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学复习资料汇总
定量地理数据:是用数量来表示的地理现象或地理要素。
温度;
雨量;
人口数量;
工业产值……
4、社会-经济数据和环境与自然资源数据
社会-经济数据:
人口、经济、农业、工业、劳动力、土地、交通与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等……
环境与自然资源数据:
位置、资源、地形、水文、地质、土壤、植被等等……
5、地理数据的变换
概念(P14)
步骤如下:
A、求变数的全距R
B、确定组数n
C、计算组距h
D、确定组限
E、计算组中值m(m=(下限+上限)/2)
F、补充概念:频数、频率、概率总体、个体、样本、容量(样本容量)
10、频数分布图表的绘制
A、频数分布表的制作
分组频数分布表
不分组频数分布表
B、分组频数分布表的制作:
分组频数分布表
组序组距组中值频数累积频数频率(%)累积频率(%)
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图示
现实世界的分系统——假说——模型——检验——解释——关于现实世界的结论(可以证明假说的正确与否)——理论——模型
7、计量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布型研究
相互关系研究
类型研究
网络分析
趋势面分析
8、计量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空间相互作用分析:“地理流”
系统仿真研究
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
空间扩散研究
12、地理数据的分布特征值
(一)1.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反映平均水平和集中趋势。加权算术平均数--权的含义:比重、重要性
简单算术平均数
(一)集中性的代表值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二)离散性的代表值
绝对离散度
相对离散度
13、集中性的代表值
2.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
概念:
几何意义:
14、离散性的代表值
A、绝对离散度:
空间数据:
仅表示某一特定角度下的世界,它是指单个地段或群体地区以位置为参照的数据一般以坐标表示。
2、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地理数据:只表征一些地理现象或地理要素性质上的差异,而没有数量上的变化。
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数度:慢、中等、较快、快、很快;
若干区域坡度:平缓、较陡、陡、很陡;
天气:阴、多云、晴。
3、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B、标号法求最短路径(E.W.Dijkstra)
从始点v1开始,给每一个顶点记一个数(称为标号)。
标号分T和P两种:T标号表示从始点v1到这一点的最短路权的上界,称为临时标号;P标号表示从v1到该点的最短路权,称为固定标号。
已得到P标号的点不再改变,凡是没有标上P标号的点,均标上T标号。
算法的每一步均把某一点的T标号改变为P标号。最多经过n-1步,就可以得到从始点到每一点的最短路径。
153-836844 20 20
283-11398711 35 55
3113-143 128415 20 75
9 5 95
6203-233218120 5 100
11、频数分布图表的绘制
频数分布图的绘制
直方图法
多边形图法
累积频数图(累积频率图)
最短路径问题
A、一般情况下最短路径问题的叙述:
在有向图G=(V,A)中,给定一个始点v1和终点v9,对每条弧(vi,vj)∈A相应的有一个权wij(称G为赋权有向图)。
最短路径问题,就是要求从始点v1到终点v9的一条路,使其在所有的从v1到v9的路径中,它是总权最小的一条。
V为点的集合,A则为弧的集合。
第一章绪论
1、计量地理学的概念
2、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古代地理学(19世纪以前)
近代地理学(19世纪-20世纪50年代)
现代地理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
3、现代地理学发展史上的计量运动
衣阿华的经济学派
威斯康星的统计学派
普林斯顿的社会物理学派
其他……
4、计量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初期:50年代末-60年代末
中期:60年代末-70年代末
离差(偏差、离均差):真差
di越大,离散程度越大
di越小,离散程度越小
绝对离散度:
离差平方和:
目的:
公式:
离差平方和越大,离散程度越大
离差平方和越小,离散程度越小
绝对离散度:
方差:
B、相对离散度:
变差系数:离差系数、变异系数
第三章空间分布的测度和时间序列
1、空间分布的类型
点状分布类型:
线状分布类型:
面状分布类型:
离散区域分布类型
连续区域分布类型
2、点状分布的测度
最邻近平均距离的测度
A最邻近平均距离
顺序法区域法:(略)
邻近指数:
对中心位置的测度
中心位置及其测度
中项中心
平均中心(分布重心)
区域重心的测度(补充)
区域重心的测度(补充)
离散程度的测度
3、线状分布的测度—网络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
网络图
与几何学中图形的区别
地理系统分析
随机数学方法的应用
地理系统模拟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1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计量地理学和生产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建设新的地理学理论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计量方法的发展
第二章地理数据系统
1、地理数据的类型
根据地理数据本身性质不同: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根据地理数据来源及表征系统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数据和环境与自然资源数据;
从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
5、计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空间与过程的研究(空间分布与演化过程)
生态研究(PRED系统)
区域研究(地域综合体)
6、计量地理学与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
传统地理学
观察、分类、比较、综合、描述
计量地理学
假说-模式化-校验-解释-结论
传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图示
区域地理问题——对问题的思考——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分析——地理解释——关于问题的结论——比较
种类
定性数据转换成定量数据
数据本身转换
6、数据本身转换-数值标准化方法
变换方法:
对数变换
开(立)平方变换
取倒数变换
概率变换
模数变换
指数变换
7、地理数据来源
野外调查
室内化验分析
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从地形图、航片、卫片上提取地理信息
从有关部门收集观测或统计资料
8、地理数据整理
检查资料;
统计分组。
9、地理数据整理-统计分组
标号法求最短路径—计算步骤
开始,给v1标上P标号P(v1)=0。其余各点标上T标号,T(vj)=+∞。
①设vi是刚刚得到P标号的点,考虑所有这样的点vj:使(vi,vj)∈A,以及vj的标号是T标号,则修改vj的T标号为min{T(vj), P(vi)+Wij}。
空间行为研究
地理系统优化调控研究
9、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
A、传统地理学:
常用归纳法。
概括来自观察。
难以避开观察到的是特殊情况或解释者的个人好恶。
B、计量地理学:
通过假设予以条理化;
经过模式化得出数据予以检验;
若成功,建立法则和理论,否则重新建立假说。
10、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计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