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9689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课件
59689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课件
脉冲充电
(价格低廉) (提高电池寿命) (减少充电时间)
1.3 电压等级
• 电压按照幅值和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划分为:
• 安全用电:通常为36V • 低压:1kV及以下 • 高压:1kV以上
第2章 电的危害
• 2.1 人体过电电阻与电流 • 2.2 触电危害
2.1人体过电电阻与电流 1. 皮肤电阻与皮下电阻
3.短路危害
• 短路是指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短路。 • 1)短路形式
电源短路
用电器短路
2)短路原因
元件损坏 气象条件影响
人为因素
3)短路后果及防护
大电流,产生大量的热量,损毁设 备
造成低电压,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 作
干扰抑制与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 影响通信,通讯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 韩炯刚
目录
• 第1章 安全用电常识 • 第2章 电的危害 • 第3章 触电急救 • 第4章 高压安全防护技术 • 第5章 维修中的安全操作
第1章 安全用电常识
• 1.1 电学基本知识 • 1.2 电能的应用 • 1.3 电压等级
1.1电学的基础知识 1.电的由来 电池的能量转化
2)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本来正常情况不带电的物体 由于绝缘损坏导致碰壳故障,致使外壳或金属构 架带电,人体触及意外带电设备发生的触电现象。 也称非正常状态下的触电现象。
跨步电压触电也属于间接接触触电。
3)其他的一些触电方式
• 静电:常见形式、危害 • 感应电:常见形式、危害 • 雷电:常见形式、危害 • 剩余电荷:常见形式、危害
• 电击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 电流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路 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 2)电伤:
• 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外伤。
• 主要表现
• ⑴电灼伤
接触
•
电灼伤
电弧
• ①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 的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电灼伤伤口入口 比出口处的灼伤更加严重。
单单相相触触电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相
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 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
两相触电
指人体同时接触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 现象。若人体触及一相火线、一相零线,人体承受的电压 为220V;若人体触及两根火线,则人体承受的电压为线电 压380V。两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4.人体过电流所造成危害程度的因素
1.★ 1.触电事故与电流强度
的关系
①感知电流 ②摆脱电流 ③安全电流 ④室颤电流
2.触电事故与电流频率的关系
①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 害程度大
②直流电流对人体的影 响较小
③当电流的频率超过 20КНz时,对人体的危
害作用明显地减小
3.触电事故与电流持续时间的 关系
电功率
• P=W/t • 瓦特W
电能
• 度、千 瓦时 KWh
焦耳定律
• Q=I2Rt • 焦耳J
1.2电能的应用 1.电能的生产及输送 火力发电
核电
风力发电
3.电动汽车高压电能储存与使用
能量传递路线
动力电池
锂电池 镍镉电池 铅酸电池 镍氢电池
锂离子 锂聚合物
常用充电技 术
恒压充电 恒流/恒压充电
自然能量的转化
2.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电流
电压
基本物 理量
电阻
• 欧姆定律:揭示三者之间关系 U=R*I
电流
•I
• 安培A
电压
•U • 伏特 V
电阻
•R • 欧姆Ω
3.串并联电路及基尔霍夫定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所有流入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
4.电功率、电能及焦耳定律
儿童轻成人 危害重
女性较男性 重
2.2触电危害 1.触电种类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种
触电事故方
类
式
1、电击
⒉电伤
1.直接接 2. 间 接 接 触触电 触触电
⒈单相触 电
⒉两相触 电
3.跨步电 压触电
• 基本概念
• 1)电击:
• 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 上的反应和病变。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人体的反应 也不同。如针刺感、击痛感、昏迷、心室颤动、呼 吸困难或停止现象。
2.常见的触电方式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其他方式
基本概念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 弧放电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 体构成回路的现象。
1)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 是人体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 正常状态下的触电。
人体电阻
体内电阻 皮肤电阻
基本稳定500欧 姆
电阻与皮肤干燥 程度、角质外层 厚度等有关系
2.环境因素影响
测试部位 手腕到手腕 手腕到脚踝 手腕到大地
测试环境 相对湿度 82% 66% 82% 66% 湿度较大 比较干燥
温度(℃) 28 23 28.5 23
人体电阻(Ω)
6300 14600 7400 24500 6000 300000
3.人体过电流的分级
人体过电流分级
①感知电流
②摆脱电流
③致命电流
①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感 知电流值因人而异。总体上成年男子感知电流平 均值约为1mА,而成年女子约为0.7mА。
②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 人体的最大电流。平均值为10mА。
③致命(室颤)电流: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 的最小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超过50mА, 时间超过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 “假死”现象。
• ②电弧灼伤。主要发生在误操作产生的电弧、带电作业 时短路产生的电弧或人体过分的接近高压带电体产生放 电电弧,极高的电弧温度将皮肤烧伤。
⑵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6000-8000℃),使电弧周围的 金属熔化、气化后飞溅到受伤皮肤的表层,使皮肤金属 化。
⑶触电事故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伤害
如高空作业时引起的坠落摔伤;水中作业时引起的溺 水死亡等。
通过人体电流的时间以 毫秒计量,人体通电的时 间越短,伤害越轻。
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 人体的伤害越严重,触
电后果越可怕。
4.触电事故与电流通过的路径 的关系
电流
大地
电流从人体的左手流经至前胸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5.触电伤害与其他关系
健康状态
身体好的危 害轻
身体不好的 危害重
不同人群与 性别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