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本指南主要在我科同事联合翻译的《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 指南》(中文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在翻译和制作过程中,先经过翻译人员翻译,然 后经过审校人员逐行逐句审校和修改,在排版上尽量与英文版保持一致或相似,力 求做到忠于原文,把错误减到最少。但由于译者英文和中文水平有限,对专业内容 理解还欠深刻,再则时间仓促,文中难免有辞不达意甚至错误之处。必要时请读者 参考原文,并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施救者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者。CPR的方法和应用取决于施救者的培训、经验和 自信心。
胸外按压是CPR的基础(见图2)。所有施救者,不管是否受过培训,都应给所有心脏骤停患 者施以胸外按压。由于胸外按压的重要性,不论心脏骤停患者的年龄有多大,胸外按压应是给所
Translated by Li-Daohai
第 6 页 共 83 页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图2.CPR的组成成分(building blocks)
高度
训练
多名施救者协同 CPR
施救者熟练程度
人工呼吸
30:2CPR
未经 训练
胸外按压
单纯胸外按压 CPR
有患者施行CPR的起始动作。有能力的施救者应该增加通气联合胸外按压。受过专业培训的一起 抢救的施救者应该互相协调分工,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实施胸外按压和通气。
图1.生存链。生存链的各环节是:立即识别和启动、早期CPR、迅速除颤、有效的高级 生命支持和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能有效完成这些链环(环节)的急救系统能使目击的室颤型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几乎达到50%。 然而,在大多数急救系统里存活率更低,提示有机会通过仔细检查各环节和加强薄弱环节进行提 高。各个环节相互依靠,每个环节的成功取决于前面环节的效果。
第 7 页 共 83 页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图3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
注:图3转载自2010 AHA CPR和ECC指南摘要(中文版)。
施救者应该着重进行高质量CPR: l 给予足够频率的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钟); l 给予足够深度的胸外按压:
·成人:按压深度至少2英寸(5cm); ·婴儿和儿童:深度至少达到胸廓前后径的1/3,或婴儿1.5 英寸(4cm),儿童2英寸(5cm); l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 l 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 l 避免过度换气;
当取来AED/除颤器时,如果可能则使用电极帖,不要中断胸外按压,打开AED“开”关。AED 将分析心律,指示施救者进行电击(即除颤)或继续CPR。
如果得不到AED/除颤器,继续CPR不要中断,直到更多有经验的施救者接手。
识别和启动急救反应
迅速启动急救和开始CPR需要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 不正常。心脏骤停后早期濒死喘息(agonal gasps)常见,会与正常呼吸混淆。即使是受过培训 的施救者单独检查脉搏也常不可靠,而且需要额外的时间。因此,假如成年患者无反应、没有呼 吸或呼吸不正常(即只有喘息),施救者应当立即CPR。不再推荐“看、听和感觉呼吸”辅助识 别(诊断)的方法。
急救调度员能够和应该协助判断和指导以开始CPR。医护人员可结合其他信息帮助识别心脏 骤停。
胸外按压
迅速开始有效的胸外按压是心脏骤停复苏的基本内容。CPR通过给心脏和大脑提供血液循环 增加患者的存活机会。不管施救者的技术水平、患者的特征和可用的资源如何,施救者都应该对 所有心脏骤停患者施行胸外按压。
Translated by Li-Daohai
在美国和加拿大,急救医疗系统(EMS)治疗的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估计是大约 50~55 / 100000人/年,这些患者25%是无脉性室性心律失常。估计院内心脏骤停发生率是3~6/1000入院
Translated by Li-Daohai
第 5 页 共 83 页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一旦建立高级气道,医务人员将按每6至8秒给予1次通气(每分钟8至10次呼吸)的规则的速 率进行通气,可不间断地进行胸外按压。
在翻译和制作过程中,译者力求采用规范统一词汇,以增加可读性。但笔者发 现国内对复苏医学部分名词的中文翻译很不统一或规范。例如,“Cardiac arrest”在 国内 5 年制和 7、8 年制人卫版《内科学》统编教材和《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都译 为心脏骤停,这基本代表国内心血管专家的用法;而国内急诊医学专家、《中华急诊 医学杂志》主要采用心搏骤停,也有用心跳骤停或心脏停搏;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 员会则译为心脏停搏。类似还有 Asystole,国内上述这些专家或单位分别采用了心 室停搏、心室停顿、心室静止、心脏停搏和心搏停止等多种用法,第 7 版《内科学》 甚至在同一章节中采用了三种用法。类似词汇还有多个。因此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对 此深感困惑和为难。为减少误解,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尽量采用大家熟悉的与国内 教科书一致的统一的词汇,并参考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公布的名词,另外 在部分中文词汇后面附有英文。在此,笔者强烈呼吁相关部门组织国内的心血管专 家、急诊医学专家和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医学专家,共同一起对复苏医学的部分 名词重新进行审定或修订,以规范和统一这些名词。也希望专家们在编写教科书时 能更加严谨、仔细和规范。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
(实用中文版)
主译 李道海 审校 梁子敬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
(实用中文版)
翻译人员
李道海(lidaohai@) 彭 翔(drpx@) 曾量波(drzenglb@)
审校
李道海 梁子敬
Translated by Li-Daohai
第 4 页 共 83 页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第 1 部分 CPR概述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系列改善心脏骤停后存活机会的救 命措施。虽然 CPR 的最佳方法根据施救者、患者和可利用资源可以有所不同,但是,根本的挑战 仍然是:怎样才能获得早期和有效的 CPR。考虑到这种挑战,施救者识别骤停和迅速采取行动仍 然是《2010 AHA CPR 和 ECC 指南》优先考虑的。本章描述了心脏骤停流行病学概述、生存链每 一环节背后的原则、CPR 核心组成部分的概要和《2010 AHA CPR 和 ECC 指南》提高 CPR 质量的方 法(见表 1)。本章的目的是:把复苏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改善 CPR 的结果。
如果有多位施救者,应该每2分钟轮换一次。
气道管理和通气
开放气道(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随即进行人工呼吸能改善氧合和通气。然而,这些动作 技术上存在挑战,需要中止胸外按压,尤其对于未受过培训的单一施救者。因此,未受过培训的 施救者将进行Hands-Only(单纯胸外按压)CPR(即进行胸外按压而不进行人工呼吸);而有能力 的单一施救者应该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胸外按压。如果患者高度可能是由于窒息引 起心脏骤停(例如婴儿、儿童或淹溺患者),应给予通气。
温馨提示:本中文版是个人兴趣所译,供日常学习及参考使用。 请勿用于商业目的和制作各类出版物。AHA 拥有本指南的版权,如 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Translated by Li-Daohai
第 2 页 共 83 页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
前言
《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是基于个人兴趣所译和制作。本指 南由与成人心肺复苏直接相关的 6 个部分组成,包括心肺复苏概述、成人基础生命 支持、电学治疗、CPR 技术和设备、成人高级生命支持以及心脏骤停后治疗。这些 内容原文取自最近发表在《Circulation》的“2010 AHA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然后经译者翻译成中文,整理后取 名《2010 AHA 心肺复苏指南》(实用中文版)。本指南未包括心血管急救和儿童心肺 复苏部分,欲进一步了解指南其他内容,请参阅原文或其他中文版指南。
当遇到突然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时,单个施救者必须首先根据没有反应和没有正常呼吸来识 别患者发生了心脏骤停。识别后施救者应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如果可行拿取AED/除颤器,并 从胸外按压开始进行CPR。如果AED不在附近,施救者应该直接进行CPR。如果有其他施救者,第 一位施救者应该指挥他们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和拿取AED/除颤器;第一位施救者应立即开始CPR。
表1. 成人、儿童和婴儿基础生命支持关键步骤的总结
注:表1转载自2010 AHA CPR和ECC指南摘要(中文版)。
流行病学
尽管预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 题,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主要死因。心脏骤停可发生在院内和院外。在美国和加拿大,每年大约 有35万人(约有一半是在院内)发生心脏骤停和接受复苏。这个数字不包括发生心脏骤停但没有 进行复苏患者的数量。虽然进行复苏并不总是合适(或正确),但是因为没有进行合适的复苏而 会失去很多生命和生存年限(life-years)。
者,同样,大约25%患者是无脉性室性心律失常。表现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 的心脏骤停患者比心室停搏(asystole)或无脉电活动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绝大部分心脏骤停患者是成年人,但是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有数千婴儿和儿童发生院内或院外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仍然是患者过早死亡的普遍原 Nhomakorabea,在存活率方面不断的少许改善能导致每年成千上 万的生命获救。
患者
大多数成人的心脏骤停突然发生,由原发心脏疾病引起;因此,由胸外按压产生的血液循环 是最重要的。相反,儿童的心脏骤停多数是由窒息引起,要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同时进行通气和 胸外按压。因此,人工呼吸对于心脏骤停的儿童比成人更重要。