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添加剂基本知识

润滑油添加剂基本知识

润滑油解码
一、汽车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主要分类
1、清净分散剂如T154、T15
2、T106、T104、T105、T122等;
清净分散剂主要作用起到清净分散作用。

磺酸盐目前是使用比较广泛的清净剂,磺酸盐能够对油中的烟炲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

特别是高碱值磺酸盐高温清净性好,酸中和性能好。

磺酸盐的主要缺陷是抗氧化性能较差,在严苛条件下酸中和速度比烷基酚盐较差。

硫化烷基酚盐高温清净性好,能够有效抑制柴油机油积碳。

与磺酸盐分配后可以互补缺点。

分散剂提供的油溶性基团比清净剂大,能有效抑制积碳和胶状物互相聚集。

分散剂在润滑油中又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一些油溶或不油溶的固体和液体溶解到润滑油当中,起到增溶作用。

2、抗氧抗腐剂如T202、T203等;
抗氧抗腐剂的主要主要品种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能够抑制发动机油漆膜、油泥的产生,抑制油品粘度增长。

但是发动机油中磷含量主要来自于抗氧抗腐剂,磷元素能使汽车尾气转化器中三元催化剂中毒。

因此在高档发动机油限制了磷含量。

实现低磷化对策就意味着减少ZDDP的用量,会对油品抗氧和抗磨性能产生大的影响。

目前科技人员正着手开发研制低磷或无灰添加剂,以取代或部分取代ZDDP。

3、挤压抗磨剂如T321等;
挤压抗磨剂一般为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当滑动的两个表面压力增大,便面膜变薄,两个表面凸起处相互接触,
产生局部高温高压,此时极压剂的活性元素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剪切强度较低的的固体保护膜。

4、摩擦改进剂,如T406等;
摩擦改进剂吸附膜大多数为物理吸附膜,物理吸附膜是可逆的,温度升高后吸附膜将会消失,因此摩擦改进剂只有在温度较低,负荷较小的情况下有效。

摩擦改进剂用于汽车自动传动液中,可改善油品摩擦系数,改善换挡舒适性。

发动机油和齿轮油中使用摩擦改进剂具有降低边界润滑的摩擦系数的作用,提高燃料经济性。

5、抗氧剂,如T512、T534等;
抗氧剂能有效防止油品氧化,能延长其使用和储存寿命。

酚类和胺类抗氧剂能捕捉自由基,是氧化反应自由基终止剂,而ZDDP主要是氧化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的分解剂。

6、粘度指数改进剂,如T602、T603等;
粘指剂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加入粘度较低的基础油中能显著提高油品粘度和改善黏温性能,适应宽温度范围对油品粘度的要求。

7、防锈剂如T701等;
防锈剂主要作用机理与其分子中极性一段吸附于金属表面,烃基一段伸向油层,形成分子定向排列的致密分子膜,以阻止水分与氧渗入金属表面产生锈蚀。

8、降凝剂如T803等。

降凝剂虽然不能改变油品析出石蜡的数量,但能够吸附在蜡表面或共
晶,对蜡晶的增长方向及形状产生作用,从而阻止蜡晶粒之间的粘接作用,抑制了蜡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使倾点降低。

二、内燃机油
内燃机油的主要作用:润滑与摩擦、冷却、密封、清洁、防锈防腐、缓冲。

内燃机油应具备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黏温性能,充分的清净分散性,优良的抗磨性,有效的酸中和性,抗氧化及热安定性能好,良好的抗泡性和优良的剪切安定性。

名称所在部位温度/℃生成的部位
漆膜150-200 活塞裙部、内腔和缸套上部
目前国际上内燃机油粘度等级均执行美国SAE J300标准。

我国内燃机油黏度标准执行GB/T 14906-94,参照SAE J300-1987执行,对标准中的测定方法做了修改,以适应SAE J300的新变化。

车用润滑油的性质由添加剂、黏度等级和质量等级所决定。

尽管车用润滑油的台架评定是润滑油行业和OEM已经接受的规则,但是新的车用润滑油规格推出越来越快,发动机台架评定的项目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贵,例如CH-4级别油台架一次全部通过的费用近30万美元!
API汽油机油性能等级
API柴油机油性能等级
内燃机油油品质量的优劣是通过一系列测试评定方法来确定的,每个测试结果反映了油品的某一性能油品从研制到定型生产一般需要理化试验、仪器分析试验、性能试验(台架试验)、使用试验。

内燃机油中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燃方式不同,这使得在油品配方组成上有较大差异。

柴油机点燃方式为压燃式,运转时产生的烟炲较多,引
起机油粘度增长、磨损加剧。

且柴油中硫含量较高燃烧后产生的酸性物质多,易引起腐蚀磨损。

柴油机热负荷比汽油机大燃烧室温度高,机油易变质。

汽油机油低温油泥比较突出故添加剂配方中分散剂比例较大。

柴油机油要解决高温清净性,加入的清净剂比例较高。

为了改善油品的高温氧化性,还要加入胺类、酯类辅助抗氧剂。

典型的内燃机油复合剂配方
添加剂组分SJ汽油机油% CF-4柴油机油%
高碱值磺酸镁9.8 -
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8.7 25
磺酸钙8.7 17
ZDDP 13.0 12 复合抗氧剂7.6 4
内燃机油复合剂由关键三部分,清净剂、分散剂和ZDDP。

内燃机油配方复杂仅清净剂就包括磺酸盐、酚盐、水杨酸盐,柴油机油中添加磺酸盐清净剂的成为磺酸盐配方,添加水杨酸盐的成为水杨酸盐配方。

这两种添加剂相容性差,通常不同一使用。

如果每一个配方,欲更换其中某一两个种类完全相同、只是厂家不同的添加剂时,则必须是在确认他们的质量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才可不经评定既与更换。

三、添加剂发展趋势
1、排放
为了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出台了更换更严格的汽油机
和柴油机排放法规。

虽然市场对低SAPS含量的润滑油有需求,但实际上,此类润滑油产品在市场上还不多见,而中等SAPS含量的润滑油产品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欧洲市场的需求已经比较稳定。

低SAPS 含量的润滑油的配方技术非常复杂,开发成本相当高,其要在市场上占据更高的份额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目前市场上低SAPS含量的润滑油还比较少,仍以全SAPS和中等SAPS含量的润滑油为主。

燃料经济性和延长换油期也是目前添加剂所面临的挑战。

降低发动机油中的SAPS,通过模拟试验降低成本,处理毒素,倾向采用全球发动机规格也是添加剂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