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2013【湖南省娄底市】二(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是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贤者/能勿丧耳。
D.策之/不以其道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B.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处)D.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练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词语句的大意。
①所以动心忍性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选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答案】10.A 11.C(“益处”应改为“增加”)
12.D(谈人体现“生于忧患”,论国体现“死于安乐”)
13.⑴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
⑵这样之后就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
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灭亡。
14.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辽宁省阜新市】二(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
(8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
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
吴之祸也。
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
王若重
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得也。
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