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图设计与编绘——交通网制图综合
地图设计与编绘——交通网制图综合
大比例尺地图上,火车和汽车渡口都应表示,否则,会给地图 用户以表示,但可以按长度确定其选 取标准。隧道只许选取不许合并。桥隧相间出现时,还要注意它们 之间的长度对比关系以及它们与地貌间的关系。
(1)
(2)
(3)
道路的形状概括 (一)
制图综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智能化过程,为了实现制图综合的 科学化,它还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约制:地图用途、比例尺、景观 条件、图解限制和数据质量,并使用约定的方法。
交通网概述
交通网是各种运输通道的总称,它包括陆 地上的各种道路、管线,空中、水上航线及各 类同交通有关的附属物体和标志。
陆地交通网的主体是道路,也包括管道和电 讯线路。通常称为道路网。
4)道路附属物的选取
道路的附属物包括火车站、桥梁、渡口、隧道、涵洞、里程碑 等。在大于1:10万的地形图上,应表示全部的火车站,比例尺再缩 小就要对它们进行选取。
桥梁与道路密切相关,只有选取道路时才考虑选取与之相连的 桥梁。大比例尺地图上,双线河上的桥梁一般都要选取。在桥梁被 舍弃的条件下,道路应连续通过。
➢
道路上的弯曲按比例尺不能正确表达时,就要进
行概括。地图上应在保持道路位置尽可能精确的条件下,
正确显示道路的基本形状。
大比例尺地图上,道路符号在图上占据的宽度和实 地差别不大时,道路的实际弯曲可以正确表示出来。当 符号宽度大大超过实地宽度时,例如,1:10万地图上要 超过近10倍,1:100万地图上超过约80倍,道路的弯曲 会自然的消失掉,为了保持各地段道路的基本形状特征, 必须对特征形状有意识地加以夸张放大。
我国铁路网密度极小,从地形图直至1:400万的小比例尺的普 通地理图,都可以完整地表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要舍去的只是一 些专用线、短小的支叉线等。
2)公路的选取 公路的选取较为复杂。在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上,普通公路基本
上可以表示出来,只会舍去一些专用线、短小支叉、部分的简易公 路。在进行公路网改造的地区,新修的高等级公路线路拉直,老线 又没有废弃,二者距离往往很近,中比例尺地图上也可能舍去这些 并行的公路。
地形图--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 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虚线路与其他道路、居民地符号及图廓相连时,应实 部相接。可用打断、补丁、个别微调线型等方法处理。
概括道路的方法有删除、夸大具有特征意义的弯曲、 移位、共线或缩小符号(特殊的表示手法)。
概括道路形状的基本原则:保持道路特征转弯的精 确位置和形状;概括后的道路形状要与有关的要素相互 协调;要正确反映各段道路曲折的对比关系。
(1)
(2)
(3)
道 路 的 形 状 概 括 (二)
➢ 道路上 的小弯曲可 以根据尺度 标准给予删 除从而减少 道路上的弯 曲个数,但 是要注意保 持各路段的 弯曲对比。
这里主要介绍陆地上的各种道路的制图综 合。
(1)
按轨数 按轨距 按牵引方式 按通行能力 按综合标志 按交通部标准
单轨铁路 标准轨铁路 电气化铁路
道
铁路
双轨铁路 多轨铁路
窄轨铁路
其他铁路
(分类) 公路
高速公路 主要公路 普通公路 简易公路
路
其他道路
国道 汽车专用路 省道 一般公路 县道 乡镇道路
大路 乡村路
小路 时令路
道 路 的 选 取(一)
1、道路的数量描述 编图时常常用网眼面积作为道路的选取指标。道路组成多边形网,网 眼面积指多边形的大小。影响因素有居民地密度、居民地大小和居民地名 称注记的长短。小型密集区1-1.5平方厘米,大型密集区1.5-2平方厘米。 超过3个字时,网眼面积还要放大。
在小于1:100万的地图上,公路会大量的被舍弃,重点是选取那 些连接各省间重要城市的公路,然后以各级行政中心为结点表达它 们的连接关系,注意不同结点上的条数对比。
(1)
道 路 的 选 取(三)
3)其它道路的选取
其他道路是舍弃的主要对象。它们的选取反映地区道路网的特 征,补充道路网的密度,使之达到保持密度对比和网眼平面结构特 征的目的。道路的极大密度不应超过2厘米/平方厘米的标准。
选取又称为取舍,指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 保留在地图上,不需要的信息则被舍弃。
概括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也 就是说,对于那些选取了的信息,在比例尺缩小的条件下,能够以 需要的形式传输给读者。概括分为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和质量 特征的概括。
制图综合的目的是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抽象出基本规律, 更好地运用地图图形向读者传递信息,并可以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避免地图很快地失去作用。
统称为地形图。其中 1:5000、 1:10000、 1:
25000、 1:50000、
1:100000、1:250000、
1:500000、1:1000000等8种比例尺地形图为我国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 分别是1:5万及更大、1:10万和1:25万、1:50万和 1:100万。(具有相对性)。
第七章 交通网制图综合
目录
1 制图综合概述 2 交通网概述 3 道路的选取 4 道路的形状概括 5 相关链接
制图综合概述
制图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显示客观世界。但当简单缩 小地球表面的现象时,我们想要看到的地理现象的特性和分布规律 并没有出现,却会产生那些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地物的间距、 宽度、长度都同等比例地缩小了,相邻的离散物体挤在一起,复杂 的地物轮廓显得很混乱,增加了事物的复杂性,拥挤不堪。为了达 到地图上能使读者看到清晰的图形,这些图又能反映出地理现象的 特性和分布,这就要进行制图综合,即选取和概括。
移动一般的原则是:移动次要物体保持 重要物体的精确位置;当两物体的意义相同 时,可作相对移位,以确保两物体的互相关 系。
(1)
道路的形状概括(五)
➢ 山区公路的之字形弯曲,为了保持其形状特征又不 过多地使道路移位,可采用共线或局部缩小符号的方法 作特殊处理。
(1)
相关链接
➢ 我国规定大于1:100万(含1:100万)的普通地图
2、选取道路的一般原则 ❖ 1)重要道路应优先选取
道路重要性的标志主要是等级,是相对的,相对于该制图区域内的。
❖ 2)具有特殊意义的道路优先考虑。比如:作为区域分界线的、通向 国境线的、沙漠区通向水源的、穿越沙漠的、穿越沼泽的、通向车站、机 场、港口、渡口、矿山、隘口的......
❖ 3)道路的取舍要和居民地的取舍相适应
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居民地的密度大体上决定着道路网的密度,居民地 的等级大体上决定道路的等级,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则决定着道路网的结构。 大比例尺地图上,每个居民地都应有一条以上的道路相连,中小比例尺地 图上允许部分小居民地没有道路相连。
(1)
❖4)保持道路网平面图形的特征 道路的网状结构,取决于居民地、水系、地貌等 的分布特征。平原地区道路较平直,呈方形或多 边形网状结构,选取后的道路网图形应与资料图 上相似。在山区,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道路会 构成不同的网状。
(1)
(2)
(3)
(4)
道路的形状概括(三)
➢ 对于具有 特征意义的小 弯曲,即使其 尺寸在临界尺 度以下,也应 当夸大表示。
(1)
道路的形状概括(四)
➢ 随着地图比例尺缩小而双线道路符号的
相应增大,图上有些路段无法按道路的中心 线描绘符号,因而只有通过移动道路符号位 置的方法,以反映道路本身的形状特征,及 其与其他靠近物体的正确关系。
❖5)保持不同地区道路的密度对比
基本
选取规律对道路选取也是适用的。密度大的地区
舍去的道路较多,密度小的地区舍去的较少,最
终要保持各不同密度区的对比关系。随着比例尺
的缩小,各地区间的密度差异会减少,但始终要
保持密度对比不可倒置。
(2)
(3)
道 路 的 选 取(二)
3、各种道路的选取 1)铁路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