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相关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述指标中,哪个不属于材料的力学性能?(D)A、强度B、塑性C、韧性D、热稳定性2、长期承受交变应力的构件,最可能产生的破坏形式是(C)A、脆性断裂破坏B、失稳破坏C、疲劳破坏D、蠕变破坏3、衡量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时断裂的力学性能指标是(C)A、强度B、塑性C、韧性D、硬度4、因应力腐蚀而产生的缺陷通常是(A )A.表面裂纹;B.密集蚀孔;C.导致严重减薄的蚀坑;D.以上都是;5、制造承压类特种设备所用的低碳钢属于(C)A.共析钢;B.过共析钢;C.亚共析钢;D.以上都对;6、钢的C曲线位置右移即意味着(A )A.淬硬组织更容易出现;B.等温转变所需时间更短;C.转变组织的塑性韧性相对较好;D.以上都不对;7、淬火加高温回火的热处理称为(C )A.退火;B.正火;C.调质;D.消氢处理;8、含碳量小于或等于多少的碳素钢称为低碳钢(C )A.0.15%;B.0.20%;C.0.25%;D.0.3%;9、如欲使工件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又有较高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即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采用的热处理方法是(D)A.退火;B.不完全退火;C.正火;D.调质;10、合金总量在多少以下的合金钢称为低合金钢(C )A.0.5%;B.2%;C.5%;D.10%;11、低碳钢中不属于杂质的元素是(A)A. Fe和CB. Mn和Si;C. S和P;D. N和H;12、以下哪一元素加入钢中能显著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减少回火脆性(D )A. Mn;B. Si;C. Ni;D. Mo;13、低合金钢焊接减少热影响区淬硬倾向的有效措施是(B)A 烘烤焊条B 预热焊件C 提高焊速D 焊后热处理14、下列哪一因素不是导致冷裂纹产生的原因(D)A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含氢量B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C 焊接应力的大小D焊缝中低熔点共晶物的含量15、电渣焊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应在(D)A 焊接36小时后B焊接24小时后C消除应力热处理后D正火处理后16、下列焊缝缺陷中属于面积性缺陷的有(C)A 气孔B 夹渣C 裂纹D夹钨17、下列哪一种缺陷危害性最大( D)A 圆形气孔B 未焊透C 未熔合D 裂纹18、下述有关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叙述,错误的是(B)A 使焊件上的热量尽量均匀可减小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B 减少对焊缝自由收缩的限制可减小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C 焊接线能量越大,产生的焊接变形或焊接应力亦增大D 采用焊前预热和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可减小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19、下述有关咬边缺陷产生原因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C)A 焊接电流太大B 焊条与工件角度不对C 运条速度太快D 直流焊时发生磁偏吹20、坡口不清洁,有水、油、锈,最有可能导致的焊接缺陷是(A )A、气孔B、夹渣C、未熔合D、裂纹二、填空题1、过冷度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2、Ni 和Mn 是改善钢在低温下变脆现象的最有效的合金元素。
3、影响低温韧性的因素有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冶炼的脱氧方法、热处理状态、钢板厚度、合金元素,其中以合金元素的影响最为严重。
4、低合金耐热钢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组织结构将发生变化,包括珠光体球化、石墨化、合金元素再分配等。
5、强化奥氏体不能用热处理方法而要用冷加工方法。
6、奥氏体不锈钢存在着晶间腐蚀、点蚀、应力腐蚀开裂等腐蚀形式。
7、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晶间贫铬所致。
8、由于奥氏体不锈钢是面心立方晶格,不出现低温脆性,所以它可以作为低温用钢。
9、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应力。
10、完全退火的主要目的是均匀组织、消除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11、金属的强度是指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2、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13、硬度是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或表面损伤的能力。
14、冲击韧度是指材料在外加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时消耗能量大小的特性。
15、晶体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位错等。
16、钢在加热过程中奥氏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形核、晶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份均匀化等四个阶段。
17、马氏体是碳溶于铁素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18、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 中的固溶体,是体心晶格。
19、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 中的固溶体,是面心晶格。
20、渗碳体是铁和碳组成的特殊化合物。
21、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22、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三部分。
23、焊接性包括工艺可焊性和使用可焊性两个方面。
24、压力管道检验一般内容包括外观检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测、焊接接头内部缺陷检测、耐压试验、泻漏性试验。
25、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6、当变形超过屈服阶段后,材料又恢复了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即欲使试件继续变形,必须增加应力值,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现象。
27、根据原子在物质内部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28、低碳钢室温下的正常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碳含量越低,组织中的铁素体的含量就越多,塑性和韧性也就越好,但强度和硬度却随之降低。
29、把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l050~110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这种方法称为固溶处理。
30、对于含有钛或铌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为了防止晶间腐蚀,必须使钢中的碳全部固定在碳化钛或碳化铌中。
以此为目的的热处理称为稳定化处理。
三、选择题(含多项选择)1、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晶间腐蚀,常采用的措施是: d 。
a、严格控制含碳量;b、添加稳定剂;c、进行焊后热处理;d、以上都是。
2、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大体可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中a、b 区组织性能最差。
a、熔合区;b、过热区;c、正火区;c、部分相变区。
3、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是a、b、d 。
a、遏制或减少了淬硬组织的形成;b、降低焊接接头的内应力;c、细化晶粒。
d、有利于氢从焊缝金属中逸出。
4、焊后及时后热处理的主要作用是 c 、d 。
a、均匀化学成份;b、防止再热裂纹产生;c、减少扩散氧;d、改善组织,降低淬硬性。
5、导致产生冷裂纹的因素是 d 。
a、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氢含量;b、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c、焊接应力的大小。
d、以上都是。
6、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晶间腐蚀,以下做法不对的是b 。
a、使焊缝形成双相组织;b、采用大的焊接规范;c、添加稳定剂在钢材和焊接材料中;d、严格控制含碳量。
7、在下列 d 情况时,对在用压力容器的埋藏缺陷,应进行射线或超声探伤。
a、制造中焊缝经过两次以上返修或使用过程中焊缝补焊过的部位;b、使用中出现焊缝泄漏的部位及其两端延长部位;c、检验时发现焊缝表面缺陷,认为需要进行焊缝埋藏缺陷检查的部位。
d、以上都是。
8、关于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时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焊后立刻进行;b、在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c、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的检测,应在焊接完成24 h后进行;d、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9、关于锅炉无损检测应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 。
a、对焊缝交叉部位应优先检测;、b、各种参数和类型的锅炉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应一致;c、对设备上的所有焊缝进行100%无损检测;d、对中、高压锅炉,采取RT和UT并用。
10、关于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的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不宜采用十字焊缝;b、低温压力容器、承受交变载荷的压力容器的焊接结构,必须采用全焊透的结构;c、不锈钢壳体与碳钢支座之间的垫板应采用低碳钢材料;d、当两侧钢材厚度不等时,必要时应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
11、回火的主要目的是a、b、c、d 。
a、降低材料的应力;b、提高韧性;c、稳定零件尺寸;d、改善加工性能。
12、关于手工电弧焊焊条药皮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提高焊缝强度;b、冶金作用;;c、掺合金;d、保护作用13、关于钨极氩弧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d 。
a、工件焊接后变形较小;b、不适于焊有色金属及合金;c、电弧稳定,成形美观;d、氩气流量越大越好。
14、关于压力容器应作全部(100%)检测的部位,下列说法正确的确是d 。
a、先拼板后成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
b、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内件等所覆盖的焊接接头。
c、拼接管板的对接接头。
d、以上都是。
15、关于锅炉的无损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对焊缝交叉部位应优先检测;b、需做热处理的焊接接头,应在热处理前进行无损检测;c、对抽查不合格部位,返修后按原抽查比例进行检测;d、锅炉中的重要角煌缝,一般不采用超声波探伤,而采用射线探伤。
四、问答题1、常见的晶体结构有哪些?实际使用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什么特点?金属晶体中常见缺陷有哪些?何谓金属结晶的过冷度?答:见书P12、P13页。
2、试述钢的热处理的工艺过程及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答:见书P17页。
3、试述钢的“淬火+回火”工艺及其目的。
答:见书P23、P24页。
4、试述碳钢中的杂质有哪些?这些杂质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答:见书P27页。
5、不锈钢的主加合金元素是什么?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有哪些?何谓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和稳定化处理?答:见书P24、P33页。
6、焊条药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见书P36页。
7、何谓钢材的焊接性?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含义?答:见书P54页。
8、焊前预热的作用有哪些?答:见书P57页。
9、试述锅炉的无损检测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见书P82页。
10、试述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时机和方法选择。
答:见书P99页。
11、试述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在用压力容器的埋藏缺陷的无损检测及应遵循的原则。
答:见书P102页。
12、试述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
答:见书P122、P123页。
13、何谓冷裂纹、热裂纹?试述其形成机理及防止措施。
答:见书P128~P133页。
五、计算题1、示波屏上有A、B、C三个波,其中A波比B波高3dB,C波比B波低3dB,已知B波高为50mm,求A、C各为多少mm?解:由已知得△= 20lgA/B = 3∴A = 100.15×B = 1.41×50 = 70.6(mm)又△= 20 lgC/B = -3∴ C = 10-0.15×B = 0.708×50 = 35.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