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因工程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人因工程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人体感觉适宜刺激
感觉
感受 器
视觉 听觉 旋转
眼睛 耳 半规管肌肉感受器
下落和直线运动 半规管
味觉
头和口腔的一些特殊细胞
嗅觉 触觉
鼻腔粘膜上的一些毛细胞 主要是皮肤
适宜刺激 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 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内耳液压变化,肌肉伸张 内耳小骨位置变化
溶于唾液中的一些化学物质
蒸发的化学物质 皮肤表面的变形弯曲
刺激源 外部 外部 内部 内部
外部
外部 接触
感知系统信息加工
人体感觉适宜刺激
1.含义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
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是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
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 2.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
也包括高空、深水、地下、加速、减速、高温、低温及辐射等特殊工作环境。
研究作业方法、作息制度及其改善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从事体力作业、技能作业和脑力作业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工作能力及信
息处理特点;研究作业时合理的负荷及能量消耗、工作与休息制度、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方法;研
究适宜作业的人机界面等等。
觉察: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 分辨: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感知系统信息加工
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感觉 视觉
刺激维度
在直线上 (在直线度盘上) 点(指针)的位置
颜色(主波长) 明度
简单几何图形的面 积
直线的长度 直线倾斜度 弧度(其弦不变)
目视化的作用 5.作业标准和效率
目视化的作用
感知系统信息加工 6.信息沟通简单化
认知系统信息加工
认知系统的信息储存 1. 工作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
(1)复述。复述是工作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复
述或保持性复述,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将工作 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Connell(1955)
2.00
4
Geldard(in Miller,1956)
2.30
5
Geldard(in Millef,1956)
2.80
7
Geldard(in Miller,1956)
1.70
3
Hawker(l960)
1.80
3
Hawker、Warn(1961)
不同感知觉的绝对辨认能力-2
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提高作业效率。 疲劳研究,工作站设计以及为残疾人设计合适的工具。
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 ,代表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心理学的应用对人在工作中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 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要重视人的因素。
• 感觉器官和相关的记忆存 储器组成感知系统,感受 信息并进行简单信息编码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 接收信息并存入工作记忆中,从 长时记忆中提取以前存入的有关 信息和加工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后做出决策,将决策信息输出到 运动系统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信息量、信息传递
• (1)信息 • 以适合通讯、存储或处理的形式表示的知识和消息。 •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人因工程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大纲
contents
0
人因工程学基本理论
1
0 2
人因在信息处理上的应用
0 3
人因在人脑疲劳上的应用
0 4
人因在健康安全上的应用
人因工程学基本理念
提供方便
认识人因工程
手提电脑 随身听
减少精神压力
认识人因工程
易于操作
认识人因工程
认识人因工程
1. 生产过程中的人因问题
-----资源要素 -----生产过程
• (2)信息量 • 我国古代的烽火台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 烽火台燃起烟火,表示敌人来犯, 否则,表示敌军未动。 • 它传递的信息只有两种情况:“有”或“没有”。 • 这是最简单的通信情形,拿它作为信息量的单位,称为“1比特”。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传递模式
人机系统中,信息传递过程通常有三种模式:
肤觉(电 击)
刺激维度
纯音强度(音响) 纯音频率(音高)
食盐水浓度
振动强度 振动持续时间
振动位置 电击强度 电击持续时间
绝对辨认能 辨认的 力(bit/刺激) 刺激数
研究者
2.30
5
Gamer(1953)
2.50
7
Pollack(1952、1953)
1.90
4
Beebe-Center、Rodgers、
机具
作业 环境
器具
工具、电话、电传、办公用具、软件、家具、清扫工具、卫生用具、厨房用具、防护用具、文具、玩具、 书刊、广告、媒体、标志、标牌、包装用品、说明书等
设备与设施 被服
工厂、车间、成套设备、监控中心、军事系统、机场、码头、车站、道路系统、城市设施、住宅设施、无 障碍设施、旅游与休闲设施、安全与防火设施、核能设施、场馆等
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座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
研究内容
人因工程学研究领域
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参照国家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新建企业环评,环保部门定期检测)

作业环境包括一般工作环境,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
人因工程学定义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国际人类工效学会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 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 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 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 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 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 舒适等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
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 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 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 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 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 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人因工程学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 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学科研究的总趋势还是侧重应用。其主要
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人因工程学系统地研究人体特性,如人的感知特性、信息加工能力、传递反应特性;人的工作负
荷与效能、疲劳;人体尺寸、人体力量、人体活动范围;人的决策过程、影响效率和人为失误的因素
人因工程学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
• 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因工程研究人为失误的特征和规律,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找出导致人为失误的各种因素,以
改进人—机—环境系统,通过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相互补充和协调,克服不安全因素,搞好系统安全管
理工作。
• 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人因工程学要研究人的决策行为模式;研究如何改进生产或服务流程;研究组织形式与组织界面,
2.60~3.00 7~8
Pollack(in Miller,1956)
2.80~3.30 7~11
Pollack(in Mler,1956)
1.60~2.20 4~5
Pollack(in Miller,1956)
不同感知觉的绝对辨认能力-1
感知系统信息加工
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感觉 听觉
味觉 振动觉 (胸部)
工厂、车间、控制中心、计算室、操纵室、驾驶室、检验室、办公室、车箱、船舱、机舱、住宅、医院、 学校、商店、地铁、 候车室、会议室、业务与交易厅、餐厅、各种场馆及公共场所等
管理
人与组织、 设备、信 息、技术、职能、模 式等
业务流程再造、生产与服务过程优化、组织结构与部门界面管理、管理运作模式、决策行为模式、参与管 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网络、模拟企业、程序与标 准、沟通方式、人事制度、激励机制、人员选拔与培训、安全管理、技术创新、CI策划等
绝对辨认能 力(bit/刺激
)
3.25
辨认的 刺激数
10
研究者 Hake、Garner(1951)
3.90
10
Coonan、Klemmen(in Miller,1956)
3.10
9
Eriksen、Hake(1955)
2.30
5
Eriksen、Hake(1955)
2.20 2.60
5 Pollack(in Miller,1956) 6
等。
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
之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研究内容
人因工程学研究领域
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
息交换的过程。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
总结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 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 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 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 成的系统,简称为人一机 系统。
人因工程学发展
01
泰勒
02 吉尔布雷斯
03 闵斯托伯格
04
霍桑
05 恰帕尼斯
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研究工具的形状、尺寸与日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