室 饲料加工实训室 饲料安全实训室 饲料标本室 饲料天平室 高温室 饲料中控室 分光光度计室
江苏饲料从业人员本专科学生比例不高
(二)专业发展历程
2002年 2007年 2010年 2012年
动物营养 与饲料
饲料生产 与营销
饲料与 动物营养
饲料与 动物营养
已经培养毕业生355人; 目前在校生199人
专业基本情况
• 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已经培养毕业生355 人,为饲料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 技能人才。 • 我院为江苏省饲料创新联盟成员单位,江 苏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 2011年,《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获得教 育部 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 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支持,开创了本 专业建设的新里程碑。
1
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养殖业规模化程度大幅提升与原料供应格局
图表
100.0% 90.0% 80.0% 74.2%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年 *
课程考核 技能化
校企多元化合作模式
订单培养型(正大班) 专家入驻型(康乐班) 校企多 元化合 作模式 企业文化型(大北农班)
产学研型
企业顾问型
培养目标
面向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现代饲料业与畜牧业发展需求,培养饲料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 1.掌握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 ; 2.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 ;
专业技能训练 与生产实习 (校内实训平台 和校外实训平台)
基础 课程
分析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营养 动物遗传繁育、畜禽环境卫生
基础技能训练 (校内实训平台)
三、教 学 保 障
(一)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职称结构合理
职称结构组成图
学历学位层次合理
师资学历组成图
博士 硕士 学士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三层次岗位技能”的培养
• 第一层次:为生产基本操作的能力,对应于饲料 加工、饲料品控岗位,包括养殖场饲料生产现场 操作的技术实训。 • 第二层次:为技术性操作的能力,对应于饲料检 验化验员、中央控制工、饲料配方师、饲料营销 与技术服务等技术员岗位。包括课堂实训、教学 实习和饲料厂生产现场技术操作实训。 • 第三层次:为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对应 于饲料厂生产管理岗位、销售管理岗位。主要在 养殖场、饲料厂、畜牧兽医站等预就业实习岗位 ,包括综合技术、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以行业为先 以行业为先导 导
以就业为目标
办学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本位
“356”双体 系培养模式
专业研讨会
岗位群
召开饲料类专业研 讨会 技能要求 能力分解
夯实基础阶段 项目课程训练阶段 岗前实训阶段 顶岗实习阶段
专业调研
深入企业调研
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
(一)人才培养模式 “356”双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
江苏省2012年畜牧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分布示意图
部分饲料厂的饲料生产人员都是由农村闲 本科及以上, 8% 职人员或畜牧兽医专业的人员组成,专业 小学及以下, 9% 初中, 27% 小学及以下 大专, 25% 能力差,对生产环节把握不牢及对生产过 初中 高中 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正确及时的解决, 大专 导致生产的饲料质量参差不齐 . 本科及以上 高中, 31%
招生就业
2.就业
思路:学校网、企 业网、人脉网,三 网合一,搭建学生 就业平台。
Title 学校网 in here
饲料企业
Title 企业网 in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